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325章 青桐定序演周天,星槎跃迁破死局

第325章 青桐定序演周天,星槎跃迁破死局(1 / 2)

何雨水的话语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这压抑到极致的环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老周和麻三姑先是愕然,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绝境逢生?在这连存在本身都被否定的归墟之眼内部,还能找到出路?

“出路?在哪里?该如何做?”老周连珠炮似的发问,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他并非畏惧死亡,但若能带着希望和情报离开,将关乎整个文明的存续!

何雨水没有立刻回答,她强忍着身体的虚弱与剧痛,再次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那刚刚重塑、以“青桐为骨”的全新混沌道基之中。

这一次的感应,与之前截然不同。

之前,她如同一个陷入泥潭的旅人,只能凭借蛮力和意志,艰难地对抗着四周无所不在的归寂与吞噬,感知范围有限且模糊不清。而现在,尽管力量百不存一,但她仿佛穿上了一双特制的“靴子”,虽然依旧行走于泥潭,却不再轻易下陷,能够更清晰地“看”清脚下以及周围的环境。

那贯穿道基的青金色秩序脉络,不仅仅加固了她的根基,更像是一套精密的“解码器”与“过滤器”。当她以这全新的感知去探查外界时,那原本一片混沌、充满恶意的归墟景象,开始呈现出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极其细微的“结构”与“规律”。

她“看”到,那无处不在的圣骸意志,虽然庞大冰冷,但其波动并非完全均匀。如同呼吸有其韵律,这归墟的吞噬与死寂,似乎也存在着某种极其漫长、近乎永恒的“潮汐”周期。在某些难以察觉的“间隙”,那无所不在的压制力会呈现出极其微弱的、短暂的“低谷”。

她“看”到,周围那些破碎的法则线条与光影乱流,其运动轨迹也并非完全随机。在圣骸意志的宏观牵引下,它们如同被无形力场驱动的微粒,整体上趋向于那个巨大的黑暗竖眼,但在局部,尤其是在距离竖眼一定范围的“外围”区域,存在着一些因法则碰撞、能量残留而形成的,相对“平静”甚至带有微弱“斥力”的奇异节点。这些节点极不稳定,转瞬即逝,但确实存在。

最重要的是,她通过“青桐”印记与父亲何大清遗留的“弥罗青桐大阵”产生的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共鸣,在此刻变得更加清晰了一分。她感觉到,那遍布此地、与破碎法则纠缠的大阵,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延缓崩坏,更像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坐标计算系统”与“能量缓冲带”!父亲何大清,早已在此地,为后来者,或者说,为他预想中能够继承他道路的人,留下了一条理论上可行的“生路”!

这条“生路”,并非指向归墟之外——那几乎不可能,圣骸的本体意志封锁了所有常规意义上的出口。而是…指向归墟的“边缘”,或者说,是这片被圣骸意志完全掌控的绝对领域的“薄弱处”!

结合刚才感知到的“潮汐间隙”与“奇异节点”,一个极其冒险、却具备理论可行性的计划,在何雨水脑海中迅速成型。

她猛地睁开双眼,虚弱的身体里仿佛重新注入了力量,眼神锐利如刀。

“星槎还能动吗?动力系统,尤其是短途跃迁引擎,状态如何?”她语速极快地问道。

老周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回答:“结构完整,动力核心之前为维持护盾和生命系统消耗巨大,但基础能量储备还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短途跃迁引擎理论上可以启动,但在这片规则混乱的区域,启动风险和不确定性极高,很可能直接撞进空间裂缝或者被混乱法则撕碎!”

“百分之十五…足够了!”何雨水斩钉截铁道,“不需要长距离跃迁,只需要一次!一次精准的、超短距的矢量跳跃!”

她抬手指向主屏幕,上面显示着外界那片光怪陆离的景象。她的指尖划过一片区域,那里看起来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依旧是破碎的法则与深邃的黑暗。“就在这里,坐标我已经通过精神链接传输给你。注意,不是现在!等待我的信号!必须在那个‘特定’的瞬间启动!”

“特定瞬间?”老周一边接收着何雨水传来的、包含大量复杂变量和时序要求的坐标数据,一边紧张地追问。

“圣骸的意志波动,存在极其微弱的‘潮汐间隙’。而父亲留下的大阵,会在特定的能量循环节点,与外界某个相对‘安全’的奇异节点产生短暂共鸣,形成一条极不稳定的‘通道’或者说…‘缝隙’!”何雨水解释道,脸色因精神力的剧烈消耗而更加苍白,“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潮汐间隙’与‘大阵共鸣’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那个刹那,利用星槎的跃迁引擎,强行挤进那条‘缝隙’,脱离这片核心死域!”

麻三姑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太冒险了!时机只要差上毫厘,就是万劫不复!”

“留在这里,同样是万劫不复,而且是慢性死亡。”何雨水看向麻三姑和老周,眼神无比坚定,“这是我们唯一的,也是父亲用生命为我们铺就的机会!必须一试!”

老周看着何雨水那决然的眼神,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令人绝望的归墟景象,猛地一咬牙:“干了!妈的,横竖都是个死,拼了!技术组,立刻按照何雨水同志提供的坐标和时序参数,重新校准跃迁引擎!把所有剩余能量,优先供给引擎和导航系统!护盾能量降到最低维持标准!”

星槎内部瞬间忙碌起来,仅存的几名技术人员在老周的指挥下,开始争分夺秒地进行操作。每个人都明白,这是在赌上一切,包括这艘人类科技结晶的命运。

何雨水则再次闭上双眼,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外界那微妙“规律”的感知与计算中。她以自身为桥梁,一边感应着圣骸那庞大意志如同背景辐射般的“呼吸”韵律,寻找着那转瞬即逝的“间隙”;一边沟通着体内“青桐”印记与外界残存大阵的共鸣,捕捉着那如同星火般闪烁的“共鸣节点”。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她必须在这两种宏大而晦涩的波动中,找到那个唯一正确的交汇点。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身体微微颤抖,刚刚稳固下来的道基又开始传来阵阵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