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对于魏满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并没有想要像包鱼刚那样成为船运大王,也不想成为李某成那样的全球港口大王。
这个码头规模相对较小,仅有一个现代化的集装箱泊位,其余的的泊位则依靠各种机械和人工搬运货物。
魏满仓计划在收购这个码头后的至少三年内,不会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
他打算继续沿用现有的人工搬运方式,并辅以机械辅助,以确保那些搬运工人不会过快地失去工作。毕竟,他并不依赖港口的运营来盈利。
购买港口和货轮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掩盖其空间里物资的手段。
而且,他认为港口并不一定需要完全现代化,因为时间还很充裕。
要知道,夏国目前仍处于使用锄头的时代,屯门靠近深城,如果内地的船只前来装卸货物,肯定无法使用集装箱系统,因为它们大多是木船,排水量很小。
因此,魏满仓的这个码头可以完全划分为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一种是现代化的海运业务,采用集装箱系统进行高效运输;另一种则是传统的人工搬运业务,主要服务于内地的木船。这样一来,他既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又能为搬运工人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一种是附近贸易,比如澳门,香港本地,或者大陆走私。况且这里真的是离大陆最近的港口。这种就用搬运工,机械辅助下就行。零散用搬运工,大件用机械。
魏满仓希望他的港口以后,能一直存在搬运工这种职责。因为穿越前,他就是底层的小卡拉米,感同身受。给别人一条活路,也是给自己内心一个安慰。不需要挣那些看得见的每一分钱。让搬运工继续存活在这个码头,让集装箱系统来的晚一些才好。
魏满仓思考了很久,才对刘小梅说道:“就买这个贸易公司吧,对了这个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横丰国际贸易公司,码头就叫屯门横丰码头。”刘小梅回答道。
魏满仓一脸自信地说道:“买下来,把名字改成满仓国际贸易公司,把码头名字也改成满仓码头。”他对香港人取的名字非常不满意,觉得“横丰”这个名字太难听了,还不如直接叫“横财”呢。
刘小梅听后,犹豫地问道:“那就2.5亿收购下来?”
魏满仓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就2.5亿,没问题的,至于里面的烂账之类的,都由你们汇丰银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