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终于让兄弟俩明白了沈卫东那句“近十亿人口、团结一心的国家绝无仅有”的深意。他们顿悟后,欣喜地看向沈卫东。
“小沈,你这次来,是不是想和我们黄家合作生意?”黄志林问道。
沈卫东点点头:“对。我这次带了点货想和你们交易,但主要是想谈合作。”
黄老这时也按捺不住,插话道:“小沈,快说说你的想法,咱们要怎么合作?”
沈卫东想了想说:“国内目前还没政策允许个人开厂、办公司,但欢迎外商投资,还有诸多优惠政策。所以我来找你们——港商也属于外商,而且国内特别欢迎港商投资。”
“对!这个我知道。”黄志林急着接话,“可我们去内地投资做什么?”
“能做的很多。吃的、穿的、喝的,都是刚需,每个人都要消费。产品一旦被认可,赚的就是十亿人口的钱。”沈卫东说。
黄老父子听后都点头,随后陷入沉思。
沈卫东知道他们在琢磨——十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难以想象的财富,尽管他们是精明商人,但长久以来对内地的轻视观念被几句话点破,确实需要时间梳理思路。他没有催促,静静等着。
黄老先想明白了,开口问:“小沈,你说的吃、穿、喝三种生意,更倾向哪一种?”
沈卫东毫不犹豫地回答:“吃、喝!”
“为什么?”父子三人几乎同时问。
沈卫东答:“民以食为天,所以首选吃的;喝的是其次。”
“有道理。”黄老问,“可吃的品类太多,我们去了是种地、开饭店,还是做食品?”
“做方便食品。”沈卫东说。
“方便食品?是‘公仔面’吗?”黄志森问。
“对,类似‘公仔面’。但在大陆,我建议叫‘方便面’——先做成本低的那种,价格一定要便宜、实惠。”沈卫东建议。
黄老点点头:“我赞成。这种即食食品,确实符合大陆正在建设的发展阶段。那喝的呢?”
沈卫东想了想说:“喝的方面,我原本想做矿泉水,也就是你们说的纯净水,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内地人还没到花钱买水喝的消费阶段,这个想法先保留。目前能做的是酒。”
“酒?做白酒吗?”
沈卫东摇摇头:“白酒的话,内地有太多百年品牌。我想做的是南朝鲜的烧酒。”
“烧酒?什么样的烧酒?”黄志森问。
沈卫东伸手拿过随身背包,从里面拿出一瓶没有商标的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