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多,小曼就跟杨立中去火车站等着接站。
火车十点多到站,爷爷奶奶他们一出出站口,小曼和杨立中挤开人群走到他们跟前。
爷爷奶奶见到大孙女和大孙子,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
等领着他们坐上拥挤的地铁,杨立中父母还能扛住,爷爷奶奶却受不了了,脸上的笑容没了,嘴里还嘟囔了一路。直到到了小曼家的四合院,老两口脸上才重新露出笑容。
老人都喜欢这种大院子,这院子比他们棒槌沟老家的院子还大。
爷爷满意地不停点头,说:“小曼啊!你这大院子可真带劲,房子这么多,就你们几个人住,太冷清了。”
奶奶跟爷爷想法差不多,觉得院子是好,就是住的人少,太冷清。
小曼看爷爷奶奶是真喜欢这院子,趁机提议,让他们别回去了,就在这儿住着养老。
爷爷看了奶奶一眼,奶奶竟然点了点头。
小曼原本还以为他们不会同意留在这儿,没想到老两口这次来就没打算回去——如今大孙女、大孙子、大外孙子都在京城,待在棒槌沟也没事干;儿子闺女岁数也都不小了,还天天忙得要命,两个老人守在老家也没啥意思。
以前小曼和沈卫东就商量着让他俩过来,现在杨立中也要在京城结婚了,以后杨家的人怕是都要往京城来,老两口一商量,就定了留下来的事。
小曼知道他们是真打算留下来了,高兴地领着他俩去内院,让他们自己选房间。
两个老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最后指着小曼和沈卫东住的正房,问:“你跟小沈是不是住正房呢?”
小曼点点头:“是啊。”
爷爷看着小曼,笑呵呵地说:“我跟你奶奶来了,你不会是让我们去住厢房吧?”
小曼立刻明白了,连忙笑嘻嘻地说:“我跟卫东去住厢房,您是老太爷,自然要住正房。”
奶奶看了一眼爷爷,轻轻怼了他一下,说:“这是咱孙女家,你来了怎么还抢他们住的屋子呢?”
爷爷白了她一眼:“你懂什么!住这种大院子是有讲究的,咱俩要是住厢房,那不是倒反天罡吗?我倒是能住厢房,可他们两口子住正房,晚上能睡得踏实吗?”
奶奶就是个农村老太太,哪懂四合院居住要遵循“长幼有序”的宗法伦理——正房作为“主房”,是这院子的“主位”,只有家里的长辈才能住。
他们这次来孙女家,不是外人,以后就要住在这院子里了,现在是家里的老太爷和老太太,自然是家里的核心,不住正房怎么行。
小曼懂这个道理,所以二话不说,连忙喊杨立中过来帮忙搬家。
杨立中跟他爸妈都过来搭手,帮小曼把正房里她和沈卫东的东西搬到了西厢房,把正房腾出来给爷爷奶奶。
爷爷见屋子腾好了,领着奶奶进去转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
中午饭是在“顺姬狗肉馆”吃的,吃饭的时候,杨立中把孙杰也接过来了。
孙杰跟着杨立中进了包间,见到杨立中父母和爷爷奶奶,紧张得不行。
杨立中父母见到孙杰,看着就满意,对她也格外热情,爷爷奶奶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