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大规模。”
沈棠放下杯子,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图纸上画了几个简单的符号,
“用最土的办法。高峰手下不是有侦察兵出身的好手吗?
让他们伪装成掏鸟窝或者检修旧线路的工人,
分批、分时段,只带小型、伪装好的设备进去。
探头外壳做成石头或者朽木的样子,
太阳能板伪装成碎瓦片,数据用微型存储卡,
一周甚至更久才冒险取一次。
传输?现阶段根本不用考虑实时传输,避免信号泄露。”
陆铮沉吟着,
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敲击:
“风险还是很大。取数据的时候,等于要再次潜入核心危险区。”
“所以,第一批探头数量要少,目标要明确。”
沈棠的眼神在灯光下显得异常冷静,
“不是去全面监控,而是去‘投石问路’。
我们不需要看清厂区全貌,
只需要在有限的几个关键通道口,
捕捉是否有符合‘潜伏者行为模式’的移动。
哪怕只成功捕捉到一次,就能证实我们的判断,也能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关键依据。”
她抬头看向陆铮,
语气坚定: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打破僵局唯一的机会。我们不能永远被动地等他们出手。”
陆铮沉默良久,
终于重重点头:“好!方案我来和高峰细化,人选必须绝对可靠,行动预案要做足,撤退路线要准备三条以上。你这边,尽快把探头伪装和低功耗模式搞定。”
“明白。”
沈棠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
夫妻二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对着图纸,低声商讨着每一个细节,直至深夜。
一场针对隐藏之敌的精密狩猎,拉开了序幕。
***
几天后,
傍晚时分,
杨雪陪同沈棠从实验室返回小院。
路过基地服务社时,
杨雪的目光无意中扫过门口停着的一辆半旧的绿色邮递员自行车,
脚步微微一顿。
“沈工,您先回去,我买点东西。”
杨雪低声对沈棠说了一句,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向服务社。
沈棠会意,点点头,
独自朝小院走去,但眼角余光留意着杨雪的动向。
杨雪走进服务社,假装挑选日用品,注意力却放在那个正在和售货员闲聊的邮递员身上。
这是个生面孔,皮肤黝黑,穿着洗得发白的邮递员制服,看起来和普通邮递员没什么两样。
但杨雪敏锐地注意到,他推自行车进院时,
车轮碾过一块小石子,车身轻微颠簸了一下,他扶住车把的手腕动作异常稳定,
丝毫没有普通人的慌乱感。
而且,他和售货员聊天时,眼神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了通往小红楼和后山方向的路。
杨雪没有多待,买了包盐就出来了。
她快步回到小院,立刻通过内部线路将情况报告给了高峰。
与此同时,负责外围巡逻的林虎,
在靠近基地围墙的一处僻静角落,发现了一小堆看似随意丢弃的烟头。
他蹲下身,用镊子小心地捡起几个查看。
烟头的牌子很普通,但过滤嘴上有细微的、不像是自然叼咬留下的压痕,更像是被人用某种特定方式捏过。
而且,这几个烟头丢弃的位置,正好能观察到基地车辆进出的大门和一个侧门。
林虎不动声色地将烟头收好,
标记了位置,迅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