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队先下车,去村里找独轮车。李大和帮着先搬零碎。
把小牛赶下车,牵着它走过两百多米长的田埂。
毕可不在,她在地里摘橘子。德西没看见她,就先让毕尔和婆婆接牛接货。
他跟李大和把棉衣棉裤布料那些生活用品,蚂蚁搬家般地拿到后院。那十斤棉花就好几个大包,两人在田埂里就像移动的熊。
等到洪队来,三个壮男合作,把那堆破烂和农场给的各类工具,都用独轮车运,走了五六趟,才全部缷在教堂前院。
“不方便啊,太不方便了。”
连李大和都这么说。
但是田埂交错纵横,卡车总不能霸道地开进来,轧了禾田。
德西忙得满头大汗,一边搬东西一边想着。
他要赶紧造出摩托车、在那道宽河沟上,再架个粗竹竿做的桥,这样以后搬东西、走摩托车就方便了。
然后三人坐上空卡车,先开到存放水果的谷仓。
村里有一段土路特别窄,一边是院墙,一边是土坡,没想到卡车也开不进去。
空车进去都困难,要是装了货一边歪,搞不好得翻车。
这哪行!洪队下车到处一招呼,叫了十几个壮劳力过来,手里都拿着铁掀镐头,把路边的土坡、大石头清了,把坑洼的地方填平了。
这条十几米、宽度能走车的路,是要用人力肩扛挑担、现场修出来的。
德西这个专职司机,第一次见识了华国“基建”速度。没人喊苦喊累,就是人工一铲一铲土、一块一块石头地搬。
德西二话不说,接着撸袖子加入一起干。
李大和拦他,“诶,诶,你是开车的,别动了,只管握方向盘!”
“没事!”
德西捋了捋袖子,跟着搬大石头去了。
李大和瞅着他搂着石头的背影,黑眸一缩心里一暖,赶紧埋头铲土。
一个多小时过去,地平了、宽敞了,走着!
谷仓已经有了昨天摘的几十筐橘子,都是打算运到镇上转运站的。在那里整理好,坐火车送往北方、包括首都。
仓库收货登记的,昨天傍晚就翘首以盼卡车能来。
今天也一直在等,若是大队今天还是没买到车,那可就担心了。
橘子这种是新鲜水果,在树上熟了就要摘,摘了,也不能放。
在村里压一天,保鲜就差一天,别说送出省了,镇上转运站都不肯收。
每颗橘子让站里及时收了、给钱,再折回算工分、发给村民钱。
能及时运走,就说明大家的钱有着落了。要是放烂了运不出去,就全浪费了。
这时候,看见一辆气势威武的大卡车开过来,连坐板凳上登记的人,都面露喜色地站起来。
“是咱们的车吗?”
“车来了啊!”
“哎呀!买到了!”
“咱们大队有自己的车了!”
“哎呀!这比那过来运鱼的车,看着还大、还新!”
看见德西下车,有人上来就迎他,“司马德,你行啊!是你从农场开回来的啊!”
李大和跳下车。
“不是他,还能是谁!赶紧的,把橘子搬上车!”
人们赶紧应着,马上搬。德西也要进谷仓搬。李大和胳膊一伸就拦他。
黑眸促狭地一挤。
“呦,不想你媳妇了啊?”
哎呀!怎么把我媳妇忘了!
德西表情一震,那憨厚老实后知后觉的懵样,把李大和逗笑了。
这小子!他想起昨天早上德西那黏黏糊糊的样儿,就道。
“找你媳妇去吧,让她别在地里摘了。”
“把她领家去,家里事收拾收拾。你们俩今天,都记十个工分!”
德西想起他的姑娘,心里就高兴。他瞅着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搬竹筐的,也赶紧收回来腿。
他是真的很想他媳妇呀。
不行,还是媳妇重要。他拔腿就走。
李大和冲他背影喊道。
“记着明早上来这儿,我跟你一块儿去镇上送!”
“好的!”
*
洪山村和大山之间的柑橘林,有好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