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人前显圣(1 / 2)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第二句,依旧无误。

办公室开始响起轻微的吸气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比喻精妙,气势恢宏,一个小女孩笔下写出,竟带出了几分原词的壮阔意境。

干事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半阙完成,一字不差,一笔不乱!

陈老师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惊愕,再到现在的凝重和专注。

她身体微微前倾,紧紧盯着纸上的字迹和晓梅的笔尖。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下半阙开始。

晓梅越写越顺,心态越来越稳,甚至带上了一种沉静的自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用典精准,历史人物信手拈来。这绝不是一个失学女孩该有的知识储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名句一出,几个年轻的干事甚至忍不住低声跟着默念起来,眼神狂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一句,笔锋收住!最后一个句号,稳稳点下!

全场死寂!

林晓梅放下铅笔,轻轻呼出一口气,小脸上因为专注而泛起红晕,她抬起头,看向陈老师,眼神清澈而明亮。

陈老师一个箭步上前,几乎是抢过那张纸,扶了扶眼镜,逐字逐句,反复核对了三遍!

每一个字都正确!

每一个标点都无误!

甚至格式都完全正确!

这……这怎么可能?!

她猛地抬起头,看看纸上那工整稚嫩却蕴含力量的笔迹,又看看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姑娘,最后看向旁边一脸平静仿佛早就知道结果的林向阳。

巨大的震撼和荒谬感冲击着她的认知。

一个失学多年的十一岁女孩,当场一字不差地默写出了《沁园春·雪》!

这已经不是“识字”能概括的了!

她之前所有的理由、所有的规章,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你……你以前学过?”

陈老师的声音有些干涩,她实在找不到别的解释。

林向阳适时开口,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陈老师,我父母以前教过我们一些。后来他们不在了,我偶尔也会找些旧报纸、废书籍回家,自己学,也教妹妹。这首词,我们都很喜欢,经常一起背,一起默写。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学更多这样的好文章。”

他将一切归功于已故父母的启蒙和兄妹俩的自学,合情合理,又带着点心酸,瞬间引起了周围干事们的同情。

“原来是这样……”

“烈属子弟,就是有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