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满仓和翁红的默契配合下,快艇周边的枪声越来越弱,枪声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最终枪声消失了,那些警告他们的喊话也一并消失了。
如果放在后世,如此行事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因为普通人的船只绝对不可能快过组织的。即便侥幸快过了,还有直升机可以追踪,甚至直接通过卫星定位锁定目标。
就算是在九十年代,通信技术也已经相当发达了,一个电话就能让各个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封锁珠江,展开严密搜查,让你插翅难逃。
只可惜,这一切都发生在七十年代。
当魏满仓成功冲破水警的封锁之后,那些水警们最多也就是现在向上级汇报一下这件事情。而上级在听到只是一艘连15米都不到的豪华快艇,既不是货船,也算不上走私带货时,根本就不会去追查到底,更不会通知珠江的各个部门封锁珠江、加强巡逻和严查。他们只会把这件事当作一只无关紧要的苍蝇,随手放过。
毕竟,那个时候的组织可不像后世那样,有那么多无所事事、闲得发慌的人。要是放在后世,那么多闲得蛋疼的人,就算没有事情也会千方百计地找点事情来做,更不用说真的出了事。一旦真的出了事,他们肯定会像一窝蜂一样涌上去,对你进行抽筋扒皮般的调查。
这个时候,组织人手不足,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不是走私的话,也超出了他们管理区域的范围。后世各部门人员起码有一半以上的部门多了十倍的人数。
和魏满仓想的差不多,当水警队长袁为民把情况汇报上去后,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当他们穿过开羊城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晚上十点半了。离下一站韶关,还有两百六十公里。十二米的快艇在珠江上航行还是如鱼得水的。
离开羊城范围后,魏满仓重新开启了快艇上所有的灯。灯光重新照亮了快艇前进的路线。魏满仓把速度从极限的74码,降低到了六十码,这样的话,发动机不用一直保持在巅峰状态。
这一路宁静又平安,水路上再也没遇到持枪的水警了。即使有水警,顶多也就是手枪而已。而且过了羊城后,内陆的水警,主要工作不是打击走私了。
水警主要的工作是配合林场和森林公安,抓那些偷盗砍伐树木的贼。
在这个年代,运输木头可不像后世这样简单,直接开着大车去山里装载就行了。相反,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方法——将砍伐下来的木头放入河水中,借助河水的力量,让这些木头一根根地从山里被冲出来。
当木头到达预定的地点后,会有专门的人员在河中拦截它们,并将其拉上岸边。
凌晨三点,经过漫长的旅程,魏满仓和翁红终于安全抵达了韶关。
然而,接下来的行程却让魏满仓犯了难。原本他计划继续沿着水路前行,但由于这里已经出了珠江,河流变得狭窄,他那长达十二米的快艇显然不再适合在这样的小河中行驶。
虽然从韶关出发,沿着浈江继续前行也能到达赣市附近,但这样的小河无法让他的快艇一直保持六十码的速度。如果继续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快艇要么会搁浅,要么就会直接冲到河岸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深思熟虑,魏满仓决定改变计划。他打算在韶关郊外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上岸,然后改走陆路,继续完成剩下的回家过年之路。
魏满仓冲着底下的船舱,温柔地喊道:“翁姐,快起来啦,我们马上就要上岸咯。在船舱里睡了这么久,应该休息得差不多了吧?感觉怎么样?来,把你知青下乡时穿的衣服换上,那条火红色的裙子就别穿啦。”
翁红伸了个懒腰,睡眼惺忪地从床上坐起来,然后迅速穿好衣服,顺着楼梯来到了驾驶室。
一见到魏满仓,翁红就关切地问道:“我是休息好了,可你呢,老公?你都已经连续赶路五个小时了,连眼睛都没合一下。你这样还能受得了吗?要不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呀?就算你想继续赶路,也别这么拼命嘛,这样太辛苦了。要不你折腾人家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