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大,比起李府,是其的三分之一,但院落不小,门窗皆朝向内院,夏季有凉爽的自然风,冬季有充沛日照。
院内山石叠翠,一进院子仿佛走进了苏州的园林。垂花门两旁有造型生动的小石狮。有正房三间及东西厢房共9间。
此时虽已入冬,但宅内并无萧瑟之感,质朴古雅。
这宅子出自庆国皇族闲散宗室黄带子,这批人受两百多年以前最早的祖宗荫蔽,但如今国势日微、若自己不成器便俸禄减少,家中大多入不敷出、子弟中再沾上鸦片恶习,只能靠典当变卖过日子。
曾经出入鹰市、鸟市、酒肆茶楼的黄带子,成了旧物市场和典当行的常客。再后来,实在没有东西卖了,有人便卖宗室营房子,搬到别处住更便宜的,省下一笔钱养家糊口。
哈德里先去看了房子,这是八旗下的官房,皇家曾禁止买卖,但乾隆年间就已放开,允许交易。修缮保养得很好,他对房间坐落甚是满意。
他虽然对中式建筑布局的精髓依然不得要领,但已经住惯了处处方便舒适的李府,对这种民居接受度已经很高。
李府驻守的副官士兵较多,乌鸦常活动的区域也是内院。冬天哪怕是在院子里晒太阳,换作这里,她活动的半径也大些。
他甚至想象着,乌鸦如果坐在小庭院的石凳上观鱼、赏花,是怎样一幅静好的样子。
此时的民居,宅子里修建布置得像些模样的,宅主既往均是非富即贵。普通民宅低矮逼仄,李管家知道哈长官看不上,自然是没瞧。
卖价200两银子,哈德里想着是给那姑娘买的,根本不作还价。他昔日抢夺的银两,付款绰绰有余。
他心中雀跃,情绪激动得几乎要破膛而出了。那姑娘从不求他,也从未主动要求他给什么。
可他就是什么都想给,还想主动给。如今给她一座庆国都城的宅子,她心里定是欢喜的吧。
想起与她日日的温存美好,哈德里就觉得200两银子算啥,1000两买幢比李府更大的宅子给她,也是可以的。
不过若真是买了某座要员府邸,他离开了,那样的大宅,她一个姑娘家也得能守得住啊,就不给她制造太高的持有难度了。这处的大小刚刚好。
哈德里还不知道,此时从京城西逃并定居西安的太后,继续在奢侈和腐败。专办皇差的支应局一个多月,就耗费白银29万余两。行宫中也按紫禁城的规格专设了御膳房,两宫太后仅饮食,每日需花费白银200多两。
那位德不配位的太后,每日仅吃饭就开销200两银子。他给心爱的姑娘买座能住一生的宅子,又算什么大手笔。
他要带乌鸦来看,只要姑娘喜欢,他就立即买。
*
已是冬日,李府中的乌鸦正在和春桃、王妈、小杏、小棠一起取暖。小小卧房挤了一屋子的女人。
李府其他院落卧房都住着副官、士兵,厨娘和打杂的婆子们在灶间蹭暖,她们这几位做完洒扫庭除之事,来这间是合适的。
如今小杏小棠成了乌鸦的贴身丫鬟。她俩眉目精致秀气,身上衣着干净,让哈德里看着,自然是比春桃养眼些。
两个丫头还挺伶俐。如今早接过了姑娘和长官的近身之事。
二人的日常琐事,清洗衣物、摆膳食、热水供应、伺候姑娘沐浴,这些王妈和春桃都不再插手。
城中一般人家炭火都不足,但一应供应却短缺不了李府这里,卧房内木盆内的炭火温暖,烧得热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