第3章 洪承畴(1 / 2)

一个多时辰后,大清京师北京城,睿亲王府,多尔衮书房外,

一声洪亮的声音传了进来,

“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洪承畴,奉皇父摄政王之命特来觐见!”

听闻是自己的首席谋臣洪承畴,到了,

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连忙走出书房,到门外亲自迎接,以表示尊敬之意!

毕竟大清能入主中原,成功在北京立足,如今又攻灭南明弘光政权,

洪承畴,出力甚大!

虽然洪承畴在皇太极当政时,已投降清廷,但那时却没有得到重用,

一直到皇太极死后,顺治福临继位,睿亲王多尔衮监国之时,

洪承畴才被多尔衮所启用,且还是重用,

两人可以说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彼此互相成就!

在洪承畴的帮助谋划下,

大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

当得知大明朝被大顺农民军攻灭时,

大清当时的一把手摄政王多尔衮,力排众议,采用洪承畴之谋划,

率全国所有大军共12万,出其不意,快速直奔山海关关下,

并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势竭之时,逼降吴三桂,

后,在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配合下,从蓟州、密云一线入关,攻灭李自成主力,攻占了北京城。

洪承畴之所以建议这样的入关路线,主要是因为这里离大明京师北京城很近,

能突然出现在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背后,打大顺农民军一个措手不及,

进而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还能逼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毕竟山海关之战刚开始之时,吴三桂并没有投降清军,而是打算学习唐朝,借军平乱,

谁曾想,请神容易送神难,

打败李自成后,不仅自己麾下的关宁铁骑实力大损,而且自己还被逼投降清廷,成为了清廷的平西王,马前卒,不得不给清军卖命,

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洪承畴的谋划之功。

占领北京后,摄政王多尔衮在洪承畴的建议下,

严禁清军抢掠百姓,暂停剃发易服令,

并收敛崇祯帝的尸体,为大明崇祯帝朱由检披麻戴孝,大礼发丧,

还在洪承畴的帮助下,创新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使投降的汉族官员们一定程度上也能参与国家大政,减少了统治阻力?,

在经济方面,大力减免北方农民的赋税,减轻了北方之地的农民负担,重建了战后北方之地的经济,

并采取“放垦荒地”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同时在北京等地开设官办粮店,施粥救急百姓,

又平抑粮价,安定民心?。

此外,在洪承畴的帮助下,多尔衮还制定了“以华制华”的策略,

允许原明朝官员降职续用,继续为官,减少了统治阻力?。

同时,又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政事堂议事时的权利,

拥有“裁决”之权,能够独断决策,以免耽误战机!

这些举措,

即博得了北方之地汉族士绅的好感,又以大明继承者的身份,迁都北京,成功入主北京城,成为北京城的新主人,更加强了自己作为皇父摄政王的权势,

毕竟那时的大明崇祯帝的三个儿子,都已经被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杀了,

大明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而为大明崇祯帝披麻戴孝的发丧,就是向天下万民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