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咸鱼胖子修仙记 > 第225章 意外的和谐——“青云论道”

第225章 意外的和谐——“青云论道”(1 / 2)

后山的夜晚,星辉依旧慷慨地洒落,为星尘稻海镀上流动的银边,稻香混合着灵泉的湿润气息,沁人心脾。

而最霸道的,依旧是那几乎成为后山标志的、混合了焦香、酒醇、油脂与星辰道韵的烧烤香气,它像一只无形的手,牢牢攥住每个人的嗅觉,勾动着味蕾与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满足感。

但弥漫在空气里的,最珍贵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的“和谐”。

这并非觥筹交错间的虚伪客套,也非慑于强权的表面平静,而是一种在烧烤烟火、美酒醇香、以及某种无形“规则”与“威慑”下,自然而然发酵出的、跨越了地域偏见与宗门壁垒的奇妙交流场。

这里,仿佛自成一方小天地,暂时搁置了外界的纷争与排名!

最初的混乱、试探、甚至些许敌意,如同投入火中的冰雪,迅速消融

。这些心高气傲、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俊杰们逐渐意识到,在这个看似质朴、甚至有些“土气”的青云后山,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铁律:畅所欲言可以,展示所长欢迎,质疑辩难更是常态,但唯独不能恃强凌弱、恶意挑衅,破坏这份难得的“烟火气”。

毕竟,那位总醉卧亭顶、偶尔投来漫不经心一瞥却能冻结神魂的化神修士司徒玄,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强大的秩序维护者。

于是,一种自发的、松散却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论道”氛围,如同星尘稻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抽穗、扬花。

那片被加固过的草地,无疑是后山最热闹的核心舞台。

白日里,它可能是北蛮少主阿骨打与体修石猛角力的战场,吼声如雷,脚步踏得地面闷响,尘土尚未扬起多高,往往就被陈实一张悄无声息激发的【除尘符】或者他那柄看似普通、挥动间却带起微弱星辉的扫把给清理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两个汗流浃背、畅快大笑的彪形大汉。

而当夕阳西沉,篝火“噼啪”燃起,跳跃的火光映亮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时,这片草地便化身为最开放、最包容的交流平台。

东瀛的柳生十兵卫,依旧是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模样,像一柄收入鞘中的名刀。但他不再仅仅执着于挑战那虚无缥缈的“扫帚剑仙”。

在与萧战进行了数次以木棍代剑、于清冷月色下沉默而激烈的切磋之后,他偶尔也会选择一方干净的青石盘膝坐下,看似闭目养神,实则竖耳倾听那些中洲天骄们关于灵力微观运行、节点共振的激烈争论。

那紧蹙的眉头下,锐利如剑的目光时而会闪过一丝极难捕捉的思索光芒。他甚至会主动找到那位来自天机阁、擅长阵法的女修洛璃,用他那带着生硬腔调的语言,请教关于“势”的凝聚与“域”的展开,与他所追求的“一击必杀”、“寂灭无痕”的剑意有何内在关联。

这种跨界思考如同在他极端纯粹的剑道之心上,敲开了一丝微小的缝隙,虽未改变其核心,却让他那原本一味追求凌厉的剑意,隐隐多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如同月光流淌般的“圆融”与“余韵”,虽只是初现端倪,却已让萧战等用剑高手在再次交手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启发。

阿骨打是这片草地上当之无愧的“活力源泉”。他精力旺盛得仿佛永远用不完,嗓门洪亮,性格直率得如同北蛮荒原上的风。

在与石猛摔跤摔得浑身舒畅、气血奔腾之后,他对中洲那些精巧繁复如同绣花般的法术模型和理论推演实在提不起太多兴趣,却对西佛玄奘佛子那看似瘦弱、实则隐泛金光、宝相庄严的“金刚身”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大和尚!”他常常拍着自己硬邦邦、如同铜铸的胸膛,又伸出粗壮的手指好奇地戳向玄奘那看似单薄的僧袍(在距离三寸处被柔和佛光挡住),声若洪钟地问道,“你这身子骨,看着风吹就倒,咋也这么结实?跟俺们北蛮祖传的‘图腾战体’有点像,都是硬邦邦的,但感觉里面的劲儿又不一样!啥原理?能教教俺不?俺拿北蛮秘传的、能激发气血潜能的‘凶兽凝血法’跟你换!保证不亏!”

玄奘佛子每每被他缠得无法,只得停下捻动佛珠,耐着性子解释,声音平和如潺潺溪流:“阿弥陀佛。施主,贫僧所修乃佛法金刚之力,源自内心无上慈悲与坚定道心,外御诸般魔障,内护灵台真如,并非追求蛮力搏杀之术。与贵部汲取凶兽气血、锤炼己身的战体之术,恐是南辕北辙,道不同也。”

“哎呀,管他南辕北辙,能打…啊不,能抗揍就行!”阿骨打浑不在意地大手一挥,逻辑简单而直接,“慈悲啥的俺是不太懂,但你这壳子硬是真的!光说不练假把式,来来来,大和尚,你就站这儿,让俺实实在在打一拳试试手感!俺保证只用三成力!”说着就真的拉开了架势,碗口大的拳头上肌肉贲张。

玄奘吓得连连后退,口诵佛号不止,清秀的脸上满是无奈,那周身的佛光都因这“无妄之灾”而微微荡漾。

最终还是石猛看不过去,一把搂住阿骨打的肩膀,将他强行拖走:“行了行了,我的阿骨打兄弟!佛子不兴这个,人家修的是心境!你想试手感,俺这身板随时奉陪!走,那边接着摔去!”

另一边,几位中洲天骄正围着一株陈实不久前刚嫁接成功、长势喜人的“铁刺星稻”幼苗,展开了新一轮的、唾沫横飞的学术研讨。

这株稻苗约半尺高,稻秆呈现出一种金属般的暗青色,稻叶边缘生着细密而锋锐的、闪烁着星芒的尖刺,整体散发着一股坚韧与锐利并存的气息。

“妙啊!妙不可言!”一位来自“百草谷”、专精灵植的女修苏婉清,美目中异彩连连,她小心翼翼地用一柄玉尺轻触稻叶上的尖刺,感受着其上传来的微弱反震之力,“以温和的星辰之力为根基滋养,竟敢大胆嫁接金锐之气如此霸道的‘裂金棘’!非但没有属性相冲导致枯萎,反而成功诱导稻谷产生了自带的物理防御属性!这思路…这胆魄…闻所未闻!陈大师对灵植物性的理解,简直…简直匪夷所思!”

“苏师妹所言极是!”旁边一位来自“神工坊”、擅长炼器的青年才俊墨渊接口道,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那暗青色的稻秆,“但你们看,更惊人的是这稻秆的纤维结构!在星辰之力日复一日的冲刷与那种奇特的‘小灰特供肥’滋养下,其纤维排列紧密无比,韧性相较普通灵稻提升了何止数倍!若能解决大规模培育的难题,取其纤维炼制护甲内衬,或者作为高阶符箓的载体,其价值…不可估量!”

“何止!”另一位天骄补充,“你们感受到没有?这尖刺上附着的微弱星辰锐气,似乎对阴邪之气有一定的克制作用!若用于布置某些特定阵法,或许有奇效!”

“陈道友…不,陈大师当真是不世出的奇才!”有人忍不住再次感叹,目光复杂地投向不远处,正蹲在灵鱼塘边,拿着一根长柄网兜,似乎专心致志地打捞水中落叶和…嗯,星鳞鱼排泄物(实则是在进行日常清理和维护)的陈实,眼神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一丝挥之不去的茫然。

因为他们沮丧又惊奇地发现,这位被他们尊称为“大师”的胖子,行事毫无章法可言,思维跳跃得如同山间野猴。

你满怀恭敬地请教高深的灵力理论,他可能一边捞着鱼粪,一边跟你扯什么“能量守恒定律”和“质能方程”;你虚心求教灵植嫁接的关键,他可能挠着头说这是“基因…呃,灵脉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你探讨炼器材料的物性融合,他可能会认真地建议你,可以先试试优化一下烧烤架的热传导均匀性,说这样烤出来的鱼口感更好。

这种天马行空、看似不着边际、却又往往能歪打正着、切中某些被忽略要害的思维方式,让这些习惯了在严谨体系框架内修炼和思考的中洲天骄们,既感到深深的挫败,内心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新奇与刺激,仿佛一扇从未想象过的、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户,被这个蹲在鱼塘边的胖子,用他那沾着鱼腥味的手,给“哐当”一声推开了。

西佛的玄奘佛子,在经历了被小灰“渡化”(果砸光头)和被阿骨打持续“骚扰”之后,似乎也于无奈中悄然放下了些许固有的固执与框架。他开始尝试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甚至感知其他流派的理念与力量。

他常常安静地坐在那株古松下,如同入定,实则神识清明,聆听着中洲天骄们争论“物质与灵气的本质及相互转化”,清秀的眉宇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思考这与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法唯识”的至高理念,是否存在某种深层的、不为人知的关联。

他看着柳生十兵卫练剑时,那将全部精神、意志、杀气凝聚于一点、追求极致锋锐与毁灭的姿态,隐约间,仿佛触摸到了一丝佛门护法金刚“忿怒相”背后那“勇猛精进”、“扫除一切魔障”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