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整整一天一夜,
终于在一个天色未明的清晨,
抵达了边境线附近一个隐秘的山坳。
这里有一个我方多年前布设的、早已废弃不用的秘密补给点,
几间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的低矮石屋。
小队迅速下车,
林虎带人警戒四周,
老周和另一名战士检查车辆和装备。
陆铮摊开地图,对照着指南针和沈棠提供的标记,再次确认方位。
“这里就是‘野狼谷’,我们的临时落脚点。”
陆铮的声音在清晨的寒风中显得低沉,
“未来几天,我们就在这里适应环境,收集情报,绝不能贸然行动。”
环境比想象的更恶劣。
石屋漏风,潮湿阴冷。
补给点里只有一些过期的压缩干粮和有限的净水片。
队员们默默地将物资搬进屋内,清扫出勉强能栖身的空间。
没有生火,所有人就着冷水啃着干粮。
安顿下来后,首要任务是建立与基地的通讯联系。
老周拿出沈棠改装过的电台,小心翼翼地架设天线,调整频率。
然而,耳机里除了滋啦作响的杂音,什么也听不到。
尝试了沈棠预设的所有备用频率和加密模式,依旧无法接通。
老周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副师长,信号干扰太强了,可能是这一带山体屏蔽,也可能是……对方有针对性的大功率干扰。”
陆铮眉头紧锁。
失去与基地的联系,
意味着他们成了真正的“孤雁”,
所有决策和行动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继续尝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不超过五分钟,避免被定位。
同时,启用备用方案,用杨雪教你们的死信箱方式,在预定地点留下信号。”
所谓的死信箱,是出发前约定好的,
在几个隐蔽的树洞、石缝用特殊标记的石子或刻痕传递简单信息,基地会定期派人冒险靠近边境线查看。
这种方式原始、低效,且风险极大,但已是眼下唯一的希望。
休整两天后,陆铮决定派林虎带一名本地口音相近、机灵的战士“山猫”,化装成收购山货的商人,去距离野狼谷二十多公里外的一个边境小镇集市摸摸情况。
这是方圆百里内唯一可能接触到外界信息的地方。
林虎和山猫换上皱巴巴的旧衣服,
脸上抹了些尘土,背着空背篓,混入了嘈杂的集市。
集市上鱼龙混杂,有当地的边民,也有形形色色、来历不明的外来客。
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听着各种方言和暗语般的交谈,试图捕捉任何与“古董”、“老物件”相关的信息。
一整天下来,两人又累又饿,
除了听到几个酒鬼吹嘘自己祖上有什么宝贝外,一无所获。
就在他们准备失望而归时,
山猫注意到集市角落一个收旧货的摊主,
在和一个穿着体面、不像本地人的男子低声交谈,隐约听到了“老坑”、“包浆”等字眼。
林虎使了个眼色,山猫凑过去,
假装看摊上的旧铜钱,搭讪道:“老板,收老东西吗?我家里有个祖传的铜炉,不知道值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