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两个多小时后,一个傍水而居的村落轮廓逐渐清晰。这就是怀柔大队了。
与沃土大队倚靠山林的格局不同,这里地势相对平坦开阔,村子仿佛就安卧在碧波之畔。
远远望去,那始建于五八年、由数万军民奋战一百三十天建成的怀柔水库,烟波浩渺,水光接天,像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华北平原的边缘。
虽然此时库容还未达到后世加高主坝后的亿方规模,但近亿立方米的湖水已然气象万千,滋养着周边的土地和人民。
刘文宇记得,前世最难的那三年,就是眼前这片广阔的水域,成了怀柔大队乡亲们的救命稻草。
水里总能摸到些鱼虾螺蚌,水边也能找到些可食的水生植物,靠着“靠水吃水”的本事,这个村子硬是挺了过来,没让饥荒夺走一条人命。
水库,无疑是这片土地的福星。
他蹬着车进了村,沿途能看到一些村民,虽然面有菜色,但精神头明显都还不错。
有人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骑着满载物资的自行车、面生却方向明确的年轻人。
“这推车的小伙子是谁家的?看着咋有些面熟呢……”一个挎着篮子的妇人眯眼打量着。
旁边一个抽着旱烟的老汉眯眼一瞧:“明远哥家的外孙子,去年过年还来过,长更结实了,差点没认出来!”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目光不由被他车后座上那鼓鼓囊囊的麻袋和盖着布的篮子吸引,纷纷低声猜测着这外孙突然上门是带了什么好东西。
刘文宇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而是望着不远处那波光粼粼的水面,系统奖励的‘高级垂钓精通’技能,似乎也在隐隐发烫,对这方丰饶的水域生出了无限的期待。
又往村里走了百十米,遇到的村民也是越来越多。不少人开始对着他指指点点,刘文宇遇到熟悉的人也是礼貌的停车打招呼。
“文远舅忙着呢?来来来抽根香烟……”
“福源哥你抱着的这是你家小子?可以啊,都当爹了……”
“翠萍嫂子,你这生完孩子好像更招人稀罕了啊……”
不远处有几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明显也认识他,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却无一人敢上前打招呼。
刘文宇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正疑惑间,忽然瞥见不远处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躲在槐树后探头探脑——那孩子约莫十岁上下,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
刘文宇仔细一瞧,顿时认了出来。这不是姥爷堂弟家的孙子铁蛋吗?前世他常来姥爷家,没少带着这小家伙摸鱼掏鸟窝——但也同样没有少欺负这孩子。
“铁蛋!”刘文宇停下脚步,朝那边招了招手,“过来哥这儿!”
那孩子却像是受了惊,非但没上前,反而往后缩了缩,只露出一双怯生生的眼睛打量着推着自行车的刘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