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东原本就打算在通市住一晚,第二天再走——小曼跟他说过,去高丽城的路难走又危险。
火车缓缓启动了。
沈卫东去了趟厕所,回来便爬上上铺,拿出一本陈春莲写的书,安静地看了起来。
齐龙坐在下铺,抬头问沈卫东:“沈同志,你去高丽城是有什么事吧?这段时间去高丽城的人可不少。”
沈卫东合上书回答:“我爱人前两天去高丽城工作,我放假没事,过去看看她。”
“哦,你爱人在高丽城工作啊?那你将来是不是也要去那儿工作?你可是‘京大’的大学生,那儿就是个小县城,可别去,去了就白瞎你这学历了。”
“哎!我说你这位同志,高丽城怎么了?那是祖国的边境,去那儿工作可有神圣的使命感!大学生更该去边关发光发热,扎根边境,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插话说的是对面下铺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人。
齐龙转头看了她一眼:“同志,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已经改革开放了,你怎么说话还是这调调?我啥时候说高丽城不好了?人家是‘京大’的大学生,你让他去边境小县城发光发热,难不成是让他去守边境?”
中年女人满脸不悦,声调都提高了:“同志,大学生怎么了?工作还分贵贱?‘京大’的大学生到边境县城工作就是屈尊了?你这种思想可要不得!”
沈卫东见两人因为自己快要吵起来,赶紧插话:“两位同志,别为我吵了。我爱人不在那儿工作,她是跟着省考古队去高丽城勘测古迹的,她也是大学生,在‘吉大’学考古的。”
“哎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两口子都是大学生,将来去省城或者京城都行,大城市才是你们大学生发光发热的地方,可千万别被人忽悠去什么小县城啊!”
沈卫东觉得齐龙这人挺有意思,而且他说这些话显然是出于好心,便回应道:“齐同志,谢谢你!我跟我爱人已经把家安在京城了,不打算去别的地方工作。小县城其实挺好的,但确实不适合我们。”
中年女人听了沈卫东的话,忍不住“哼”了一声,接着说道:“现在的人怎么都是你们这种思想觉悟?哎,改革开放了,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齐龙鄙夷地看了她一眼,讥讽道:“改革开放当然是好事!国家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运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转变思想才能跟上时代脚步,固守老观念是要掉队的。”
“改革开放就不要思想觉悟了吗?你这是对国家政策的错误理解!新思想要有,老思想也不能丢,改革改的是经济,不是思想。就你这种思想觉悟,呵呵!”
沈卫东觉得这个女人挺特别,看她的穿着和说话语气,应该是政府工作人员,说不定还是个领导。但他心里嘀咕,这种人要是身居高位,恐怕真会影响当地政策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