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将兄妹二人拖着板车的影子拉得老长,如同他们此刻复杂的心绪,既有满载而归的喜悦,又掺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区文化馆的喧嚣与荣光仿佛被隔绝在了身后,越靠近熟悉的大杂院,现实的气息便愈发清晰可闻。
板车上,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优秀创新成果”奖状被林晓梅小心翼翼地用手护着,生怕被寒风吹皱了一角。
她的脸颊因兴奋和走路而泛着红晕,大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彩,时不时就要低头看一眼那象征着荣誉的纸张。
与妹妹的兴奋外露不同,林向阳显得沉默许多。
他稳健地拉着车,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沿途的街巷,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展览上的每一个细节。
沈怀儒工程师赞赏的目光、王科长热情的推介、周围人态度的转变,以及那张来自红星机械厂技术科的、印着单位名称和联系电话的小纸条。
这一切,都像是甘甜的泉水,滋润着他干涸已久的心田,让他看到了凭借自身努力挣脱困境的一线曙光。
尤其是机械厂再次递出的橄榄枝,以“旁听”、“交流”这种更温和、更符合他当前身份的方式,无疑比之前的直接特招更具吸引力,也少了许多风险。
如果能利用寒暑假去机械厂技校学习,接触更系统的知识和更专业的设备,对他而言,无疑是条极好的深造路径。
然而,钱叔那隐藏在柱廊后的阴鸷目光,以及那个与钱叔接头、气势不凡的陌生中年男子,就像两根尖锐的刺,扎在这份喜悦之上,让他无法完全放松。
沈怀儒的出现,是巧合,还是钱叔背后势力运作的结果?
他们对自己的关注,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那张技术科的纸条,是纯粹的机会,还是另一个更精巧的陷阱的入口?
“大哥,咱们真的获奖了!”
晓梅压抑着激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还有机械厂……他们是不是还想让你去?”
“嗯,是邀请我们去旁听学习。”
林向阳收敛心神,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稳,“这是个好机会,但具体怎么安排,还得仔细想想。”
他没有把内心的疑虑说出来,不想破坏妹妹难得的快乐。
“太好了!”
晓梅雀跃道,随即又想起大哥平时的教诲,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大哥放心,我知道,在外人面前咱们不能太张扬。”
林向阳赞许地点点头:“晓梅长大了。”
兄妹俩拉着板车回到大杂院时,天色已经擦黑。
早已等在门口的卫国和晓雨像两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
“大哥!二姐!怎么样?获奖了吗?”卫国迫不及待地问,眼睛瞪得溜圆。
晓雨也扯着林向阳的衣角,仰着小脸,满眼期待。
林向阳将奖状从晓梅手中接过,郑重地展开在两个小家伙面前。
昏黄的光线下,那鲜红的印章和“优秀创新成果”几个大字,仿佛自带光芒。
“哇!”
卫国发出一声惊叹,想伸手去摸,又怕弄坏了,手悬在半空。
晓雨则踮起脚尖,用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指着上面的字,小声地、一字一顿地念:“优——秀——创——新——成——果!大哥真厉害!”
“是咱们全家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