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第一次远征:出发(1 / 2)

凌晨三点的飞船码头,只有应急灯在投射冷白的光。“老兵”号突击艇的残骸在聚光灯下像具伤痕累累的巨兽骨架,船身原本的军绿色油漆剥落大半,露出锈蚀的金属底色,唯有新焊的星晶钢装甲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莉娜踩着登船梯往上走时,靴底踩碎了梯级缝隙里的焊渣,碎屑在真空里无声飘散。

“最后一遍检查!”凯的喊声从引擎舱传来,带着金属回音。他正趴在聚变引擎上方,用内窥镜探查刚拼接的超导线路,蓝色的光晕从仪器末端渗出来,映亮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冷却回路压力稳定,但记住,不能连续超功率运转超过18分钟——这毕竟是用货运飞船的备件改的。”

雷诺站在舰桥门口,指尖摩挲着胸前的“幸运星”船徽。这枚合金徽章边缘已经磨得光滑,是他刚加入星际采矿队时得到的纪念品。蒂姆抱着数据板跑过来,靴跟在金属地板上磕出急促的声响:“队长,航线参数最后校对完毕!迷雾星云外围的碎石带比预估更密集,已经增设了72个自动规避节点,但……”他顿了顿,喉结滚动,“通讯卫星在星云边缘的信号衰减率超过60%,深入后可能彻底失联。”

雷诺接过数据板,指尖划过屏幕上蜿蜒的航线。红线从他们的临时基地出发,穿过三片小行星带,最终刺入标着“高风险”的紫色区域——迷雾星云。星图角落标注着小林做的风险评估:引力紊乱概率89%,未知能量场干扰100%,遭遇拾荒者或商盟巡逻队概率41%。

“把自动规避权限给星璃。”他抬头看向舷梯口,星璃正扶着舱壁走进来,额间的灵能晶体泛着柔和的淡蓝,“她的灵能预警比任何仪器都可靠。”

星璃的指尖轻轻贴在舰桥的观察窗上,灵能流像水纹般扩散开:“飞船的金属骨架在发抖,它不喜欢未知的引力场。”她转向雷诺,晶体微光闪烁,“但迷雾星云深处有温暖的能量,像是……被包裹的矿脉。”

莉娜提着武器箱走进来,把一把脉冲步枪靠在控制台旁,枪托上还留着上次战斗的划痕。她拉开箱子,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Ep手雷和能量弹匣:“侧舷的粒子炮校准好了,备用电池藏在驾驶座下方——如果遭遇突袭,我能在30秒内启动武器系统。”她顿了顿,看向雷诺,“只是这船的装甲……真能挡住陨石撞击?”

“老周把‘先锋号’替换下来的加固板都用上了。”雷诺走到舷窗边,望着远处的“先锋号”轮廓,码头的灯光在它的引擎喷口处反射出微光,“昨天他连夜焊完最后一块装甲,说‘老兵’号现在像个穿了厚棉袄的刺客——难看,但扛揍。”

凌晨四点十五分,码头的广播突然响起刺啦的电流声,老周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老兵’号注意,补给舱已对接,最后一批钻探设备和辐射凝胶都装好了!小林的风险报告放驾驶舱抽屉里了,记得每小时看一次!”

雷诺按下通讯器:“收到。告诉小林,她画的引力异常分布图我们带了。”

“还有!”老周的声音突然拔高,“要是遇到铁爪帮的杂碎,别客气!我在粒子炮里加了超频模块,威力能翻一倍——就是打完得立刻降温,别把炮管烧了!”

莉娜忍不住笑了,指尖敲了敲粒子炮的控制按钮:“放心,我比你还心疼这门炮。”

五分钟后,登船梯缓缓收回,“老兵”号的舱门发出液压装置的嘶鸣,缓缓闭合。雷诺坐在舰长椅上,戴上通讯耳机,看着蒂姆启动导航系统,星图在全息投影屏上展开,红色的航线像条燃烧的蛇。

“引擎预热。”他下令。

凯的声音立刻从引擎舱传来:“聚变核心启动,功率30%……稳定。冷却系统正常,超导垫片温度210K。”

“生命维持系统正常。”星璃的灵能场扫过整个船舱,额间晶体泛起淡绿,“氧气浓度21%,压力平衡。”

“武器系统待命。”莉娜戴上战术手套,手指在武器控制台上游走,“粒子炮充能80%,Ep手雷保险解除。”

雷诺深吸一口气,按下主控台上的启航按钮。“老兵”号的聚变引擎突然发出低沉的轰鸣,船身轻微震动起来,像是沉睡的巨兽苏醒。码头的固定锁扣发出“咔嗒”的解锁声,飞船缓缓升起,离开停泊位。

“航向迷雾星云,初始速度1500公里\/小时。”蒂姆推动操纵杆,“正在脱离基地引力范围。”

雷诺看向舷窗外,临时基地的灯光渐渐缩小,像散落在黑暗中的碎钻。老周和小林站在码头的观测台上,正朝他们挥手。他举起右手,轻轻挥了挥,心里突然泛起一阵酸涩——这是他们离开基地最远的一次远征,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别担心,队长。”莉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指了指全息屏上的矿脉预测图,“小林说,迷雾星云的星晶钢储量可能是蚀骨星环的三倍。只要能采到,‘奇美拉’的框架就能提前两个月搭好。”

雷诺点点头,指尖在数据板上敲了敲,调出“奇美拉”的设计图。那是艘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战舰,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但图纸下方的资源清单刺眼地红着,星晶钢、铑合金、灵能晶体……每一项都缺得厉害。

“第一次远征总是最难的。”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莉娜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但我们没有选择。”

飞船飞出基地的防御范围,进入小行星带的边缘。舷窗外,无数不规则的小行星在黑暗中旋转,有的表面覆盖着冰层,反射着遥远恒星的光芒;有的布满陨石坑,露出里面深色的矿脉。蒂姆操纵着飞船,灵活地避开迎面而来的碎石,船身偶尔轻微颠簸。

“引力场开始出现波动。”星璃突然说,她的灵能场剧烈收缩,额间晶体泛起淡红,“左前方有小型引力奇点,距离我们80公里。”

蒂姆立刻调整航线,飞船猛地向右转向,堪堪避开一块飞速袭来的巨石。那块石头擦着船身飞过,激起的碎石撞击在装甲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警告!左侧装甲受到轻微撞击,无破损。”主控电脑的电子音突然响起。

莉娜立刻调出装甲监测图,松了口气:“老周的手艺真没话说,这点撞击连划痕都没留下。”

凯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喘息:“刚才的颠簸让冷却管道晃了一下,我检查了,没漏。但你们尽量别做太剧烈的规避动作,这管道毕竟是临时接的。”

雷诺皱了皱眉:“知道了。蒂姆,接下来的航线尽量平稳,利用小行星的引力助推,减少主动转向。”

“收到。”蒂姆点点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正在计算第一颗引力助推小行星的切入角度……预计10分钟后抵达‘中继站二号’。”

飞船继续前进,穿过一片稀疏的碎石带,前方出现一颗直径约十公里的小行星,表面覆盖着灰白色的尘埃。这就是“中继站二号”,一颗被用作引力助推点的废弃小行星。

“切入角度38.5度,速度1800公里\/小时。”蒂姆报出数据,眼睛紧盯着屏幕,“正在接近引力捕获范围。”

星璃的灵能场延伸出去,包裹住小行星:“引力场稳定,没有异常能量。”

雷诺看着全息屏上的航线,心跳微微加速。引力助推是个技术活,切入角度偏差哪怕0.1度,要么被小行星捕获,变成绕其旋转的太空垃圾;要么彻底偏离航线,浪费大量燃料。上一章在蚀骨星环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他不敢有丝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