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丧事喜办(1 / 2)

这一夜。

张凤翼躺在大帐之内,一夜未眠。

撤军?

先不说几万步兵能否安全撤回。

就算真的撤回去了,晏匪怎么放过如此良机,北上京师。

又或者西进南阳府,夹击洪承畴大军。

不行!

洪承畴八大军已是大明最后的精锐,决不能再折损。

哪怕他张凤翼战死湖广,也得从晏匪身上咬块肉下来。

为朝廷新的应对之策,争取时间。

天刚放亮。

张凤翼便亲自擂鼓点将。

待诸位将到齐之后。

张凤翼一脸笑容,意气风发走向帅位。

虽说张凤翼尽量表现出从容之色。

但坐在前面的杨国柱,却明显感觉张凤翼那泛白的脸色。

“诸位!昨日一仗是本官指挥失误,导致我五镇边军伤亡惨重。”

“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本官已向圣上递交了请罪折子。”

“说完我军伤亡,再说说我军此战战果,我军剿灭西乡山匪三万,诸位待会回去清点一下斩获,本官好如实为诸位请功。”

丧事喜办!

这若在汉家人民军军中,定将触碰到晏羽的底线。

可每个王朝到了中后期。

不论文臣还是武将,哪个不是丧事喜办。

就比如什么“负增长”、“优化”等新词,专门用来丧事喜办。

听到还有功劳可争取。

大帐内瞬间热闹非凡。

诸多将领们开始窃窃私语。

似乎他们真的打了一场大胜仗。

只是张凤翼心里清楚。

再想让台下诸将拼命剿匪,必将困难重重。

稳定好军心之后。

张凤翼单独将杨国柱留下。

“不知延石(杨国柱字)多久未回过老家了?”

张凤翼这一开口,倒是把杨国柱整迷糊了!

平时都是唤职务,怎么突然称呼这么亲切了。

还有!

怎么莫名其妙就问起自己的老家,义州卫了?

杨国柱回道:“自调任到宣府镇以来,有七八年没回过辽东了。”

“前两天朝廷送来密报,建奴皇帝皇太极,亲率三万大军进犯辽东,义州卫丢了。”

杨国柱突然站起身来。

惊恐问道:“什么?朝廷不是和建奴签了停战协议,建奴为何突然进犯我辽东?”

“不算突然!自皇太极四月初称帝后,便大举进军南下,只是朝廷剿匪到了关键时期,消息一直被压着。”

“建奴入侵如此大事,朝廷为何要遮盖消息?”

“先不说你杨国柱,就那黄得功、周遇吉等将领,哪个不是辽东人,若得知建奴大举进犯辽东,他们安有心思剿匪?”

“可辽东贫瘠,又有祖大寿、陈洪范等十万大军坐镇,皇太极率三万大军南下,也打不进山海关。”

“皇太急大举进犯辽东,一是为建国称帝立威,二是…”

“二是什么?”

“二是如今宣府、大同等地兵力空虚,皇太极进犯辽东,可能是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力。”

“大司马的意思是,建奴可能从宣府镇方向,再次南下入关劫掠?”

“有这个可能!”

“那大司马为何不奏请圣上,容我等边军回到边关,抵御外敌。”

张凤翼叹息道:“如今天下大势,延石还未看清楚吗?建奴人口不过二十余万,其余皆是汉人包衣奴才,建奴入关无非是抢劫钱粮,劫掠人口。可西乡山匪是要大明的命,孰轻孰重,延石你还掂量不清吗?”

“难道朝廷就放任建奴再次入关劫掠?”

“唉!不是朝廷放任建奴入关劫掠,而是西乡山匪祸乱我大明,毁我大明根基,若无西乡山匪为祸,卢象升去年就平定了流寇,天下也重归太平,怎有皇太极建国称帝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