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夜风掠过威尼斯丽都岛细软的沙滩,轻轻撩动着埃克塞尔西奥宫殿酒店(hotelExcelsior)临海露台上低垂的白色纱幔。
暮色四合,亚得里亚海的深蓝逐渐吞噬天际最后一抹瑰丽的玫瑰金,取而代之的是酒店自身散发出的、由无数水晶吊灯与烛台共同编织的璀璨光华。
铺着雪白亚麻桌布的长条餐桌蜿蜒伸展,银质餐具在灯光下反射着冷冽而精致的光芒,瓷盘中盛放着鱼子酱、帕尔玛火腿和威尼斯特色小食cihetti。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华夏电影百年”主题开幕酒会。与其说是庆祝,不如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角力场,悄然汇聚了华人影坛的顶尖力量与全球电影市场的敏锐观察者。
韩三平,中影集团的掌舵人,他站在临时搭建的小型演讲台前,手中端着一杯金黄色的香槟。目光缓缓扫视台下。那里站着华语电影此刻最耀眼的群星:吴宇森,李安,徐克,施南生,庄文强,刘小丽等人。
“感谢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的盛情邀约,感谢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为‘华夏电影百年’点亮了一盏跨越东西方文明、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璀璨明灯!”
韩三平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带着长年浸润于政商两界所磨砺出的圆融与力度。他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措辞宏大而充满官方叙事感:“从1905年谭鑫培先生的《定军山》那一声锣鼓,到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在银幕上泼洒的浓墨重彩,
从上海弄堂石库门里的早期制片厂,到如今横店、象山拔地而起的恢弘片场…一代代中国电影人,用胶片书写家国情怀,镌刻人性光辉,在方寸光影间构筑民族记忆的丰碑!
今晚,我们汇聚于此,不仅是为致敬这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吴宇森、李安等人,最后落向刘小丽,意有所指,
“更是为开启下一个百年华章中,国际合作与产业升级的全新篇章!”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香槟杯,台下立刻爆发出如潮的掌声,镁光灯疯狂闪烁,记录着这一被官方定调的“历史时刻”。
掌声稍歇,媒体的焦点聚焦在吴宇森身上。这位被好莱坞“镀金”归来的国际大导,脸上带着微笑,从容上前,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话筒。他的姿态,隐隐透出一种优越感。
“感谢韩董的精彩致辞,感谢威尼斯电影节提供如此高规格的平台!”
随即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翘首以盼、眼神中充满崇拜的内地记者,语速放缓,带着导师口吻:“《赤壁》这部史诗巨制,能够最终选择在华夏大地取景拍摄,汇聚两岸三地的精英力量,
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因缘际会,是东西方文化在电影艺术领域的深度交融。”他微微颔首,“这次规模空前的合作,不仅体现了资本的远见和深度融合,”
“更是一次极其宝贵的机会!让内地的电影制作同仁,能近距离地、系统地学习、借鉴好莱坞——或者说,美国电影工业最先进、最成熟、最规范化的制作流程和管理经验!”
“学习好莱坞经验”——这几个字被他咬得极重,也敲打在台下许多人的心上。话语间那股“我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潜台词,几乎不加掩饰。
几位内地资深制片人迅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下撇,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讥诮。徐克低头抿了一口杯中的香槟,借着举杯的动作,巧妙地掩去了眼中的不屑。
李安依旧保持着温和谦逊的笑容,仿佛未闻任何弦外之音,只是眼神深处藏有一丝无奈。角落里的庄文强,则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慢条斯理地用雪茄剪仔细地修剪着雪茄的茄帽,神情专注,对吴宇森的“高论”置若罔闻。
刘小丽视线垂落,端着香槟杯的指尖,却杯壁上,无意识地划过一道痕迹。
她自己久居国外,太了解吴宇森这类人了。
这番话,绝非无心之语,而是他内心深处那份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教父”心态的赤裸裸的宣示。
在他眼中,《赤壁》这个项目,与其说是平等合作,不如说是他这位“好莱坞导师”带领着尚未“开化”的内地影人进行的一次“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