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本心即可 > 第40章 我们的选择

第40章 我们的选择(1 / 2)

第40章:我们的选择

谷中的清晨,总是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混合着湿润泥土的气息,远远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显得幽深静谧。昨日一场激战留下的痕迹,在晨光熹微中已被仔细清理抚平,唯有空气中若有若无残留的一丝灵力震荡与血腥气,提醒着众人刚刚经历了一场何等惨烈的生死搏杀。

赵青山的小院,此刻聚集了所有的人。萧少峰、韩书澜、赵青山、江怀柔、徐楠亦、岑雨柔,七人围坐在石桌旁,桌上摆放着江怀柔沏好的清心茶,氤氲的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彼此的面容,却模糊不了那份历经劫波后沉淀下来的凝重与默契。

院门被轻轻叩响,打破了这片宁静。

赵青山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的是镇上的老里正,以及两位身着整齐官服、风尘仆仆的使者。老里正脸上带着几分惶恐,更多的是与有荣焉的激动,他搓着手,小心翼翼地道:“赵……赵将军,哦不,赵大人,京城来了天使,有旨意给您和……和里面的几位贵人。”

两位使者显然早已得了叮嘱,态度恭敬得近乎谦卑。为首一人双手捧着一卷明黄绸缎,朗声道:“陛下有旨,前摄政王萧少峰,忠勇为国,蒙冤受屈,今真相大白,特旨昭雪,恢复其摄政王爵位,赐还府邸,望卿即刻还朝,匡扶社稷,朕倚重甚深!”

另一人也展开一卷诏书:“镇北将军赵青山,忠直敢谏,勇武无双,前遭贬谪,实乃奸人蒙蔽圣听。今擢升为镇国公,加封兵马大元帅,总领天下兵马,即日赴京上任,不得有误!”

旨意宣读完,小院内一片寂静。老里正激动得几乎要跪下去,看向赵青山和院内几人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两位使者垂手而立,等待着回应。

萧少峰坐在石凳上,身形未动,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丝毫波动,只是静静地看着手中粗糙的陶制茶杯,仿佛那里面盛着的是琼浆玉液。韩书澜坐在他身侧,目光温柔地落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纤细的手指在桌下轻轻覆上他紧握的拳,感受到那拳头缓缓松开,与她十指相扣。

赵青山站在门口,宽阔的背影如山岳般沉稳。他沉默了片刻,回头看了一眼院内的江怀柔。江怀柔也正看着他,那双总是盛满温柔与慈悲的眸子里,此刻清晰无误地传递着一个信息——摇头。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对荣华富贵的向往,只有对眼前这份平静的坚守。

赵青山心中一定,转回身,对着两位使者,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烦请天使回禀陛下,赵青山一介武夫,粗野惯了,承蒙陛下不弃,厚恩赏赐。然,青山昔日直言,并非为求高位,今日平反,亦非为掌兵权。边关已靖,朝中良将辈出,无需青山再添蛇足。青山此生之愿,唯有守护身边之人,耕读传家,了此残生。镇国公、兵马大元帅之职,重任如山,青山才疏学浅,实难胜任,恳请陛下另择贤能。”

使者愣住了,似乎完全没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高官厚禄,封公拜帅,这是多少武将梦寐以求的终点,竟有人如此轻描淡写地拒绝?

“赵将军,这……这可是陛下的隆恩,天下兵马大元帅啊!”使者试图劝说。

赵青山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坦然的笑容:“天下很大,但赵青山的天下,很小,只在这方寸之间。”他侧身,让出视线,指向院中那个温柔注视着他的女子,“足以安放我与她的余生,便是矣。”

使者又将期盼的目光投向院内的萧少峰。这位曾经的摄政王,即便布衣草履,闲坐于此,那通身的的气度与威严,依旧让人不敢逼视。

萧少峰终于抬起眼,目光平静如水,掠过使者手中的明黄圣旨,仿佛那只是寻常布帛。“回去告诉陛下,”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决断力,“萧少峰,已死在那场宫变之中。如今的萧默,只是一介山野村夫,垂钓耕田,不同世事。朝堂之事,陛下乾纲独断即可,无需再借我这已死之人之手。摄政王之位,请陛下永久虚悬,以绝后来者之念想。这便是萧某,对陛下,对江山,最后的忠告与贡献。”

他的话如同重锤,敲在两位使者的心上。他们这才明白,眼前这两人,是真正的心如铁石,去意已决。不是以退为进,不是待价而沽,而是真正将那片代表着权力巅峰的繁华之地,视作了束缚心灵的牢笼。

使者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萧少峰一个淡漠的眼神制止。那眼神里没有威胁,没有凌厉,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和不容置喙的平静,让他们所有劝说的话都哽在了喉咙里。

最终,两位使者只能带着两份被婉拒的圣旨和满心的不可思议,悻悻离去。老里正也跟着离开,院子里重新恢复了宁静。

“噗嗤——”一声轻笑打破了沉默。是岑雨柔,她歪着头,看着徐楠亦,眼中带着狡黠的笑意,“楠亦哥哥,你看他们都拒绝得这么干脆,咱们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说不定哪天,哪个武林盟主或者魔教长老也跑来请我们出山呢?”

徐楠亦原本冷峻的面容在看向她时,不由自主地柔和下来,他伸手轻轻拂开她颊边的一缕乱发,声音低沉而坚定:“天涯海角,我只随你。武林盟主?魔教长老?不及你眉间一缕笑纹。”

岑雨柔脸上飞起红霞,嘴上却是不饶人:“哼,谁要你随了?说不定是我嫌你闷,自己跑了呢!”

“你跑不了,”徐楠亦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失而复得的珍重,“我总能找到你。”

看着他们二人,韩书澜与萧少峰相视一笑,江怀柔也依偎在赵青山身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看来,我们的选择都是一样的。”韩书澜轻声总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

萧少峰颔首,深邃的眼眸中终于卸下了最后一丝背负多年的沉重,流露出真正的轻松与释然:“庙堂之高,非吾所求;江湖之远,亦非吾所恋。昔日权柄在握,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夜不能寐。宫变之后,书澜‘离去’,我才知那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毫无意义。如今,”他紧了紧与韩书澜交握的手,“能得回她,能与诸位知己,在这青山绿水间,得一隅安宁,看云起云落,品粗茶淡饭,便是人生极乐。”

赵青山重重一拍大腿,声若洪钟:“萧兄此言,深得我心!那劳什子兵马大元帅,听着威风,想想都累得慌!哪有我现在砍柴打猎,回来能喝上怀柔炖的热汤来得舒坦!”他说着,揽住江怀柔的肩膀,嘿嘿笑道,“再说,我这人脾气臭,到了朝堂上,没两天就得把满朝文武都得罪光,还是在这里自在!”

江怀柔温柔地靠在他怀里,低声道:“青山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