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的密信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巴州高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却也迅速转化为一股同仇敌忾、秣马厉兵的强大行动力。整个巴州,这个凌岳苦心经营数年的根据地,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帅府的指令一道道发出,通过已经相当完善的行政和军事体系,迅速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原本因“和议”而略显松弛的边境哨卡瞬间绷紧了弦,巡逻队次第增加,斥候的活动范围向外延伸了数十里。城防工事被再次加固,龙潜渊生产的水泥被大量运往前线,用于修建永久性的炮位和藏兵洞。
岳璃受命组建“援襄先锋营”,这几乎抽走了巴州常备军一半以上的精锐。她从各营中遴选最悍勇、最富经验的老兵,尤其是经历过黑云山、飞云隘、落鹰涧等战事淬炼的骨干,同时也不忘补充一部分训练刻苦、表现优异的新血。这支三千人的部队,堪称巴州武力之精华,装备着最精良的改良弩机、新式铠甲,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神臂弩。
校场之上,杀声震天。岳璃摒弃了所有花哨的演练,所有的训练都围绕着实战展开:强弩的快速轮射、小队间的战术配合、针对骑兵冲锋的步阵防御、以及恶劣环境下的急行军和野外生存。她知道,即将面对的将是蒙古最精锐的铁骑,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凌岳偶尔会亲临校场,他虽不干涉具体训练,但那沉静而坚定的身影,本身就是对士卒们最大的激励。
后勤的压力同样巨大。苏婉清展现出了惊人的统筹能力,她不仅要保障先锋营的装备粮秣,还要维持巴州本境的稳定和其余部队的正常运转。府库的存粮被大量调出,制成便于携带的干粮、炒面。龙潜渊的工匠们更是三班倒,炉火彻夜不熄,全力生产箭矢、弩机零件,以及那尚不成熟、却被寄予厚望的“原型火铳”和定装纸壳弹药。
然而,就在这外部的战争阴云愈发浓重,所有人都为即将到来的远征而忙碌奔波之际,凌岳内心深处,一场关乎自身根本的“战役”,也悄然进入了关键阶段。
连日来,他白天处理繁重的军政事务,与冉琎、岳璃、苏婉清等人商议援襄方略,协调各方资源,夜晚则将自己关在静室之内,将全部心神沉入对“山海界”印记的探索之中。
襄阳的危局,江南“阴灵道”的异动,川西圣殿骑士团的深入,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他手中掌握的常规力量虽然在快速增长,但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甚至涉及超自然力量的局面,依旧显得单薄。他迫切需要解锁“山海界”更深层的力量,那十名沉睡的仿真人手下,以及空间内可能存在的、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遗产,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
静室之内,烛火摇曳。凌岳盘膝而坐,双目微闭,呼吸绵长。他的意念高度集中,如同一根无形的探针,反复触碰着掌心那温热的印记。起初,依旧是那片混沌与模糊,只能隐约感知到空间内物资的轮廓和那十点如同风中残烛般微弱的星光。
但他没有放弃。回想起墨衡研究奇异铁片时提到的“特定频率能量”,回想起自己每次意念沟通后印记似乎更“亮”一分的细微变化,他调整了策略。不再试图强行“推开”那扇门,而是尝试着调整自身的精神波动,试图与印记本身产生某种“共鸣”。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发白,精神力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入印记,却仿佛泥牛入海,得不到任何回应。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就在他感到精神即将枯竭,准备暂时放弃之时,异变陡生!
当他无意中将意念集中在那十点星光中最亮、代表着凌一的那一点时,并下意识地模拟出墨衡记录中那种能激发铁片产生吸力的“复合频率”的精神波动时,掌心的印记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
不是之前温吞的感觉,而是一种近乎滚烫的热流,顺着手臂经脉逆流而上,直冲脑海!
“轰——!”
凌岳只觉脑中一声巨响,仿佛某种禁锢被强行打破!眼前的黑暗瞬间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以言喻的、浩瀚无边的景象!
他“看”到了!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山海界”内部的景象!
那是一个无比广阔、仿佛没有边际的空间。空间的一角,堆积着如同山峦般的物资箱,正是他最初得到的、来自现代美国的战略储备,从武器弹药到粮食药品,琳琅满目,虽然已经消耗了不少,但基数依旧庞大得惊人。而更远处,则是朦胧一片,仿佛笼罩在迷雾之中,看不真切。
他的“视线”第一时间锁定了空间中央的区域。那里,十具仿佛由金属与某种生物组织完美结合而成的躯体,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之中,周身连接着无数细小的、流淌着幽蓝色能量的光缆。正是凌一至凌十!
其中九具躯体光芒黯淡,如同沉睡。唯有代表凌一的那一具,周身流转的幽蓝色光芒明显亮于其他,而且,凌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凌一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