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生活像精确的钟表一样运行着。白天,他是数据录入公司里的兼职员工;夜晚,他是楼顶的孤独修行者。积蓄在消耗,修炼进度虽有提升,却因核心资源的匮乏而始终缓慢。
就在他几乎要开始规划下一次“野外勘探”时,一个意外的机会悄然降临。
这天下午,他刚结束工作,正准备离开公司,项目经理叫住了他。
“林凡,等一下。”
林凡心中一凛,面上却保持平静,转过身:“王经理,有什么事?”
王经理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此刻脸上带着点烦恼和急切:“是这样,公司刚接了个急单,是地质勘探方面的老本行。隔壁省一个矿区需要做一次辅助性的井下地质编录和采样验证,原来的合作团队临时出了状况,找不到熟手。我翻简历看到你以前在高原干过超深钻?这种井下作业应该能上手吧?”
林凡的心脏猛地一跳,但声音依旧平稳:“是的,有相关经验。”
“太好了!”王经理一拍大腿,“项目大概一周时间,待遇从优,就是地方偏了点,条件可能比较艰苦。怎么样?能不能顶上去?”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林凡立刻点头:“没问题,我可以去。”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一个能够直接接触地下岩层和矿物资源的机会!远比他自己冒险野外勘探要安全隐蔽得多!
“好!爽快!”王经理松了口气,立刻把项目资料发给他,“这是基本资料,对方要求后天就到场。你准备一下,明天公司给你办临时外派手续。”
回到出租屋,林凡仔细阅读了项目资料。这是一个中型金属矿山的井下生产勘探项目,目的是对某个采掘中段的新揭露矿脉进行精细编录和取样,为后续开采提供地质依据。工作内容确实是他非常熟悉的领域。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矿区的地质背景介绍和已探明的矿物组合。主要目标矿种是常见的铜硫化物,但伴生有多种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元素。资料中提到,该区域局部存在小规模的热液蚀变带和构造裂隙发育区。
看到这里,林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些地质特征,与他脑海中那些关于“能量介质”的模糊知识产生了隐隐的呼应。那些伴生矿物和特殊构造区,极有可能存在他急需的、蕴含特殊能量的岩石或矿物!
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他开始冷静地准备。他将那几件最重要的工具——强光手电、辐射检测仪、地质锤、样品袋以及几个特制的小型密封容器——仔细地混入标准的地质勘探装备包中。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
第二天,办理手续,领取装备,出发。他表现得像一个即将执行普通外勤任务的技术员,沉稳、专业,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对出差辛苦的无奈。
辗转来到位于偏僻山区的矿区,接待他的矿山技术人员只是简单核实了身份,便带他下井。矿井深处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机械的油烟味,岩壁上的矿灯投射出昏黄的光晕。
林凡很快投入到工作中。他操作熟练,记录严谨,采样规范,很快就赢得了矿山技术员的信任,给了他相当大的自主工作空间。
他一边进行着规定的编录和采样,一边悄然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对周边环境的感知上。
他刻意引导着工作路线,向着资料中提到过的蚀变带和构造区靠近。辐射检测仪始终开启,但被他调成了静音模式,只有他自己能看到表盘上细微的读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