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号停泊在“先锋号”前哨站专属停机坪时,清晨的阳光正透过穹顶玻璃,为这艘即将迎来终章冒险的飞船镀上一层金色光晕。战术指挥室的全息屏幕上,“危险禁区”的星图被放大至满屏,暗星云的流动轨迹、引力场的危险阈值、星舰残骸的大致方位,都被凯用红色标注清晰——这是团队最终确定的探索路线,比上次“数据深渊”任务的深入距离超出3倍,沿途不仅有能撕裂星舰的引力乱流,还可能遭遇高强度数据风暴,任何一处疏漏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专项准备分三个阶段,72小时内必须完成。”雷诺的声音在指挥室内回荡,手中的战术板投射出准备清单的全息投影,“第一阶段:强化‘老兵’号对数据风暴与引力场的抗性;第二阶段:筹备深度维生、救援与探测设备;第三阶段:制定覆盖‘失联、遇袭、设备故障’等12种突发情况的应急计划。所有人各司其职,每一项准备都要反复校验,不允许任何误差。”
一、舰船强化:为穿越“死亡区域”铸盾
高级维修舱内,莱姆正带领3名“先锋号”机械师,将从“黑鸦组织”缴获的“深渊屏蔽合金”切割成适配“老兵”号船体的形状。这些合金曾覆盖在“破魂号”的关键部位,能有效抵御深渊能量侵蚀,如今被重新熔炼加工,将成为“老兵”号穿越暗星云的第一道防线。
“船体外侧要加装三层合金,重点保护引擎室和驾驶舱!”莱姆的声音淹没在金属切割的刺耳声响中,他操控着重型机械臂,将一块半米厚的合金板精准对接在“老兵”号的引擎舱外壁,“凯说数据风暴会干扰能源传输,咱们还要在合金夹层里铺设‘星纹钢传导网’,确保就算外层被破坏,能源也能正常供应。”
凯则在技术隔间内,对“老兵”号的核心系统进行改造。他将量子雷达的信号接收器升级为“多频段抗干扰模块”,屏幕上原本因数据风暴模拟而满屏的噪音,瞬间变得清晰——这种模块能自动过滤12种常见的数据干扰波,甚至能在风暴最强时,保持与远程探测器的基础通讯。
“更关键的是引力场抗性改造。”凯调出星舰残骸所在区域的引力数据,语气凝重,“那里的引力场强度是常规星域的8倍,普通星舰的结构撑不过10分钟就会解体。我在引擎室加装了‘艾塔尼引力平衡器’,是用星璃提供的古籍图纸改造的,能通过灵能调节,实时抵消外部引力对船体的撕扯力。”
星璃的任务则是为“引力平衡器”注入启动灵能。她盘腿坐在引擎室中央,双手结印,淡紫灵能顺着连接管线缓缓流入平衡器的核心水晶。当灵能注入量达到阈值时,水晶突然亮起柔和的蓝光,船体周围泛起一层淡透明的能量膜——这是引力平衡器启动的标志,能将外部引力对船体的影响削弱至30%以下。
“平衡器需要持续注入灵能才能维持稳定。”星璃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向凯解释道,“我在驾驶舱设置了灵能接口,到时候我可以通过接口远程操控,就算遇到突发引力波动,也能在0.5秒内调整参数。”
莉娜则将注意力放在了武器系统的加固上。她拆解了大型狙击炮台的核心部件,为炮管加装了“抗风暴稳定环”——这种由星纹钢与深渊合金混合制成的环形装置,能在数据风暴中保持炮管的精准度,避免因能量干扰导致弹道偏移。“就算在风暴里,我也要保证能精准命中‘追猎者’的能源核心。”她一边调试炮台参数,一边说道,屏幕上的狙击模拟命中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
72小时后,“老兵”号的强化工程全部完成。当它缓缓驶出维修舱时,整个停机坪都响起惊叹——船体覆盖着三层淡蓝的深渊屏蔽合金,引擎室周围环绕着淡紫的灵能光晕,狙击炮台的炮管闪烁着金属冷光,活像一头披坚执锐的星际巨兽,随时准备冲向最危险的战场。
二、设备筹备:为深度冒险备足“底气”
与舰船强化同步推进的,是深度维生、救援与探测设备的筹备。在“先锋号”的物资储备库内,莱姆正将一件件特制装备整齐堆放在运输箱中,每一件都经过反复测试,确保能在极端环境下正常使用。
“这是‘深渊抗压服’,能承受1000米深的星际压力,就算船体破损,穿着它也能在太空中存活48小时。”莱姆拿起一件银灰色的紧身服,向团队展示,“头盔上的面罩有热成像和灵能探测功能,还能过滤99%的有害辐射,是专门为星舰残骸内部探索准备的。”
维生设备的核心是“灵能营养合剂”。这是星璃根据艾塔尼古籍配方调制的特殊营养液,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基础能量,还能通过灵能刺激,缓解长时间高强度任务带来的精神疲劳。“在‘数据深渊’深处,普通食物很难消化,这种合剂只需注射一次,就能维持12小时的能量供应。”星璃将20支合剂整齐放进保温箱,语气中带着自信,“我还加了少量深渊能量中和成分,万一不小心接触到污染,也能暂时抑制侵蚀。”
救援设备的重点是“便携式灵能救生舱”。这种由凯设计的小型舱体,体积仅相当于两个行李箱大小,却能容纳2人,内置维生系统、通讯模块和应急逃生装置。“如果有人在探索中受伤,或者遇到突发危险,只要进入救生舱,就能启动自动返航程序,就算在数据风暴中,也能精准飞回‘老兵’号。”凯一边演示救生舱的折叠与展开功能,一边补充道,“舱体外壳用的是和船体一样的深渊屏蔽合金,能抵御中等强度的能量攻击。”
探测设备则由凯和星璃共同负责。他们将10架微型探测无人机进行改造,加装了“深渊能量传感器”和“艾塔尼符文解码器”——前者能精准捕捉星舰残骸内部的能量波动,后者则能解读可能存在的远古符文信息。“这些无人机能在狭窄的残骸通道中灵活移动,还能通过灵能与我建立连接,我可以远程操控它们,寻找‘核心舱’的入口。”星璃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莉娜则额外准备了“应急狙击套件”——一个巴掌大小的金属箱内,装着可拆卸的微型狙击枪部件、10发深渊溶解弹和3个备用弹匣。“如果需要深入星舰残骸内部探索,大型炮台带不进去,这个微型狙击枪就能派上用场。”她一边组装微型狙击枪,一边说道,动作熟练,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组装,枪口对准模拟目标,精准命中中心。
三、应急计划:为突发情况备好“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