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号的驾驶舱内,跃迁导航系统正在进行最后校准,屏幕上的星图不断缩放,暗尘带废弃采矿站的坐标被红色光标锁定。雷诺握着操纵杆,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虽然已做好决定,但真到了即将出发的时刻,对未知的顾虑还是忍不住冒出来。星璃坐在副驾驶位,手贴在灵能感应区,额间晶体的蓝光与控制台的光芒交织,正持续向系统注入灵能,确保防护程序稳定运行。
突然,控制台中央的主屏幕毫无征兆地切换画面,原本的导航界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淡蓝色的系统面板,一行行白色文字快速刷新,带着机械却清晰的逻辑感——这是星璃的个人系统首次在未接指令的情况下主动弹出核心分析界面,两人都愣住了。
【系统触发“高价值决策辅助模式”,基于当前环境、资源需求、长期目标,生成委托风险收益分析报告如下:】
【一、风险评估(已优化应对方案):
1.数据侵蚀风险:灵能防护程序覆盖率100%(核心系统95%),瘫痪时间延长至72小时(实测值),配合简易抗干扰装置,实际风险降低60%;
2.深渊生物风险:当前坐标(采矿站)无历史生物活动记录,风险等级从“未知”下调为“低”,建议携带高能脉冲枪(维修车间库存1把);
3.委托方陷阱风险:采矿站为开放式废弃站点,无封闭空间,便于撤离,可提前设置跃迁返航触发点(距离站点1光年),陷阱触发概率预估30%;
4.错过老K授权风险:已同步AI通讯记录,老K返回后将自动保留隔离区授权申请72小时,采矿站往返耗时22小时,完全规避该风险。】
“系统在主动分析?”雷诺惊讶地看向星璃,之前系统虽能辅助破译、检测数据,却从未主动生成决策报告,更别提量化风险——这种带有明确倾向性的行为,完全超出了常规功能范畴。
星璃也皱起眉,指尖在控制台轻敲,试图调取系统后台记录,却发现这段分析是“临时触发”的,无预设程序痕迹。她刚想开口,屏幕上的文字已切换到下一部分,逻辑更清晰,甚至带着一丝“鼓励”的导向:
【二、收益评估(核心价值突出):
1.资源收益:20吨星钢合金可直接修复“老兵”号主框架(修复率80%),剩余可用于装甲强化;后续100吨+跃迁核心,可使飞船综合性能提升40%,满足中距离跨星域航行需求;
2.信息收益:采矿站的“数据扰动”可作为“数据深渊”前置样本,用于优化灵能防护算法,为后续核心区探索铺路;委托方的定金交付方式(坐标解锁)可反向追踪信号源(系统已预留追踪程序);
3.长期价值:“数据深渊”关联艾塔尼文明起源线索,与宿主(星璃)的“身份觉醒”任务高度契合,探索成功率每提升10%,灵能晶体活性提升5%(古籍验证有效)。】
【结论:接受委托的“风险-收益比”为1:3.2,远超安全阈值(1:1.5),建议执行。此委托为“快速突破当前资源困境、解锁核心信息链”的关键契机,系统倾向支持。】
最后一行“系统倾向支持”的文字用加粗的淡蓝色显示,在屏幕上停留了三秒,像一个明确的信号,彻底驱散了驾驶舱内的犹豫氛围。雷诺看着那些被量化的风险与收益,尤其是“风险降低60%”“完全规避授权风险”的结论,心里的石头突然落地——之前的顾虑大多源于“未知”,而系统用数据给出了清晰的应对路径,这种理性支撑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
“系统竟然会主动倾向支持……”星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可思议,她能清晰地感知到,系统的核心程序没有异常,这种倾向性并非外部干扰,而是基于海量数据(包括古籍、AI记录、飞船状态)的自主判断,“它好像……在帮我们找到最优解,不只是执行指令。”
话音刚落,系统面板再次刷新,这次弹出的是“任务系统”界面——原本只有“修复‘老兵’号”“寻找艾塔尼线索”两个长期任务,此刻却新增了一组与“数据深渊”相关的任务线,分类明确,奖励直接指向雷诺的“宇宙破烂王”核心能力。
【新增长期任务:【深渊探秘者】
任务目标:逐步探索“数据深渊”相关区域(边缘观测站→核心样本点→起源裂隙),收集“深渊数据因子”“核心样本”“艾塔尼遗迹碎片”;
任务奖励:
1.每收集1份深渊数据因子,解锁“宇宙破烂王”功能——“废船数据净化”(可清除废弃星舰上的残留数据侵蚀,提升拆解安全率);
2.获取“深渊核心样本”后,解锁“深渊物资识别”(可在废船中识别高价值深渊关联部件,拆解收益提升30%);
3.找到“艾塔尼起源裂隙”,解锁“灵能-机械适配”(可将艾塔尼灵能晶体与回收部件结合,改造飞船设备,性能提升50%);
任务期限:无(直至完成全部探索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