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初次交锋(2 / 2)

朱存枢主动举杯,言辞恳切:“钦差大人一路辛苦,为国操劳,小王敬佩之至!日前听闻大人竟遭匪类惊扰,实在是…令我陕西上下蒙羞!小王已责令府中护卫,全力协助官府剿匪,定要还大人一个公道!”他绝口不提军饷案本身,只谈“剿匪”,试图将话题引向歧途。

陈宝玉举杯示意,淡然道:“有劳世子殿下费心。剿匪自是题中应有之义。然本官职责所在,仍是军饷贪墨一案。此案不结,边军不稳,陛下心忧,本官…寝食难安啊。”陈宝玉不动声色地轻轻将话题拨回正轨。

朱存枢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笑容不变:“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军饷关乎边陲安定,重中之重。只是…”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语气,“陕西地处边塞,情况复杂,军政事务千头万绪。有些陈年积弊,或也难免。父王常教导小王,为政当以宽厚为本,循序渐进…”

陈宝玉微微一笑,语气却不容置疑:“世子殿下所言甚是。然陛下常云:’贪墨一文,即斩一人。’积弊当除,蠹虫当清,此乃陛下新政之核心,亦是强军富民之根本。宽纵二字,绝不可用于此途。”直接抬出皇帝和新政,堵住对方的嘴。

朱存枢脸色微微一僵,随即笑道:“大人所言极是,是小王失言了,自罚一杯!”他仰头饮尽,放下酒杯时,眼神已带上一丝冷意,“只是…查案也需讲求真凭实据。若有无辜之人被牵连,或…被些小人捏造的伪证所误导,只怕…有负圣恩,亦非朝廷之福啊。”话语中已带上了隐隐的威胁,暗示钦差可能被“误导”,并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陈宝玉目光一凝,直视朱存枢:“殿下放心。本官办案,只认证据,不认人。”他刻意放缓语速,一字一句道:“无论是谁,地位多高,背景多深,只要证据确凿,”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仿佛无意间在朱存枢脸上多停留了一瞬,“皆在《大明律》与陛下钦赐剑牌管辖之下!”

“哐当!”席间一名王府属官手中的筷子惊得掉落在碟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朱存枢的笑容彻底僵硬,虽然极力维持,但眼底的倨傲已被一丝慌乱与阴鸷所取代。他下意识地避开了陈宝玉的目光。

整个宴会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丝竹之声虽未停,却显得异常刺耳。

陈宝玉仿佛毫无察觉,从容举箸,夹了一口菜,细细品尝后,赞道:“王府佳肴,果然名不虚传。”

他这举重若轻的态度,反而给了朱存枢等人更大的心理压力。

宴会最终在一种极其诡异和压抑的气氛中草草结束。陈宝玉礼貌告辞,朱存枢强笑着送至殿门。

走出秦王府宏伟的大门,回到马车之上,陈宝玉脸上的从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与冷厉。

“大人…”王朝低声道。

“回行辕。”陈宝玉闭上眼,缓缓道:“这位世子殿下…”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沉不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