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大捷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捷报便已传遍各大战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龙渊、闹闹与桂军兄弟并肩血战、智夺(毁)设备、力斩“镜心”的事迹,更是被前线将士口口相传,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然而,战争的巨轮依旧无情地向前碾压。日军在昆仑关受挫,其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计划却并未停止。冈村宁次调整部署,命令溃退的日军部队沿黔桂公路向贵州方向收缩,同时急调援军,企图稳定战线,另寻突破口。
龙渊和赵峰接到第四战区的新命令:配合友军,沿黔桂路追击、袭扰溃退日军,扩大战果,并警惕日军可能的反扑与“樱花社”新的阴谋。于是,他们告别了昆仑关的桂军兄弟,带着缴获的部分设备关键部件和一身征尘,再次踏上征途,方向直指黔桂交界处的茫茫群山。
黔桂公路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路况险峻,加之连日阴雨,道路泥泞不堪。溃退的日军,主要是之前在昆仑关遭受重创的第5师团一部(因其所属的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在昆仑关被击毙,该部士气尤为低落),以及部分配属部队,此刻正沿着这条“死亡公路”狼狈后撤。他们丢盔弃甲,重武器大多遗弃,士兵们衣衫褴褛,面带饥色,队伍混乱不堪,早已不复“皇军”往日的嚣张气焰。
“龙先生,你看,”赵峰指着远处山路上如同蜿蜒长蛇般的日军队伍,语气中带着一丝快意,“这就是号称‘钢军’的坂垣师团?现在看起来,跟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龙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他注意到,日军虽然狼狈,但并非全无章法,后卫部队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警戒,而且似乎在有意收拢散兵,速度并不算太慢。
“困兽犹斗,不可轻敌。”龙渊放下望远镜,沉声道,“他们毕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指挥官也在尽力维持。而且,我担心‘樱花社’不会坐视他们的‘王牌’如此狼狈撤退,很可能会有接应或者布置陷阱。”
他低头看向胸前的葫芦:“闹闹,感知一下,前方或者敌军队伍里,有没有异常的能量波动?尤其是‘樱花社’那种阴冷的气息。”
闹闹的绿光悄然扩散,如同无形的雷达波扫过群山和远处的日军队伍。片刻后,它传递回信息:日军队伍中弥漫着浓烈的“沮丧”、“疲惫”、“恐惧”等负面情绪能量,整体士气低落。但在队伍的中段及后卫部分,确实夹杂着几股相对“冷静”、“阴鸷”的能量个体,疑似“樱花社”的特务或异能者混杂其中,似乎在监视和弹压队伍。此外,在前方一段险要的隘口——名叫“鬼哭坳”的地方,探测到微弱的能量陷阱波动,似乎是预设的爆炸物或干扰装置。
“果然有埋伏。”龙渊眼神一冷,“想阴我们一道?正好,我们给他们来个将计就计,让他们在这黔桂路上,彻底演一出‘皇家裸奔’的大戏!”
他迅速制定计划:利用闹闹对地形的精确感知和对能量陷阱的识别,派遣小股精锐分队,由本地向导带路,翻山越岭,绕到日军前方,破坏或利用鬼哭坳的陷阱。同时,主力追击部队保持压力,但不急于强攻,而是采取“牛皮糖”战术,不断用小股部队袭扰、迟滞日军,消耗其本就所剩无几的体力和意志。闹闹则负责大范围的精神干扰和士气打击,让日军的恐惧和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行动开始了。由赵峰带领的一支精干小队,在闹闹提供的精确路径指引和能量伪装(绿光扭曲光线和气息)下,成功绕到了日军前方,悄无声息地解决了看守鬼哭坳陷阱的少量日军工兵,并巧妙地改动了陷阱的触发装置,将其变成了一个指向日军自己队伍的“定时炸弹”。
与此同时,龙渊指挥的袭扰部队如同幽灵般,不时从山林中冒出,打几轮冷枪,扔几颗手榴弹,然后又迅速消失。他们专打日军的指挥节点、辎重队和落单士兵。闹闹的绿光则在更大范围内制造“鬼影幢幢”的效果,它模拟出中国军队大规模调动的声音、闪烁的“鬼火”(能量光点)、甚至直接在意志薄弱的日军士兵脑海中植入“被包围了”、“死路一条”的恐惧意念。
溃退的日军本就如同惊弓之鸟,在这连绵不断的袭扰和精神折磨下,彻底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开始不听指挥,成群结队地脱离大队,钻入山林逃命,或者为了抢夺一点可怜的食物而互相殴斗。那些混杂在队伍中的“樱花社”人员试图弹压,却往往引来更多的不满和暗中冷枪。
当溃退的日军主力好不容易挣扎到鬼哭坳时,已经是人困马乏,精神濒临崩溃。后卫部队报告追兵逼近,日军指挥官心急如焚,下令快速通过隘口。然而,就在先头部队进入坳口狭窄处时,被赵峰小队改动过的陷阱被触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