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知青入赘寡妇家 > 第17章 初到“棒槌沟”大队

第17章 初到“棒槌沟”大队(1 / 2)

知青们在公社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八点上班时间的到来。

八点一到,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公社知青办的文书。

在他的帮助下,知青们依次完成了信息登记和户口迁移手续。

随着最后一份手续的完成,六名知青正式成为了七道岔公社的社员,他们都被分配到了棒槌沟大队,也成了那个大队的知青。

在离开公社之前,公社还安排知青们在食堂吃了一顿早餐。

这时,公社的一位主任走了过来,他用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鼓励知青们扎根农村,努力发光发热。

随后,他用高亢激昂的语调背诵了一句伟人语录:“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干一辈子革命,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

他的讲话在语录的诵读声中结束,给知青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吃完早餐后,知青们再次坐上赵老疙瘩的马车,踏上了前往棒槌沟大队的路途。

一路上,知青们好奇地看着沿途的风景,听着赵老疙瘩讲着这个大队的趣事。

马车沿着山路翻过一座山,终于看到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棒槌沟大队。

两山之间的山沟里,一条蜿蜒的小溪两侧分布着错落有致的土坯房子,每间房子都盖着厚厚的茅草屋顶。

每间茅草屋都围绕着篱笆墙小院,每个小院是一户人家。

家家小院房前屋后都是菜园,有的人家还种有果树和葡萄架,让这几个在城市长大的知青们感受到了东北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赵老疙瘩说,这个大队是公社社员最少的一个大队,因为棒槌沟里一共只有二十六户人家。

他指着小溪环绕的平地上的一栋三间红砖瓦房,说那里就是大队部。

他又指向大队部上面山上的三间低矮的土坯茅草房,说那里就是知青点,现在还有三个知青住在那里。

马车沿着山路抵达了山沟里的大队部,大队部安排会计老王对知青们进行再次登记。

同时,大队党支部书记余向前对知青们讲了几句欢迎词,大队长刘万新向知青们介绍了大队的基本情况,包括大队的人口、土地、生产状况、风俗习惯等,让知青们对大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两位大队领导讲完话后,这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就结束了。

随后,会计老王和出纳小刘给每位知青发放了五斤玉米面,并安排出纳小刘带领知青们前往知青点。

赵老疙瘩看到知青们已经办理好落户手续,便与大家告辞,赶着马车返回公社了。

知青们目送赵老疙瘩离去后,跟着出纳小刘前往知青点。

到达知青点小院时,里面的三位知青听到出纳小刘的喊叫声,相继走出屋子,站在院子里迎接新来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