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发展步入九十年代,已然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势头一往无前。
各省各市的建设进程中,皆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迁,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尤其是深圳特区,仅用十余年时光,便从昔日的边陲渔村与小镇,蜕变为一座霓虹闪烁的现代化大都市。
港岛虽依旧维持着繁华表象,却难寻内地那份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繁华中透着几分滞涩。
当地社会秩序日渐松散,街头冲突乃至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港岛市民对港英政府的不作为愈发不满,抱怨之声此起彼伏。
社会各界团体纷纷发起游行示威,向港英政府施压,强烈要求其出台切实举措整治治安。
在这般动荡的大环境下,港岛一批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了内地。
他们敏锐捕捉到内地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商机,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赴内地投资建厂事宜。
与此同时,不少港岛市民也陆续奔赴深圳等内地城市,或是定居扎根,或是寻觅工作机遇,形成了一股跨界流动的热潮。
港岛与内地之间的界限,也随之渐渐模糊。
在深圳经商、工作的港岛人日渐增多,成为两地交融的鲜活注脚。
沈卫东之所以匆忙赶赴深圳,只因“东大集团”项目团队已提前与深圳及广省内各大城市敲定初步合作意向,计划以深圳“东大广场”为成功模板,在珠三角核心区域批量布局商业综合体项目。
作为集团创始人,他的亲自坐镇至关重要——必须赶在正月十五前抵达统筹全局:既要敲定各地项目的地块选址、规划指标等关键细节,对接广省政府针对重点商业项目的招商扶持政策;还要主持项目启动会,协调团队与各地城建、招商部门完成首次正式对接,务必借势内地建设热潮,让这波珠三角商业布局快速落地,牢牢抢占市场先机。
而作为模板的深圳“东大广场”,眼下正是全国所有同名广场中生意最火爆的一家,每日客流量居高不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乏操着港岛口音的商户与顾客。
沈卫东回到港岛,已经是三月初了。
他不在港岛这段时间,正是港岛最混乱的一段日子。
不过沈卫东对社会治安问题一直都保持观望态度,只要不损害到他的切身利益,他是不会主动去管的。
可这次回来,他发现事情似乎超出了他的预期。
“启雄电影公司”老板柯启坤大年初七在家中被人割喉,“青联社”老大——大飞在同一天,同样在家中被人割喉。
这两起案件跟周家兄弟相继死亡何其相似。
一个是电影公司老板,一个是“青联社”老大。
不同之处仅在于死法。
只是这两起案件中的死者,一个是“东星忠义堂”老大陈伟雄的小舅子,另一个是他扶持的“青联社”新任老大。
这明显就是冲着陈伟雄来的。
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针对实力雄厚的“东星忠义堂”老大呢?
沈卫东得知这件事时,百思不得其解。
弄死周南星的人,摆明了就是要嫁祸给林晓霞。
可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为了抢夺电影资源。
可到底抢的是部分电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