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沈卫东就起床出门,在龙城县城里到处走、到处看。
虽说他对这里再熟悉不过,却仍要和另一个时空的诸城逐一比对。
另一时空四十几年后的诸城,比现在的龙城大了好几倍。
主要街道的走向没变,变的只是两侧的建筑。
龙城如今只有三条街道,而那时候的诸城,光主要街道就有五六条,小街巷更是多得数不清。
那里几乎见不到平房,到处是十几层高的住宅楼,还有几十层高的办公楼、购物广场之类的建筑。
若不是地理位置相同,没人会相信这是同一座城市——它们几乎找不出半点相像的地方。
龙城不大,用不了半小时就能走个来回,沈卫东很快就摸清了县城每一处未来的模样。
在城里转得差不多了,他找了家小饭馆吃了早饭,便回了宾馆。
朴顺姬早就来宾馆找过他。听服务员说他出去了,朴顺姬想着沈卫东多年没回龙城,肯定是出去逛逛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沈卫东回来。
朴顺姬开车拉着沈卫东去厂里看了看,中午两人回县城吃了午饭。
沈卫东说自己还要在城里逛逛,让朴顺姬忙自己的事,不用管他。
朴顺姬确实忙,也没跟他客气,驱车回了食品厂。
整个县城,除了纺织厂那一片,其余地方沈卫东上午都转遍了。
纺织厂那边他暂时不想去——认识他的人太多了。
他不想接触曾经的邻居,更不想再纠结过去的事。
放下了就不必再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别跟别人过不去,更别跟自己过不去。
沈卫东是想开了,可有人偏想不开,比如陈永泉。
好好的一家人,儿子挨了枪子没了,女儿还在蹲大狱,自己双腿残疾,坐在轮椅上还要自食其力。
这究竟是为什么?他没做过什么缺德事啊,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他想不明白。因为在他眼里,自己从来都是个善良的好人。
这种对自己缺乏认知的人,如今除了怨天尤人,什么也做不了。
每天只有坐在轮椅上四处转悠,才能暂时忘掉那些糟心事,勉强觉得日子还能多熬一天是一天。
他听说,以前总跟沈卫东一起玩的大盛他娘——他们厂以前的副厂长,如今竟然当上了县委书记。
这对他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儿子没了,闺女还活着啊!他打算去找这位县委书记,为闺女申冤。
说不定对方见他瘫痪在床无人照料,会可怜他,让公安局把闺女放出来呢。
想法挺美,可到了县委大院门口,他连门都进不去。
这年头喊冤的人多了去了,县委书记哪是想见就能见的?
门卫大爷跟他说:“有冤屈去上访啊,来县委申冤算怎么回事?你当县委是评书里断案申冤的衙门?真是评书听多了!县委书记忙的都是大事,申冤断案那是公检法的事。”
门卫大爷是退休老领导,说的话不管中听不中听,都是在指点他。
听得懂最好,听不懂就只能瞎耽误功夫。陈永泉就属于听不懂的那种,没事就往县委这条街转悠。
进不去大院,他就守在附近等大盛娘出来。
可他不知道,大盛娘出门都坐车,他在这儿转了一两年,一次都没碰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