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血染揽月(2 / 2)

一丝渺茫的希望在心底滋生。或许……或许皇上不会那么绝情,不会真的废黜太子?毕竟太子是嫡长子,废立乃国本动摇的大事。只要太子不倒,她作为太子侧妃,总还有一线生机,总能想办法护住女儿……

但这希望是如此微弱,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她重新睁开眼,看向南宫景睿的目光,已经没有了恨,也没有了爱,只剩下一种冰冷的、如同看待陌生人般的漠然,以及深藏在这漠然之下,为了生存、为了女儿而必须挣扎下去的坚韧。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

皇后柳如烟听着心腹嬷嬷颤抖着禀报完东宫发生的惨剧,手中的佛珠“啪”一声掉在地上,线断珠落,滚了一地。她整个人仿佛瞬间被抽干了力气,踉跄着后退两步,跌坐在凤椅上,脸色煞白,嘴唇不住地颤抖。

“完了……全完了……”她喃喃自语,眼神空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她苦心经营多年,为儿子铺路,斗倒了多少妃嫔,铲除了多少障碍,好不容易将他扶上太子之位。却没想到,这个儿子竟是如此不堪造就!德行有亏,能力不足,如今更是做出这等禽兽不如、骇人听闻的丑事!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子嗣!

皇帝本就对他极度不满,此事一出,再无转圜余地。她的儿子,大瑾朝的太子,真的完了。她所有的指望,柳家未来的荣耀,都在这一刻,随着那满床的鲜血和那个未出世的男胎,一起葬送了。巨大的打击让她眼前发黑,几乎要晕厥过去,却连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只剩下彻骨的冰寒。

而永和宫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德妃听着宫人的密报,保养得宜的脸上,先是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震惊”与“痛心”,随即,那嘴角便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深沉而得意的笑容。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她轻啜一口香茗,语气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机会,终于来了。

她立刻精心妆扮,前往御书房求见皇帝。见到面色铁青、显然已得知东宫惨剧的南宫宏,她先是陪着落了几滴“伤心”的眼泪,痛心疾首地陈述太子行为失当,有负圣恩,令皇室蒙羞。

然后,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忧国忧民:“陛下,太子殿下如今……恐难当大任。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亦不可无良将。臣妾听闻北境之外,似有敌军蠢蠢欲动,虽未成大患,却也不可不防。宸儿虽未曾上过战场,但他在兵部观政多时,勤勉好学,于军务一道也颇有见解。臣妾以为,不若让宸儿前往边境历练一番,一则可为国分忧,震慑宵小;二则,也能让他真正见识一下边关艰苦,体会将士不易,于他将来……亦是大有裨益。”

她的话语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太子的不堪,又抬举了自己的儿子,更将此事包装成为国历练,让人挑不出错处。

皇帝南宫宏闭着眼,手指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太子南宫景睿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耗尽了他最后一点耐心和父子之情。这个儿子,不仅无能,更是无德!留着他在太子之位,只会让皇室沦为天下笑柄!

而德妃的话,如同在他混乱的思绪中投下了一颗石子。四皇子南宫景宸……,看起来确实比太子沉稳些。让他去边境……或许,是该给其他皇子一些机会了。

他睁开眼,眼中是疲惫、失望与一种帝王独有的冷酷决断。他没有立刻回答德妃,但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某种倾向已然清晰。

德妃察言观色,知道目的已然达到,便不再多言,恭敬地退了下去。她知道,通往那至高之位的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已经快要被他自己搬开了。而她,只需要轻轻推上最后一把。

东宫的鲜血,染红了揽月阁,也彻底染红了这大瑾朝堂之上,那看不见的储位之争。风暴,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