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踪符的成功炼制,如同为林凡披上了一件无形的隐身斗篷。他终于可以稍稍放松那根紧绷的神经,不再时刻担忧被未知的窥探者发现。但另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依旧高悬于顶—资源。
矿石的消耗速度远超他的预估。每一次修炼,那新旧矿石组成的微小阵眼都会黯淡一分。照这个速度下去,最多再支撑一两个月,他就会再次陷入能量枯竭的困境。频繁外出寻找新的矿石来源风险极高,购买特殊材料的渠道也已枯竭。
他必须找到一种更稳定、更隐蔽的能量获取方式。
脑海中的知识碎片再次被翻涌检视。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关于“地脉”、“灵眼”、“能量节点”的模糊记载。这些记载并非玄乎其神的风水学说,而是以一种近乎地质物理学的角度,描述着地球自身能量场的分布、汇聚与流动规律。
城市之下,并非能量的荒漠,而是纵横交错着无数或强或弱的能量脉络——地热流、地下水系带来的离子迁移、特定岩层结构的压电效应、甚至深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它们杂乱却磅礴,只是难以被常规手段有效利用。
“引地脉之气,润自身之田。”一段信息流过脑海。
方法似乎存在:通过特定的阵法或媒介,如同打井一般,将深藏地底的能量引导上来,缓慢汲取。但这需要精准定位地脉节点,并且需要更高级的阵法知识和材料,绝非他现在所能企及。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偶然的发现,带来了转机。
他所居住的老旧小区,正在进行市政管网的部分改造更新。楼下的路面被挖开,露出了深埋的、锈迹斑斑的暖气管道和下水管道。
林凡下班路过时,习惯性地将感知悄然扩散开去。大部分区域能量场依旧浑浊不堪,充斥着废水废气的污秽能量。
然而,当他的感知扫过那深埋的、看似普通的暖气管道时,却猛地停顿了一下!
一股微弱、却持续稳定、带着淡淡温热的能量流,正伴随着管道中的热水,缓缓流淌!这股能量并非来自热水本身,而是热水在流经地下深处某些特定岩层时,被加热的同时,也溶解和携带了岩层中蕴含的极微量放射性元素和特殊矿物质所产生的!
这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地脉能量分支,被人类的基础设施无意中引导到了城市的下方!
这个发现让林凡的心脏再次剧烈跳动起来。他强忍着激动,面色平静地回到家中。
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在脑中成形。
他无法直接抽取深埋的地脉,但他可以……“窃取”这些已经被引导到城市下方的、无人在意的微弱能量!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化身成了小区里最关心市政工程的“热心市民”。他借着散步的机会,仔细观察着管道的走向、深度、接口位置,甚至和施工的工人闲聊,套取管道材质、水温、压力等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
最终,他确定了目标:楼体外墙深处,一段位于地下约三米、相对老旧、监测设备也最少的暖气回水管道。回水温度较低,能量波动更弱,更不易被察觉。
如何“窃取”成了下一个难题。他不可能挖开路面去直接接触管道。
又一次,炼器的知识提供了思路。他需要制作一个特殊的“能量感应与中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