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本心即可 > 第22章 赤炎 · 茹月进阶

第22章 赤炎 · 茹月进阶(1 / 2)

《凤鸣九霄:双姝令》

第22章:赤炎·茹月进阶

秘境归来的帝都,似乎被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喧嚣之下潜藏着激流暗涌。对于明茹月而言,那枚得自云渺境核心灵潭、历经波折甚至沾染了离文瑄护卫鲜血的赤炎果,正是她撬动命运齿轮的第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基石。

回到精心布置的闺阁,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侍女在门外严密看守。室内,烛火被刻意压暗,只余一盆银丝炭火在角落里发出幽微的红光,映得她白皙的脸庞明明灭灭。她盘膝坐于软榻之上,掌心托着那枚龙眼大小、通体赤红如焰、隐隐有流光内蕴的赤炎果。果皮表面仿佛有岩浆在缓慢流淌,散发出的灼热气息让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

前世的记忆碎片纷至沓来——她曾远远瞥见过这枚灵果,在那场惨烈的秘境争夺中,它最终落入他人之手,而那人,后来成了她仇敌阵营中一员悍将。如今,果实静静躺在她手中,温顺,却蕴含着爆裂的力量。

“这一世,属于我的,谁也拿不走。”她低声自语,眸中寒光乍现,旋即被决绝取代。不再犹豫,她将赤炎果纳入口中。

果实入口即化,并非甘甜的汁液,而是一股狂暴炽热的洪流,如同烧红的铁水,瞬间冲入喉管,灌入四肢百骸!剧烈的痛楚顷刻间席卷了她,经脉仿佛被寸寸撕裂,又像是在熔炉中被反复锻打。皮肤表面渗出细密的血珠,转眼又被高温蒸干,留下淡淡的红痕。她咬紧牙关,齿缝间溢出压抑的闷哼,额角青筋暴起,汗水浸透重衣,旋即化作白汽蒸腾。

她谨记前世听闻的炼化要诀,强忍非人之痛,引导着那股狂暴的药力在特定的经脉路线中运转。每一次循环,都如同在刀山火海中跋涉,意识在崩溃的边缘摇摇欲坠。脑海中,前世的画面不受控制地闪现:背叛者的狞笑,亲人惨死的景象,冰冷的刀锋穿透胸膛的触感,还有那漫无边际的黑暗与绝望……这些曾让她夜不能寐的梦魇,此刻在赤炎之力的灼烧下,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发清晰,化作燃料,点燃了她心底最深沉的恨意与不甘。

“不!我不能死!我还要看着他们付出代价!”一股强大的求生欲和复仇执念自灵魂深处爆发,硬生生顶住了药力的冲击,让她濒临涣散的意识重新凝聚。

不知过了多久,那狂暴的洪流终于开始驯服,灼痛感逐渐转化为一种充盈的力量感。破损的经脉在烈焰中重塑,变得更加宽阔坚韧,丹田内,原本微弱的气旋被扩张了数倍,中心凝聚起一团凝实的、跃动着的赤色光球,如同微型太阳,散发着灼灼热意。

“噗——”她张口喷出一股淤积的浊气,气息灼热,带着淡淡的腥甜。缓缓睁开双眼,眸底一抹炽烈的红芒一闪而逝,旋即恢复温婉,但那温婉之下,却潜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如同淬火精钢般的冷冽锋芒。

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体内传来一阵细微的、如玉珠滚盘般的清鸣。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远超从前数倍的力量,明茹月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冰冷入骨的笑意。这力量,虽远未及前世巅峰,但在此刻,已然足够她启动许多此前力有未逮的布局。

她走到梳妆镜前,镜中的少女,眉眼依旧精致,气质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本纯粹的柔弱感褪去了几分,添上了些许明艳与锐利,如同蒙尘的珍珠被拭去尘埃,又像是一柄收入鞘中的利剑,虽未出锋,却已寒气逼人。

“来人,备水沐浴。”她的声音平稳,带着一丝经历蜕变后的沙哑与磁性。

沐浴更衣,洗去一身污浊与疲惫,明茹月换上一身簇新的水蓝色绣缠枝莲纹襦裙,外罩月白纱衣,恢复了那副温婉娴静、我见犹怜的世家贵女模样。只是细心之人或许能发现,她行走间步履更显轻盈沉稳,眸光流转间,偶尔会掠过一丝洞察世情的冷静与算计。

力量带来的不仅是底气,还有随之膨胀的野心和更迫切的行动力。

几日後,一场由安王妃主办的赏荷宴在城西别苑举行。这等场合,历来是帝都贵女们争奇斗艳、也是各家势力暗中观察、传递消息的所在。明茹月自然不会缺席。

她到的时机恰到好处,既不早也不晚,姿态优雅地与其他相熟的贵女寒暄,言谈举止无可挑剔,依旧是那个温柔解意、学识渊博的明家小姐。然而,当吏部侍郎家的张小姐,一位素来以直爽泼辣着称的贵女,故意在众人面前提及云渺境的惊险,暗讽明茹月不过是倚仗他人庇护才侥幸夺得灵药时,明茹月并未像以往那般或低头隐忍,或软语辩解。

她只是微微抬眸,目光平静地看向那张小姐,唇边甚至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声音柔和如初:“张姐姐说的是,秘境之中确实凶险万分,若非离世子和诸位护卫拼死相护,茹月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不过……”她话音微顿,指尖轻轻拂过面前茶盏的杯沿,一道微不可查的赤色流光自指尖一闪而逝,“机缘二字,玄妙非常,有时并非仅凭蛮力可得。心性、决断,乃至一丝气运,或许更为重要。姐姐以为呢?”

她的话语依旧客气,甚至带着几分谦逊,但那双平静眼眸深处一闪而过的、仿佛能洞穿人心的锐利,以及那无形中散发出的、带着淡淡威压的气场,让原本气焰嚣张的张小姐心头莫名一悸,后面预备好的讥诮话语竟卡在喉间,一时呐呐无言。周围原本准备看戏的贵女们也察觉到了明茹月身上那不同以往的气息,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

明茹月不再多言,从容地端起茶盏,浅啜一口。她知道,这点微末的震慑已然足够。种子已经播下,很快,她“因祸得福”、“修为精进”、“心性非比寻常”的消息,便会通过这些贵女之口,传入某些有心人的耳中。

赏荷宴后,明茹月的行动愈发缜密而迅速。

她利用刚刚提升的灵力,辅以前世所知的一种隐秘传讯法门,绕过府中可能的监视,向城外一座不起眼的道观发出了指令。那里,有她前世临终前埋下的一枚暗棋——一个因受冤屈而被宗门除名、流落至此的老修士。前世,她无力救援,今生,她要在其最落魄时施以援手,并指点他去获取一份本该属于他人的小机缘。这份恩情,以及后续提供的、关于其仇家的“无意”提点,足以让这位修为不弱、且精通阵法机关的老修士在未来成为她手中一把锋利的刀。

同时,她开始着手梳理前世记忆中那些此刻尚且微末、但未来必将大放异彩的人物。其中,一位名叫韩承的寒门学子,引起了她的重点关注。前世,此人虽出身寒微,却凭借过人才智和坚韧心性,在几年后的科举中脱颖而出,更在后续的朝堂风波中,以其独特的政见和敢于直言的风骨,得到了某位权重亲王的赏识,最终官至御史中丞,成了扳倒她前世主要仇敌——吏部尚书赵永谦的关键人物之一。

此刻的韩承,正因家贫和些许清高,在帝都踯躅独行,屡屡碰壁,怀才不遇。

明茹月精心设计了一场“意外”。她命人打听到韩承常去的一家书肆,算准时间,乘坐马车“恰好”经过那条相对僻静的街道。马车“意外”失控,撞翻了路边的货摊,惊吓了行人,也“恰好”将正抱着一摞书卷从书肆出来的韩承撞倒在地,书卷散落一地,其中一份他呕心沥血写就、准备投递给某位官员的策论文稿,更是沾染了街边的泥水。

车夫和侍女立刻上前“惊慌”地道歉和搀扶。明茹月适时地掀开车帘,露出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与担忧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