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异常信号(1 / 2)

第二天一早,天

刚蒙蒙亮,基地小型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陆铮、高峰、沈棠,还有负责基地基建和后勤的几位老同志都到了。

沈棠把连夜整理好的数据图表摊在桌上。

“陆副师长,高上校,”

沈棠指着图表上一处用红笔圈出来的波形,

“这是昨天下午三点左右,在考古发掘点附近记录到的震动信号。你们看,它的频率非常稳定,振幅微弱但规律,持续了大概三分钟。这不像地质活动,也不像普通挖掘。”

负责基地地下管线维护的老工程师范师傅凑近看了看,

推了推老花镜:

“咦?这个波形……是有点怪。

咱们基地这一片是花岗岩地基,平常施工放炮都不是这个动静。

倒有点像……有点像小型电动机器在地下闷着干活的那种震动,

还得是那种比较精密的机器。”

高峰眉头拧成了疙瘩:

“考古发掘用的是铲子、刷子,顶多是小型洛阳铲,哪来的电动机器?

还在地下几米深的地方?”

他看向沈棠,

“沈工,你的判断是?”

沈棠沉吟一下:“单凭这个信号,不能下定论。

但结合秦教授出现的时机,和他对地下结构的异常关注,我觉得……有必要提高警惕。

我建议,以保护文物和确保施工安全为名,加强对发掘现场的监控,

尤其是……地下声波和震动监测。”

陆铮拍板:“就这么办!老范,你安排几个信得过的技术员,

带上最灵敏的矿用拾音器,以检查地下岩层结构安全为由,在发掘点周围布点。

高峰,你派人配合,确保监控设备隐蔽安装,数据直接传到小红楼技术组。这事要绝对保密!”

安排下去后,表面一切照旧。

秦教授依然每天兴致勃勃地指导发掘,

不时有“新发现”,还热情地给围观的基地职工讲解历史知识,人气很高。

这天,杨雪陪着沈棠去后勤处领材料,

正好碰上秦教授在跟管仓库的老赵聊天。

秦教授拿着一本泛黄的旧书,指着上面的插图对老赵说:

“老赵同志,你看这本县志记载,咱们基地后山这一片,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烽燧线路,地下很可能有相连的暗道系统。要是能找到入口,对研究古代军事史可是大贡献啊!”

老赵听得直点头:

“秦教授您真是学问大!等这边挖完了,我帮您跟领导申请,去后山看看!”

杨雪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却画了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