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143章 仁安羌解围,英军目瞪口呆的救援

第143章 仁安羌解围,英军目瞪口呆的救援(1 / 2)

离开神秘山洞五天后,龙渊和赵峰的小队终于抵达了远征军在缅北的临时指挥部——一个隐藏在密林深处的营地。帐篷间人来人往,电台的滴答声与军官们的命令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忙碌的气息。

他们刚刚安置好部队,一名传令兵就匆匆跑来:“龙少校,赵少校,孙立人军长请你们立刻去指挥部!”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整理军装,跟随传令兵来到营地中央最大的帐篷内。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与几名美军顾问讨论着什么。见龙渊和赵峰进来,他立刻招手让他们上前。

“你们来得正好,”孙立人神色严峻,“情况紧急。英军第一师在仁安羌地区被日军33师团包围,已经苦战四天,弹药饮水将尽,形势危在旦夕。”

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仁安羌的位置:“史迪威将军命令我们立刻组织救援。但主力部队正在与日军18师团激战,无法抽调太多兵力。我决定派你们特种小队作为先遣队,率先突破日军包围圈,与英军取得联系,并协助他们坚守待援。”

龙渊仔细查看地图,仁安羌周围标注着数个日军部队的符号,显然包围圈相当严密。

“我们有多少时间?”龙渊问道。

“最多三天,”孙立人沉声道,“据我们收到的最后电报,英军的水源已经断绝,弹药也支撑不了多久。如果三天内无法解围,七千多名英军士兵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龙渊和赵峰:“我知道这个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但英军是我们重要的盟友,仁安羌油田也是战略要地。你们必须创造奇迹。”

“保证完成任务!”龙渊和赵峰同时立正敬礼。

离开指挥部后,赵峰低声对龙渊说:“老龙,这任务简直是让我们去送死啊。就我们这点人,要突破日军包围圈,还要协助英军坚守?”

龙渊表情凝重:“确实艰难,但并非全无希望。”他摸了摸胸前的葫芦,“我们有闹闹,而且孙军长说会有部分主力随后跟进,只是需要我们率先打开突破口。”

两小时后,一支由龙渊和赵峰率领的八十人特种小队轻装出发。他们只携带了必要的武器和五天的口粮,以急行军的速度向仁安羌方向挺进。

缅北的四月已经十分炎热,丛林中的湿热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士兵们的军装很快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明白任务的重要性。

行军途中,闹闹不时发出预警,帮助小队避开日军的巡逻队和埋伏。有几次,他们几乎与日军擦肩而过,幸亏闹闹提前警示,才得以安全绕过。

“这小东西真是越来越神了,”赵峰看着龙渊胸前的葫芦,忍不住感慨,“有了它,咱们在丛林里就跟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似的。”

龙渊点头,他能感觉到闹闹对缅北丛林的适应程度远超预期。或许正如黄百韬师长所说,这片土地上的确存在着某种特殊能量,与闹闹产生了共鸣。

第二天黄昏,他们终于抵达仁安羌外围。站在一处高地上,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仁安羌镇的大致轮廓——镇子周围遍布日军的工事和炮兵阵地,偶尔有零星的枪炮声从镇内传出,显示英军仍在抵抗。

“包围圈比想象中还要严密,”赵峰放下望远镜,面色凝重,“看来得等到晚上了。”

午夜时分,小队借着夜色掩护,悄悄向日军防线摸去。闹闹的绿光在黑暗中几乎不可见,但它传递的预警意念却清晰地指引着安全路径。

在闹闹的帮助下,他们成功找到日军防线的一个薄弱点——两处阵地之间的结合部,由于地形复杂,日军在此处的防守相对松懈。

“就从这里突破,”龙渊低声道,“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进入仁安羌与英军会合,不是与日军纠缠。”

士兵们点头表示明白。在龙渊的指挥下,小队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穿过日军防线,竟然没有惊动任何哨兵。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穿过最后一道障碍时,意外发生了。一名士兵不慎踩到了日军铺设的警铃线,一阵清脆的铃声在夜空中响起。

“暴露了!快冲!”龙渊大喊。

瞬间,日军的探照灯亮起,机枪火力从两侧阵地向他们倾泻而来。两名士兵当场中弹倒地。

“掩护!找掩体!”赵峰一边还击一边指挥。

龙渊迅速评估形势,他们现在处于日军两道防线之间的开阔地带,如果停留在这里,很快就会被包围全歼。

“不能停!继续向前冲!”龙渊果断下令,“闹闹,帮我们!”

葫芦立刻亮起柔和的绿光,在黑暗中形成一道微弱的光幕。令人惊讶的是,日军的机枪手仿佛突然失去了目标,子弹开始漫无目的地扫射,却很少落在小队所在的位置。

“怎么回事?”赵峰一边奔跑一边惊讶地问。

龙渊也不明所以,但他能感觉到闹闹传递来的意念:“干扰”、“迷惑”、“视觉偏差”。

原来,闹闹释放的能量干扰了日军的视觉判断,使他们无法准确瞄准。利用这宝贵的机会,小队快速冲过了最后一百米的开阔地带,进入了仁安羌镇的外围区域。

镇内的英军显然注意到了外面的交火,一阵猛烈的火力从镇内射出,压制了追击的日军。

“我们是中国人!远征军!”龙渊用英语大声喊道,“我们来救援你们!”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一个带着浓重英国口音的声音回应:“上前来!但要慢一点,举起手!”

在英军士兵警惕的注视下,龙渊和赵峰带领小队进入英军防线。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满脸硝烟、军装破损不堪的英军上校。

“斯科特上校,英军第一师第三团指挥官,”上校与龙渊握手,眼中充满怀疑,“你说你们是来救援的?就这几十个人?”

龙渊坦然面对对方质疑的目光:“我们是先遣队,主力部队随后就到。现在请告诉我们详细情况。”

斯科特上校将信将疑地带领他们来到临时指挥部。从他那龙渊得知,英军第一师确实已经陷入绝境——水源被切断三天,弹药所剩无几,伤员众多且缺乏药品,士兵们因饥渴和持续战斗而精疲力尽。

“我们最多还能坚持二十四小时,”斯科特上校绝望地说,“如果到时候没有援军,我们只能选择投降。”

龙渊沉思片刻,问道:“日军的主要水源控制点在哪里?”

斯科特上校指向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这里,宾河上游的一个泵站。日军占领了它,并切断了通往镇子的输水管道。”

“如果我们能夺回这个泵站呢?”

“那将极大缓解我们的困境,但泵站有日军一个中队防守,而我们连组织一次连级进攻的兵力都抽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