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林向阳眼睛猛地一亮!
这东西在北方郊区的山野坡地并不少见,秋天成熟时红彤彤一片。
只是通常极酸,很少直接大量食用,多是孩子们零星的零嘴,或者大人偶尔摘点泡水。
现在刚开春,去年秋冬落果干枯在枝头或地上的,或许还能找到一些!
即便不多,也能作为关键的风味补充和部分糖的替代!
这完全就是信息差带来的优势!
这个时代的人或许知道野山楂酸,但很少有人系统研究过它在饮品中的应用,更想不到它能解决糖精短缺的难题!
“晓梅!有办法了!”
林向阳兴奋地低声道,“走!回家叫上卫国,咱们去城外转转!”
“啊?去城外干嘛?”
“找好东西!代替糖精的好东西!”
回到大院,林向阳拿上几个布口袋,叫上正在摆弄柴油机零件的卫国,又跟邻居赵大爷打了声招呼(借口去挖点野菜),便带着弟妹朝着记忆中和打听来的、城外可能有野山楂分布的方向走去。
初春的野外依旧有些荒凉,但向阳的坡地上已经隐约能看到点点新绿。
兄妹三人仔细搜寻着那种叶片掉光、挂着干瘪小红果的灌木丛。
“大哥!你看那边!”
眼尖的晓雨最先发现了一小片野山楂丛,虽然大部分果子已经落地腐烂,但枝头还顽强地挂着一些经冬风干的、深红色的小果子。
“对!就是这个!卫国,小心点枝上的刺,把还能看的果子都摘下来!”林向阳指挥道。
卫国身手灵活,小心翼翼地避开尖刺,将那些干瘪却依旧散发着淡淡酸味的野山楂果摘下来,收集到布袋里。
林向阳和晓梅则在地上相对干净的地方捡拾那些保存尚可的落果。
忙碌了大半天,兄妹三人跑了几个地方,竟然也收集到了大半袋的野山楂干果。
回到家,林向阳立刻开始处理这些“宝藏”。
他将野山楂干果仔细清洗,去掉腐坏的部分,然后放入破瓦盆中加入清水浸泡,试图让其稍微恢复一些软度。
接着,他取出家里仅有的、计划用来做酸梅汤试验的少量乌梅(托刘海中大爷从废品站的“垃圾”里淘换来的些许药材铺丢弃的碎渣)、一点点甘草(同样来源),以及无比珍贵的、仅有的几块冰糖碎屑。
他没有糖精,野山楂就成了关键的酸味和甜味(虽然微弱)的来源,以及增加汤汁醇厚感的秘密武器。
熬煮的过程充满了期待。
野山楂在热力的作用下,逐渐释放出艳丽的红色和浓郁的酸香,与乌梅、甘草的药材风味融合,产生了一种奇特而诱人的复合香气。
林向阳小心地控制着火候,根据虚拟图书馆提供的优化方案,耐心熬煮着。
晓梅负责记录时间和添加柴火,卫国守着门口防止外人窥探,晓雨则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那锅逐渐变得红亮浓稠的汤汁。
终于,熬煮完成。
林向阳将汤汁过滤出来,那颜色红润透亮,比传统酸梅汤更显浓醇。
他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小口。
一股强劲而自然的酸味首先冲击味蕾,随即是野山楂带来的独特果酸香气和一丝极其微弱的、源于果糖的回甘,接着是乌梅的沉厚烟熏感和甘草的淡淡药甜尾韵。
虽然没有大量糖或糖精的直白甜腻,但这种天然的、层次丰富的酸甜口感,反而更加生津止渴,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