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了情感,更谋划了未来。
【能量:0.50\/10】……似乎因为家庭内部的再次凝聚和明确的目标,能量终于艰难地爬升到了0.5的门槛。
第二天,林向阳先是让卫国去兑现了五个肉包子的承诺。
那顿早餐,林家小屋弥漫着前所未有的肉香和欢声笑语。
送给赵大爷的那个包子,也让那位面冷心热的老钳工愣了半天,最后默默收下,看向林家的眼神柔和了不少。
随后,林向阳找到了李爱华主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用部分奖金换点“好铁”、“好铜线”用来进一步“搞技术革新”的想法。
李爱华正愁怎么继续鼓励这棵“好苗子”,闻言大喜,立刻拍板。
通过街道办的渠道,用那三块钱加上她特批的一点街道资金,竟然真给林向阳换来了一小捆质量上乘的铜线、几块尺寸规整的铁皮,甚至还有一小盒各种规格的螺丝钉!
这些东西的价值,远非三块钱所能衡量!
是钱和计划配额结合才能得到的宝贵资源!
当林向阳抱着这些“工业粮食”回到家中时,内心的喜悦甚至超过了得到那五块钱现金。
晓梅看着这些亮晶晶、沉甸甸的“宝贝”,小脸上放光,仿佛看到了未来账本上不断增加的进项。
卫国虽然对不能买更多肉包子还有一丝残念,但摸着那冰冷的铁皮和光滑的铜线,也觉得这些东西透着股厉害的劲儿。
然而,就在林向阳将新得到的材料小心收好,准备着手利用它们改进手摇发电机,并尝试修复柴油机某个小部件时,院外传来了邮递员清脆的车铃声和吆喝声。
“林向阳!街道办转交!有你的信!”
信?
林向阳愣了一下,他在这个时代,举目无亲,谁会给他写信?
他疑惑地走出去,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很薄,上面用钢笔写着“林向阳(收)”,字迹略显潦草陌生,没有寄信人地址和落款。
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悄然浮上心头。
他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小小的、从练习本上撕下来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句话,同样是用钢笔写的,字迹歪斜,仿佛故意掩饰:
“柴油机是好东西,但小孩子玩火,小心烧身。”
没有署名,没有日期。
林向阳拿着纸条的手指,瞬间变得冰凉。
【能量:0.50\/10】的光芒依旧,却仿佛无法驱散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冰冷的恶意和……了如指掌的窥视。
奖励带来的喜悦和家庭内部的风波刚刚平息,一张突如其来的匿名纸条,却像一把淬毒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抵在了后心。
谁写的?
他怎么会知道柴油机?
这仅仅是警告,还是……更危险行动的前奏?
林向阳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地扫过寂静的院落,只觉得每一扇门窗后面,似乎都藏着一双冰冷的眼睛。
风波,从未真正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