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后的原土地再进行房地产开发。
这些厂房,都是一层的建筑,而他们的宿舍,办公大楼却都是七层的。
每个分公司都有十栋到三十栋的宿舍楼。每个宿舍楼都从建筑层面设计了一体机空调的安装小窗台。
估计建成后,也能消耗掉几十万台一体机空调。不过想法是很好,可是现实又不一样了。
为何不建设更高的楼层呢?
如今的深城,电力供应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如果盲目地大规模建设高楼大厦,电力系统将难以跟上这种快速发展的步伐。到那时,高楼里的电梯恐怕会频繁出现故障,甚至完全瘫痪,这对于居民来说,每天爬楼梯上下楼可绝非易事。
回顾一下历史,即便是在90年代,电力供应也并不稳定,经常会出现隔三差五停电的情况,更不用说现在所处的80年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公司采取了一个明智的策略——就近招聘附近的村民参与建设工作。这样做不仅能够加快建设速度,还能为当地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然而,这个时代的人们思想相对较为保守,他们更倾向于领取固定的工资,而不是冒险去尝试其他的赚钱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头脑灵活、精明的人,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毅然下海经商。但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可谓是凤毛麟角。
而在这些人中,最聪明的无疑是那些在村里具有较高威望,同时又有做生意想法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在村里的影响力,振臂一呼,便能得到众多村民的响应和支持。通过集资的方式,他们迅速积累了足够的本金,从而有能力去开展更大规模的生意。无论是从港城贩卖物资,还是利用村里的土地自行建厂,这些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说实话,魏满仓很不屑于这种民间集资,无中生有,快速变富的这种手段。用别人的本金来挣钱,成就了自己,他很是不屑。
总有些一穷二白的人,喜欢玩弯道超车,空手套白狼的手段。
还好他不是这样龌龊发家的,要不然真的没脸见祖宗。
一分一分的把钱积累起来,变成大钱是很难。
但是这种用别人钱来挣钱的人,最终只付了点利息,或者只还还了别人本金的这种做法,非君子所为。
难道你就没看见借给你钱的人也是穷人吗?
你借了他们的钱后,做生意变富了,然后还钱,不再看他们一眼。因为他们已经跟你不是这个层次上的人了。
这种做法很好吗?难道不够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