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之行成果丰硕。带着与GIc深化合作及两家东南亚银行初步订单的意向,陈默和林薇返回了楚格。几乎在他们踏进办公室的同时,全球资本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剧烈震荡。一家中型加密借贷平台的突然暴雷,如同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
恐慌情绪蔓延,比特币价格应声暴跌,迅速击穿20,000美元关口,市场上一片哀嚎。
然而,在默薇资本那间可俯瞰湖景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陈默平静地看着屏幕上刺眼的红色K线,对零下达了新的指令:“启动第三阶段预案。所有备用金,按计划在18,000美元至20,000美元区间,全力吸纳。”
“明白。执行中。”零的回应依旧毫无感情波动,但执行的效率却极高。
一旁的林薇看着这一切,虽然早已知道陈默的策略,但亲眼目睹他在如此恐慌中依然逆向操作的魄力,心中仍不免震撼。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将一杯刚煮好的咖啡放在他的手边。
陈默感受到她的关心,从屏幕上移开视线,对她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别担心,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他的镇定感染了她。林薇点点头,轻声道:“我知道。只是……场面有点吓人。”
“市场的情绪总是这样,在绝望和狂热之间摇摆。”陈默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语气带着一种洞悉规律的淡然,“我们要做的,不是跟随情绪,而是利用情绪。”
接下来的几天,市场在绝望中反复探底。而陈默布置的买单,如同黑暗中沉默的猎手,不断吞噬着恐慌盘抛出的筹码。当价格终于在18,500美元附近找到支撑,并开始弱势反弹时,陈默手中的比特币持仓,已经悄然增加了近一倍,平均成本被进一步拉低。
“第一阶段目标已达成。”零汇报道,“新增持仓8,200枚btc,综合平均成本21,200美元。”
“很好。”陈默关掉交易界面,脸上看不出太多喜悦,仿佛这只是完成了一项寻常的工作。真正的成就感,来自于对周期律的验证和执行,而非短期的账面波动。
市场的风暴并未过多波及默薇资本的实业业务。“基石一号”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在高端客户中建立的口碑,订单反而在不确定性中有所增加——金融机构在动荡时期,往往更愿意为确定性和安全性支付溢价。
一个月后,当市场情绪逐渐平复,比特币价格在22,000美元附近构筑平台时,陈默收到了一份来自零的加密资产报告。看着那份显示着庞大持仓和惊人浮盈(尽管他并不看重短期浮盈)的报表,他知道,自己为下一个周期储备的“弹药”已经无比充足。
傍晚,他推掉了所有应酬,亲自去花店买了一束林薇最喜欢的白色郁金香,又去一家她提过很久的有机食品店采购了食材。
回到家,他卷起袖子,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当林薇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时,看到的是餐桌上摇曳的烛光、精致的餐具、诱人的食物香气,以及站在餐桌旁、穿着休闲衬衫、手捧郁金香对她微笑的陈默。
她愣住了,随即眼眶有些发热:“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