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 第296章 封杀风暴:水晶影业的雷霆之怒

第296章 封杀风暴:水晶影业的雷霆之怒(2 / 2)

刘艺菲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嗯!我相信汪言哥!也相信妈妈和陈总他们!”

电梯门打开,两人走进汪言那间视野开阔、装修简约的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北京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刚坐下没多久,陈振宇就敲门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汪董,刘总。”陈振宇打了招呼,将文件递给汪言,“这是收购baseFx的最终协议和整合方案,请您过目。另外,维塔数码那边,合作协议的细则已经发过来了,法务部正在审核。”

汪言接过文件,快速翻阅着。刘艺菲则好奇地凑过去看。

“还有,”陈振宇继续汇报,“关于特效基地选址的初步评估报告也出来了。青岛和无锡两地都派了专业团队实地考察过。

青岛方面,政府给出了非常优厚的土地政策和税收减免,承诺配套建设大型摄影棚和水下拍摄设施,但人才储备相对薄弱,需要从外地引进;

无锡方面,依托央视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周边高校资源丰富,人才供给有保障,但土地成本和后续扩建空间不如青岛。”

他打开手中的平板电脑,调出几张航拍图和数据分析图:“综合来看,青岛在硬件规划和政策支持上更具前瞻性,适合打造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产业基地;无锡则在现有基础和人才链上更胜一筹,整合见效可能更快。”

汪言看着屏幕上的对比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思考片刻:“把报告发给刘总一份。让她牵头,组织一个专家评估团,包括技术、运营、财务、政府关系各方面的人,下周亲自带队去两地再考察一次。我要最详尽的实地报告和风险评估。”

“明白!”陈振宇记下。

“另外,”汪言放下文件,看向陈振宇,“挖人的进度怎么样?尤其是工业光魔和数字领域那几个核心的技术主管,有没有进展?”

“有!”陈振宇精神一振,“工业光魔那边,负责流体动力学模拟的首席技术官克里斯托弗·汤森德(chrishertownsend)已经初步表达了意向!

他对我们提出的‘中国特效基地’计划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挑战!数字领域的特效合成总监艾米丽·陈(Eily)也有强烈意愿,她是华裔,一直有回国发展的想法。”

“很好。”汪言点头,“待遇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平台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尽快安排他们来北京或者去青岛\/无锡实地考察。维塔数码那边,技术交流的团队什么时候能到位?”

“维塔数码那边,技术交流的团队什么时候能到位?”

“维塔数码的首席技术官理查德·泰勒爵士(SirRichardtaylor)非常重视这次合作,他本人下个月会亲自带队来北京,与我们进行首次高层技术会谈。

同时,会先期派遣一个五人技术小组进驻天工映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协作。”陈振宇回答。

“嗯。”汪言对这个进度表示满意,“基地选址要快,人才引进要稳。双管齐下。”

“是!”陈振宇应道,随即又想起什么,“对了,汪董,青岛和无锡两地的领导,知道我们下周要去考察,都表示要亲自接待,规格很高。您看……”

“让刘总全权代表。”汪言摆摆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只负责定方向,看结果。”

“明白!”陈振宇汇报完毕,拿着文件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汪言和刘艺菲。刘艺菲还沉浸在刚才那些宏大计划和国际人才的名字里,小脸上满是兴奋:“汪言哥!那个克里斯托弗·汤森德,是不是参与过《加勒比海盗》特效的大神啊?还有艾米丽·陈,我看过报道,她超厉害的!”

“嗯。”汪言应了一声,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景象。

刘艺菲也走过去,靠在他身边,小声问:“汪言哥,你说……我们真的能建起比肩工业光魔的特效基地吗?好莱坞那边……会不会打压我们啊?”

“打压是肯定的。”汪言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了然,“蛋糕就那么大,谁愿意多一个分食者?尤其是来自东方的竞争者。”

他转过头,看着刘艺菲清澈的眼睛,眼神锐利如刀:“但这不是退缩的理由。技术壁垒,靠钱砸开;人才壁垒,靠诚意和平台打破;

市场壁垒,靠作品说话!我们要以《带上她的眼睛》票房的成功,来证明了华语电影在全球市场的潜力。只要我们能拿出不输好莱坞的视效大片,观众会用脚投票。”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和决心:“厚积薄发,10年以后华语电影就有挑战好莱坞的底气了。”

刘艺菲看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和眼中闪烁的光芒,心潮澎湃。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那些诞生在中国特效基地、震撼全球的华语科幻巨制!而她自己,也将成为其中闪耀的一员!

“嗯!”她用力点头,挽住汪言的手臂,眼神坚定,“汪言哥,我会努力的!演好每一个角色,尤其是《带上她的眼睛》的沈静!让世界看到中国演员的实力!”

汪言看着她充满斗志的样子,眼底掠过一丝笑意,揉了揉她的头发:“好。”

几天后,青岛。胶州湾畔,海风带着咸腥的气息吹拂。几辆黑色的商务车停在一片开阔的、尚显荒芜的海滩旁。刘小丽、陈振宇带领的专家评估团,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正在实地考察。

“刘总,陈总,请看这边!”一位戴着安全帽的规划局负责人热情地指着摊开的巨大规划图,“这一片,就是我们为水晶影业‘中国特效基地’预留的核心地块!总面积超过2000亩!背山面海,环境绝佳!

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设包括大型数字摄影棚、动作捕捉中心、渲染农场、研发中心、人才公寓在内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政府承诺,土地将以最优惠的价格出让,并配套完善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他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港口轮廓:“距离青岛港不到十公里,方便大型设备运输和国际交流!胶东国际机场也在规划中,未来交通将极其便利!”

刘小丽和陈振宇仔细听着,不时询问细节。技术专家们则更关注地质条件、电力供应、网络带宽等硬性指标。

“电力供应是重中之重。”天工映画的刘伟提出关键问题,“特效渲染是耗电大户,基地建成后,峰值负荷会非常大。现有的电网能否支撑?扩容计划有没有时间表?”

“这个请放心!”电力局的领导立刻保证,“我们已经将基地的用电需求纳入市重点保障项目!配套的变电站建设已经启动,确保双回路供电,万无一失!”

“网络带宽呢?”来自baseFx的外籍技术主管克里斯托弗·汤森德用英语问道,“我们需要与好莱坞、维塔数码实时传输海量数据,低延迟、高带宽是基础。”

“光纤骨干网直接接入!”通信管理局的负责人拍胸脯,“千兆到桌面是标配!国际出口带宽也会优先保障!”

考察持续了一整天。傍晚,一行人下榻在海边的五星级酒店。会议室里,评估团成员正在汇总意见。

“青岛的优势很明显,政府决心大,规划超前,硬件起点高,面朝大海,环境对吸引国际人才也有加分。”陈振宇总结道,

“但劣势是,本地影视产业基础薄弱,高端技术人才几乎为零,需要大规模从外地甚至海外引进,配套的生活、教育、医疗资源也需要时间完善。”

“无锡那边反馈怎么样?”刘小丽问。

“无锡的考察团刚发回初步报告。”一位助理打开笔记本,

“无锡的优势是背靠央视影视基地,周边配套成熟,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资源丰富,人才供给有保障,生活便利度高。劣势是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扩建空间有限,且缺乏青岛那样的港口和未来机场的交通优势。”

刘小丽沉吟片刻:“把两边的详细报告整理好,尽快发给汪董。另外,通知无锡方面,我们三天后过去。”

“是!”

夜色渐深。刘小丽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漆黑的海面和远处港口的点点灯火,海风带着凉意吹拂着她的发丝。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汪言的电话。

“喂,阿姨。”汪言的声音从听筒传来,背景音很安静。

“小言,在青岛看了一天,感触很深啊。”刘小丽感慨道,“政府热情很高,规划也很诱人,像在一张白纸上画最美的图画。但白纸也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嗯。”汪言应了一声,“无锡那边呢?”

“无锡是老基地,底子厚,见效快,但格局可能受限。”刘小丽分析道,“就像装修老房子和新房子,各有各的难处和优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汪言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决策者的果决:“那就选新房子。白纸才好作画。我们要的不是修修补补,是开天辟地。

人才可以全球挖,配套可以砸钱建。但面朝大海的格局和政府的破釜沉舟,不是哪里都有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最终报告出来再定。但基调,可以按这个方向准备。”

“明白了。”刘小丽心中了然。汪言这是更倾向于青岛了。破釜沉舟,开天辟地……这很符合他的性格和野心。

挂了电话,刘小丽看着窗外深沉的大海。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的轰鸣。她知道,一旦选址确定,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就将在这片海滩上拉开序幕。而水晶影业,也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却也无比辉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