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影计划”一经提出,便再无回头路。安全屋内的气氛从之前的凝重探讨,瞬间转入一种分秒必争的、高度专注的执行状态。所有人都清楚,凌玥的潜入是整个行动成败的关键,而她所携带的装备,则是她能否在龙潭虎穴中生存并完成任务的生命线。
仓库区域再次被启用,但这次,所有的准备都围绕着凌玥一个人进行。长条桌上,琳琅满目的单兵装备和特殊器械被重新筛选、优化、甚至为了适应独自行动而进行改造。
核心隐匿装备:光学迷彩原型服
凌玥取出了那件米色风衣和与之配套的贴身内衬。这一次,她不再只是演示,而是开始进行最后的调试。
“迷彩效果基于纤维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偏转和模拟,”她一边检查着衣领内衬里细如发丝的线路和微型供能单元(空间合成的高密度电池),一边对围拢过来的队员们解释道,语气如同在讨论一件普通的工具,“它在静止或缓慢移动时,能与大部分背景色融合,视觉上近乎消失。”
霍霆深拿起那件风衣,手感比看起来要重一些,面料带着一种奇特的凉意和韧性。他注意到在腋下、肘部、膝盖等关键活动部位,都进行了特殊的剪裁和加固,既保证了灵活性,又避免了因动作过大而破坏迷彩连续性。
“能耗是最大问题,”凌玥将一个香烟盒大小、厚约一厘米的备用能源块接入风衣内衬的隐藏接口,“满负荷状态下,持续工作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必须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猴子好奇地想伸手摸一下启动后的效果,被凌玥用眼神制止:“光线散射区域不稳定,触摸会产生明显轮廓。这是最后的手段,不是隐身衣。”
针对性能量屏障屏蔽器
面对古堡外围那未知的能量场,凌玥和山猫投入了最大的精力。一个看起来像是老式收音机和金属探测仪结合体的装置被放在桌子中央,上面布满了旋钮和一个小小的信号强度表。
“根据‘影蛾’失联前传回的干扰信号特征,我尝试做了逆向分析和模拟,”山猫指着装置内部几个由空间实验室合成、闪烁着微光的奇特晶片,“这些晶片能产生一种相位抵消波,理论上可以在能量场上暂时‘切开’一个极小的、不稳定的缺口。”
凌玥拿起这个略显笨重的装置,掂量了一下:“重量还是偏大,需要进一步轻量化。而且,我们无法预知能量场的具体频率和强度,这玩意很可能第一次实战就会烧毁。”
“所以我还准备了备用方案,”山猫又拿出几个巴掌大小、类似强力磁铁的扁圆形物体,“这是‘共振扰流器’,无法开辟通道,但贴在能量场发生器附近或者特定节点上,可能引起局部紊乱和警报,为你制造几秒钟的机会。”
生存与侦察装备
·“生命线”口粮升级版:凌玥准备了更高能量密度、更小体积的压缩口粮,以及几个装有高浓度灵泉稀释液的水囊,能在极短时间内补充体力和精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