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信你。”
“你此番立下功劳,想要什么奖励?”
“请殿下,为小人取字。”
赵浔有些惊讶,当初随口一言,田逻居然还记得,而赵浔自然也不会食言。
看着田逻陷入思索,良久才蹦出这么一个名字,“跬之。”
“就叫跬之吧,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愿你可行千里,鹏程万里。”
田逻闻言瞬间惊喜脸,赶紧道:“多谢殿下赐字,小人愿为殿下效死力。”
赵浔点点头,忽然心中生出一个想法,从女衣军来看,精锐部队可以创造。
那武将呢?
如果发现一个在华夏历史中被埋没的人才,能否将其升格为武将?
在曾经赵浔阅读三国时,就曾发现这样一个人物,无名无姓,在太史慈手下为军。
书中唤之曲阿小将,一人抵挡江东九骏,掩护太史慈。单从这一幕的表现力来看,此人绝对是个猛将。
只可惜被心系主公到江东众将围攻致死,不等闻名天下,便已身死。
当真可惜,这种乃是沧海遗珠。
另一种,若在剧本中,若是培养一名人才,又该如何?
既然生出疑问,便直接开始实验。
眼前田逻正是一佳才,敢孤身犯险,伪装清军靠近长沙,还成功送回情报,当的上一句有勇有谋。
此刻又正在眼前,不是正合适?
想清楚后,赵浔看向田逻随即开口道:“跬之,你识字吗?”
许是因为刚得字,田逻一时间未反应过来,一脸疑惑到看向赵浔,随后再赵浔似笑非笑的表情中,才缓缓意识到。
“殿下,我不识字,但小时候帮老爷做事的时候,老爷心善,叫我写自己的名字。”
“到现在,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
“没念过社学?”
赵浔可是记得太祖朱元璋曾规定每五十户设一社学,凡十五以上,不识字者,罚其父兄。
至此,明朝的识字率达到历史顶峰。
至于清朝,直接雪崩式下降,就差回归原始社会了。
“回殿下,这些年多战乱。”
“社学早关门了,能吃上饱饭就十分难得了,哪敢奢求念书。”
田逻有些拘谨,赵浔点点头道:“你可愿意留在本王身边做个护卫?”
“啊?”
田逻有些惊异,但会意后,立刻早度跪下,这次赵浔没有阻拦。
“小人,愿在殿下身侧侍奉。”
“好,起来吧。”
“日后,本王亲自教你习字。”
“习武的话,日后你就跟在公冀身后训练就是。”
这般说着,赵浔转头看了一眼屋外,随后带着田逻走出房屋,来到颜良身侧认熟。
“公冀,新来的护卫。”
“日后就交给你了,老伙计。”
闻言颜良点头道:“遵命。”
随后赵浔拍了拍颜良的肩膀,转身离开,将田逻留给颜良。
面对身形魁梧的颜良,田逻有些慌乱,但面对眼前的小老弟,颜良取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