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子以前是个走资派的,一圈逛下来王主任再次开口,建国后收归国有,一直当做仓库用。去年清空后就这么闲置着。
刘文宇仔细查看每一间屋子。房屋结构都很牢固,只是年久失修,窗棂破损,墙皮剥落,需要重新修缮。
王主任,刘文宇斟酌着开口,院子我很满意。不知道街道办打算以什么价格出让?
王大成和刘秋实交换了个眼神,说道:文宇同志,不瞒你说,这院子面积不小,地段也好。街道办开会研究过,定价是两千五百元。
这个价格在这个年代堪称天价。
刘文宇沉吟片刻,说道:王主任,价格我可以接受。不过我有个请求——过户手续希望尽快办理,最好今天就能办妥。
王大成一愣,没想到刘文宇这么爽快。他原以为对方会讨价还价一番。
手续方面没问题,王主任说,街道办这边今天就能出具证明,房管局那边我也可以打个招呼。只是......文宇同志,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啊。
刘文宇微微一笑:王主任放心,钱我已经准备好了。
说着,他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后是厚厚一叠人民币。这些钱都是系统奖励和抽奖获得的,来路方面根本不用担心。
王大成惊讶地看着这些钱,数了数,正好两千五百元。他忍不住重新打量起这个年轻人——穿着普通,但办事干脆利落,看来不是简单人物。
王主任收起钱,满意的点点头:咱们现在就回去,马上就可以给你办手续。
接下来的半天,在王主任的协助下,过户手续办理得出奇顺利。到中午时分,刘文宇已经拿到了崭新的“房地产所有证”。
站在李阁老胡同16号院里,看着手中的“房产证”,刘文宇心潮澎湃。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终于为家人置办下了一份像样的产业。
文宇同志,王大成临走前笑着和他打了声招呼,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来街道办找我。
那我就先谢谢王主任了。刘文宇真诚地道谢。眼下我确实有件事想麻烦您。
不等王大成询问,刘文宇直接伸手指了指身后的院子。这房子年久失修,我想尽快修缮一下。您看能不能帮忙介绍几个可靠的师傅?
王大成一拍大腿: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咱们街道办下属就有一个修缮队,老师傅手艺都不错。你要是着急,我现在就去找人,让他们过来看看?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刘文宇连忙道谢,我就在这儿等着。
成,你稍等片刻。王大成推着自行车,很快消失在胡同口。
刘文宇回到院里,继续规划着修缮方案。后院正房可以给爹娘住,东厢房原本是厨房,刘文宇没想去动它。
西厢房两间房一间可以自己住,剩下的一间可以改成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