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离别(2 / 2)

岳飞正站在河滩中央,几名亲兵正为他擦拭银甲上的血污,那套银甲已有些磨损,肩甲处还留着一道深深的刀痕,正是昨日与完颜哈力激战之时留下的。他手中的沥泉枪斜插在地上,枪缨上的红绸早已被血浸透,凝结成暗红色的硬块,枪尖上的血迹顺着枪身缓缓滴落,在泥地里砸出一个个细小的坑洼。一名白发老丈提着一壶米酒,颤巍巍地走到他面前,将酒壶递了过去:“岳将军,喝口酒暖暖身子,你们都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啊!”

岳飞躬身接过酒壶,目光温和地望着老丈,声音浑厚而谦逊:“老丈客气了,保家卫国本是我等本分,多亏了乡亲们的支持,我等方能取胜。”他拔开壶塞,仰头饮了一大口,米酒的辛辣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连日征战的疲惫,也让他想起了竹芦渡百姓的恩情——昨夜大军粮草不济,正是这些乡亲们连夜筹措,送来麦饼米汤,才让将士们有了再战之力。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东南方向传来,打破了营中的祥和。那马蹄声由远及近,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急迫,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宋军骑士策马狂奔而来,胯下战马浑身是汗,鬃毛凌乱,骑士身上的铠甲布满尘土,甚至有几处破损,显然是长途奔袭而来。他手中高举着一面黑色的旗帜,旗帜上绣着“东京留守司”四个大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是东京来的传令兵!”张宪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了上去。杨再兴也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握紧了手中的滚银枪,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粘罕的大军还在北方虎视眈眈,此刻东京突然派人来,不知是福是祸。

那骑士奔至营前,猛地勒住马缰,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前蹄踏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他翻身下马,踉跄了几步才站稳,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水与尘土,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封的文书,高高举起,声音嘶哑地喊道:“东京留守司急令!请王将军、岳将军即刻接令!”

王棣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快步走下土坡,岳飞也紧随其后,两人并肩站在传令兵面前。王棣伸出手,指尖触及文书的封皮,只觉一片冰凉,那是用上好的桑皮纸制成的文书,封口处盖着一枚鲜红的火漆印,印文是“东京留守司印”五个篆字,清晰而威严。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展开文书,只见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促,墨色深浅不一,显然是仓促之间写就。文书的开头便是“杜”字,落款处赫然是“东京留守杜充”,变得凝重,握着文书的手指也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指节泛出青白色。

岳飞见他神色不对,心中也泛起嘀咕,忍不住轻声问道:“大哥,杜留守有何军令?”

王棣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岳飞身上,那目光中满是不舍与无奈,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他深吸一口气,将文书递了过去,声音低沉地说道:“鹏举,你自己看吧。杜留守令你即刻率本部人马,从竹芦渡启程,返回开封府,听候调遣。”

“什么?”岳飞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一遍,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眉头紧紧锁起。他手中的沥泉枪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绪,枪身微微颤动,发出一阵细微的嗡鸣。竹芦渡的胜利刚刚落幕,粘罕的十万大军还在北方虎视眈眈,此刻正是乘胜追击、巩固防线的关键时刻,杜留守为何突然要调他回开封?

杨再兴性子最是急躁,闻言立刻上前一步,滚银枪在手中一转,枪尖戳地溅起一片火星,沉声道:“大哥,这杜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竹芦渡刚打了胜仗,正是用人之际,为何要调鹏举回开封?难道他不知粘罕大军旦夕便至吗?”

张宪也眉头紧锁,双眼眯起,沉声道:“杜留守此举,怕是另有深意。如今东京局势复杂,他突然调岳将军回去,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朱淮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忧虑:“岳贤弟乃我军猛将,阵斩完颜哈力,士气正盛,此时调走,无疑是断了我军一臂。”

王棣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走到一旁,望着滔滔东去的黄河水,心中五味杂陈。他与岳飞相识多年,从结义以来,一同征战沙场,出生入死,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岳飞的忠勇、谦逊与谋略,都让他极为赏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他怎舍得让这样一员猛将离开?

但他深知军令如山,杜充身为东京留守,手握重兵,其军令不可违抗。宗泽病逝后,杜充接任东京留守,此人性格刚愎自用,心胸狭隘,与宗泽的仁厚宽宏截然不同。王棣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他身为东京留守司下辖将领,必须服从杜充的调遣。

“杜留守的军令,不容违抗。”王棣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疲惫,“鹏举,你虽归我节制,但东京留守司的调令,我亦无权阻拦。”他走到岳飞面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银甲碰撞发出“铛”的一声轻响,“我知道你心中不舍,我又何尝不是?竹芦渡的防线,还需你我一同坚守,只是军令如山,只能从命。”

岳飞垂下眼眸,望着手中的文书,指尖紧紧攥着纸边,将那桑皮纸攥得皱起。他想起了宗泽元帅的嘱托,想起了竹芦渡百姓的期盼,想起了与将士们一同浴血奋战的日夜。但他深知自己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杜充的调令虽不合时宜,他却不能违抗。

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头,眼中的迷茫与不舍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与决绝。他将文书揣入怀中,对着王棣躬身行了一礼,声音铿锵有力:“末将遵命!即刻整顿兵马,返回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