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唐纪三 (公元619年)

唐纪三 (公元619年)(1 / 2)

武德二年己卯年(公元619年)

春季,正月壬寅日,王世充把隋朝的显贵官员、有名望的士人全部召来当太尉府的属官,杜淹、戴胄也在其中。戴胄是安阳人。

隋朝将军王隆率领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人,带着山南的军队第一次抵达东都洛阳。王世充独掌朝政大权,不管事情大小,都要上报太尉府处理;原来的尚书省、门下省等官府机构,全都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王世充在太尉府门外立了三块木牌,一块用来招揽有文学才华、能处理政务的人,一块用来招募有武艺胆识、能冲锋陷阵的人,一块用来接收有冤屈、被压制而无法申诉的人。于是每天有几百人上书提建议,王世充都会召见他们,亲自查看奏疏,热情地安抚慰问,每个人都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可最终却没有任何一件事被落实。就连士兵和杂役,王世充也用好听的话讨好他们,却从来没有实际的恩惠。

隋朝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深受王世充信任,他的堂弟司隶大夫独孤机和虞部郎杨恭慎、前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崔孝仁,密谋召唐朝军队来,崔孝仁劝独孤武都说:“王公(王世充)只会像小孩子一样装模作样讨好平庸的人,他心胸狭隘、贪婪残忍,连亲戚旧部都不顾,怎么能成就大业呢!预言书上说,天下该归李氏所有,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唐朝从晋阳起兵,很快就占领了关中,军队所到之处没有阻碍,英雄豪杰都纷纷归附。而且唐朝待人诚恳,提拔贤才、论功行赏,不记恨过去的恩怨,占据着有利形势争夺天下,谁能打得过他们!我们投靠错了人,只能坐着等被消灭。现在任管公的军队就在新安附近,他又是我们的老朋友,如果派人偷偷去召他,让他夜里赶到城下,我们一起当内应,打开城门放他进来,事情一定能成功。”独孤武都同意了。可事情泄露了,王世充把他们全杀了。杨恭慎是杨达的儿子。

癸卯日,唐高祖下令让秦王李世民去镇守长春宫。

宇文化及攻打魏州总管元宝藏,打了四十天也没攻下来。魏征前去劝降元宝藏,丁未日,元宝藏献出魏州投降唐朝。

戊午日,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挡不住,向东逃到聊城。李神通攻占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又带兵追到聊城,把城包围了起来。

甲子日,唐高祖任命陈叔达为纳言(门下省长官,负责审议政令)。

丙寅日,李密之前任命的伊州刺史张善相,献出伊州投降唐朝。

朱粲有二十万兵力,在汉水、淮河一带抢劫掠夺,没有固定的据点,攻下州县后,把储存的粮食吃完,就又转移到其他地方,离开前还会把剩下的物资全部烧掉;他又不组织耕种,老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朱粲再也没地方可抢,军队缺粮,就教士兵煮妇女、婴儿当饭吃,还说:“世上最好吃的肉就是人肉,只要其他地方有人,还怕饿肚子吗!”隋朝的着作佐郎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因被贬官住在南阳,朱粲一开始把他们当宾客招待,后来没粮食了,两人全家都被朱粲的军队吃了。颜愍楚是颜之推的儿子。朱粲还向各个城堡征收老弱妇孺当军粮,各个城堡的人都联合起来背叛他。淮安的地方豪强杨士林、田瓒起兵攻打朱粲,其他各州也都响应。朱粲和他们在淮源交战,大败,带着剩下的几千人逃到菊潭。杨士林家世代是蛮族首领,隋朝末年,杨士林当鹰扬府校尉,杀了郡官后占据了郡城。赶走朱粲后,己巳日,杨士林率领汉东四郡派人到信州总管庐江王李瑗那里请求投降,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显州道行台,杨士林任命田瓒为长史。

当初,王世充杀了元文都、卢楚后,担心人心不服,还假意讨好皇泰主(隋朝残余政权的皇帝杨侗),礼节十分恭敬。他又请求当刘太后的养子,给刘太后上尊号叫圣感皇太后。可后来他渐渐变得骄横,有一次在皇宫里赴宴,回家后大吐,怀疑是被人下了毒,从此就不再去朝见皇泰主。皇泰主知道王世充最终不会当自己的臣子,可又没有力量制约他,只能从内库拿出彩色的丝织品,大量制作佛幡花饰;还拿出宫里的服饰、玩物,让僧人分发给穷人,祈求福报。王世充派他的党羽张绩、董浚把守章善、显福两座宫门,皇宫里的东西,哪怕一点点也不准运出去。这个月,王世充让人向皇泰主献印玺和宝剑(暗示要夺权),又说黄河的水变清了,想借此向众人炫耀,把这当作自己得天命的吉兆。

唐高祖派金紫光禄大夫、武功人靳孝谟去安抚边境各郡,靳孝谟却被梁师都抓获。靳孝谟痛骂梁师都,梁师都杀了他。二月,唐高祖下诏追封靳孝谟为武昌县公,谥号“忠”。

唐朝开始制定租、庸、调制度,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缴租二石粮食,缴绢二匹、绵三两;除此之外,不能再额外征收赋税。

丙戌日,唐高祖下诏:“李氏皇族中做官的人,地位在同级官员之上;没做官的,免除他们的徭役;每个州设置一名宗师,负责管理皇族事务,把皇族单独编成户籍。”

张俟德抵达凉州,李轨召集大臣们在朝廷上商议,说:“唐天子是我的堂兄,现在已经在京城登基。同一个姓氏不能互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皇帝的称号,接受唐朝的官职爵位,行不行?”曹珍说:“隋朝失去了天下,天下人都在争夺,称王称帝的人,何止一个!唐朝在关中称帝,我们在河西称帝,本来就互不干扰。而且您已经当了皇帝,怎么能再贬低自己!如果一定要以小国侍奉大国,可以仿照萧察侍奉北魏的先例(保持半独立状态)。”李轨听从了他的建议。戊戌日,李轨派他的尚书左丞邓晓去长安拜见唐高祖,献上的奏书中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却不接受唐朝封的官职爵位。唐高祖很生气,把邓晓扣留下来不让他回去,开始商议派兵讨伐李轨。

当初,隋炀帝亲自征讨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带着几千名骑兵逃到党项,隋炀帝立伏允在隋朝当人质的儿子伏顺为吐谷浑君主,让他统领剩下的部众,可伏顺没能回到吐谷浑就又回来了。后来隋朝大乱,伏允又回到吐谷浑,收复了原来的地盘。唐高祖称帝后,伏顺从江都回到长安,唐高祖派人跟伏允结盟,让他攻打李轨,答应把伏顺送回吐谷浑。伏允很高兴,起兵攻打李轨,又多次派人来唐朝进贡,请求送回伏顺,唐高祖就把伏顺送回去了。

闰二月,朱粲派人请求投降唐朝,唐高祖下诏封朱粲为楚王,允许他自己任命属官,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务。

宇文化及用珍贵的财物引诱海边的各路盗贼,贼帅王薄率领部众投靠他,和他一起防守聊城。

窦建德对他的部下说:“我是隋朝的百姓,隋朝皇帝是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杀了皇帝,他是我的仇人,我不能不讨伐他!”于是带兵直奔聊城。

淮安王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粮食吃完了,请求投降,李神通不答应。安抚副使崔世干劝李神通同意投降,李神通说:“士兵们在外征战这么久,敌人已经粮尽计穷,早晚就能攻克城池,我要攻下聊城来显示大唐的威势,还能把敌人的财物分给士兵们当奖赏;如果接受他们投降,拿什么给士兵们赏钱呢!”崔世干说:“现在窦建德的军队就要到了,如果宇文化及还没平定,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军队一定会打败仗。不用打仗就能拿下城池,功劳来得多容易,怎么能因为贪图财物而不接受投降呢!”李神通很生气,把崔世干关在军营里。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粮食给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军队士气稍微振作,就又抵抗起来。李神通指挥士兵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爬上城墙率先登城,李神通心里嫉妒他的功劳,下令收兵不打了。赵君德大骂着从城墙上下来,聊城最终没能攻下来。窦建德的军队快到了,李神通只好带兵撤退。

窦建德和宇文化及连续交战,把宇文化及打得大败,宇文化及又退守聊城。窦建德指挥士兵从四面猛攻,王薄打开城门放窦建德军进城。窦建德进城后,活捉了宇文化及,先去拜见隋朝的萧皇后,说话时都自称臣子,还穿着白色衣服为隋炀帝痛哭哀悼;接着收缴了传国玉玺和皇帝的仪仗,安抚隋朝的官员,然后抓了宇文化及的党羽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召集隋朝官员,把这些人斩首,把头挂在军营门外示众。窦建德用囚车装着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押到襄国,杀了他们。宇文化及临死前,没说别的话,只说了一句:“我没有辜负夏王(窦建德)!”

窦建德每次打胜仗、攻占城池后,得到的财物都会全部分给将士,自己一点都不拿。他又不吃肉,经常吃蔬菜、粗粮;他的妻子曹氏,不穿华丽的丝绸衣服,身边使唤的奴婢、侍妾,也只有十几个。打败宇文化及后,窦建德得到一千多名隋朝宫女,立刻就把她们遣散了。他任命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负责官员选拔;任命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欧阳询是欧阳纥的儿子。其他隋朝官员都根据才能任命官职,让他们处理政务。那些不愿意留下来、想去关中或东都的人,窦建德也同意,还发给他们路费和粮食,派兵护送他们出境。隋朝剩下的近万名骁果军士兵,也都被遣散,让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窦建德又和王世充结盟,派人向隋朝皇泰主上奏表,皇泰主封他为夏王。窦建德出身盗贼,虽然建立了政权,却没有完善的礼仪和法律,裴矩帮他制定朝廷礼仪、修订法律,窦建德很满意,经常向裴矩咨询礼仪制度的事。

甲辰日,唐高祖考核大臣们的政绩,把李纲、孙伏伽评为第一。于是设宴招待大臣,对裴寂等人说:“隋朝因为君主骄傲、大臣谄媚而亡国,我登基以来,一直虚心接受建议,可只有李纲还算忠心,孙伏伽称得上正直。其他人还在学隋朝的坏风气,只会低头顺从,这不是我期望的!我把你们当作亲生儿子,你们也该把我当作慈父。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别藏着掖着。”接着让大臣们不用讲究君臣礼节,尽情欢乐后才散宴。

唐高祖派前御史大夫段确出使朱粲那里。

当初,唐高祖在隋朝当殿内少监时,宇文士及是尚辇奉御,两人关系很好。宇文士及跟着宇文化及到了黎阳,唐高祖亲笔写信召他来,宇文士及偷偷派家仆从小路去长安,又通过使者向唐高祖献了一个金环(暗示要回归唐朝)。宇文化及到了魏县,军队形势越来越危急,宇文士及劝他投降唐朝,宇文化及不同意,内史令封德彝劝宇文士及去济北征调粮草,趁机观察局势变化。宇文化及称帝后,封宇文士及为蜀王。宇文化及死后,宇文士及和封德彝从济北来投降唐朝。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是唐高祖的昭仪(妃嫔等级),所以宇文士及被任命为上仪同。唐高祖认为封德彝是隋朝的旧臣,却谄媚狡诈、不忠诚,严厉地斥责了他,让他回家。可封德彝用秘密计策讨好唐高祖,唐高祖很高兴,很快任命他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为内史侍郎。

甲寅日,隋朝的夷陵郡丞、安陆人许绍,率领黔安、武陵、澧阳等郡投降唐朝。许绍小时候和唐高祖是同学,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峡州刺史,赐爵安陆公。

丙辰日,唐高祖任命徐世积为黎州总管。

丁巳日,骠骑将军张孝珉率领一百名精锐士兵袭击王世充的汜水城,攻进外城,击沉了一百五十艘运粮船。

己未日,王世充攻打穣州。王世充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对他们待遇很好。可两人讨厌王世充的狡诈,程知节对秦叔宝说:“王公(王世充)气量小、又爱说空话,还喜欢发誓,这就像个老巫婆,怎么会是能平定乱世的君主呢!”王世充和唐朝军队在九曲交战,秦叔宝、程知节都带兵在阵中,他们带着几十名骑兵,向西跑了一百多步,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我们承蒙您的厚待,本来想好好报答您;可您生性多疑,喜欢听谗言,这里不是我们能托付身家的地方,现在不能再侍奉您了,请允许我们告辞。”说完就跳上马投降唐朝,王世充不敢阻拦。唐高祖让他们侍奉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就听说过他们的名声,用厚礼招待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当时王世充的猛将中,还有骠骑将军武安人李君羡、征南将军临邑人田留安,也讨厌王世充的为人,率领部众投降唐朝。李世民把李君羡留在身边当侍卫,任命田留安为右四统军。

王世充在获嘉囚禁了李育德的哥哥李厚德,李厚德和获嘉的守将赵君颖赶走了殷州刺史段大师,献出殷州投降唐朝。唐高祖任命李厚德为殷州刺史。

窦建德攻陷邢州,活捉了邢州总管陈君宾。

唐高祖派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镇守晋阳。窦诞是窦抗的儿子,娶了唐高祖的女儿襄阳公主。李元吉生性骄横奢侈,有几百个奴仆、宾客和妻妾,还喜欢让他们穿上铠甲,模拟打仗游戏,前后死伤了很多人,李元吉自己也曾经受伤。他的乳母陈善意苦苦劝说,李元吉喝醉了,生气地让壮汉打死了她。李元吉喜欢打猎,车上装了三十多车捕捉鸟兽的网,还曾经说:“我宁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天不打猎。”他经常和窦诞一起打猎,踩坏老百姓的庄稼。又纵容手下抢夺百姓财物,还在大街上射箭打人,看别人躲避弓箭取乐。晚上,他打开王府大门,到别人家里奸淫妇女。老百姓又愤怒又怨恨,宇文歆多次劝说他都不听,只好上奏章揭发他的所作所为。壬戌日,李元吉因罪被免官。

癸亥日,陟州刺史李育德攻下王世充在河内的三十一座堡垒。乙丑日,王世充派他的侄子王君廓侵犯陟州,李育德击退了王君廓,杀了一千多人。李厚德回家探望生病的亲人,让李育德守获嘉,王世充集中兵力攻打获嘉,丁卯日,获嘉城被攻陷,李育德和他的三个弟弟都战死了。

己巳日,李公逸献出雍丘投降唐朝,唐高祖任命他为杞州总管,任命他的族弟李善行当杞州刺史。

隋朝的吏部侍郎杨恭仁,跟着宇文化及到了河北;宇文化及失败后,魏州总管元宝藏抓获了他,己巳日,把他送到长安。唐高祖和他有旧交情,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不久又任命他为凉州总管。杨恭仁一向熟悉边境事务,了解羌人、胡人的情况,当地百姓和外族都很信服他,从葱岭以东的部落,都来唐朝进贡。

突厥的始毕可汗率领部众渡过黄河到了夏州,梁师都派兵和他会合,还拨给刘武周五百名骑兵,想从句注山进攻太原。可正好赶上始毕可汗去世,他的儿子什钵苾年纪太小,不能继位,突厥人就立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设为处罗可汗。处罗可汗任命什钵苾为尼步设,让他住在突厥东部,正好对着幽州的北面。之前,唐高祖派右武候将军高静带着财物出使突厥,去见始毕可汗,高静到了丰州,听说始毕可汗死了,就按照唐高祖的命令,把财物存放在丰州的府库里。突厥人听说后很生气,想派兵入侵;丰州总管张长逊赶紧让高静把财物带出塞外,当作唐朝给始毕可汗的丧葬费,突厥人才撤兵回去。

三月庚午日,梁师都侵犯灵州,灵州长史杨则击退了他。

壬申日,王世充侵犯穣州,穣州刺史史万宝出兵迎战,作战失利。

庚辰日,隋朝北海通守郑虔符、文登县令方惠整,以及东海、齐郡、东平、任城、平陆、寿张、须昌等地的贼帅王薄等人,全都献出各自管辖的地盘投降唐朝。

王世充名义上是去攻打新安,实际上是想召集依附自己的文武官员,商议接受禅让(夺取皇位)的事。李世英坚决反对,说:“天下人之所以争相归附东都,是因为您能复兴隋朝啊。现在全国九州的土地,连一处都没平定,就急着称帝,恐怕远方的人都会想着背叛您!”王世充说:“您说得对!”可长史韦节、杨续等人却反驳:“隋朝气数已尽,这是明摆着的道理。这种非凡的大事,本来就不能和普通人商量。”太史令乐德融也附和:“去年出现长星,这是改朝换代的征兆;今年岁星运行到角宿、亢宿,亢宿对应着郑国的地域。如果不赶紧顺应天意,恐怕您的帝王之气就要衰退了。”王世充听了他们的话。外兵曹参军戴胄劝王世充:“君臣就像父子,祸福与共,您不如竭尽忠心为国家效力,这样家国才能都安定。”王世充用花言巧语夸赞他,却把他打发走了。后来王世充商议接受“九锡”,戴胄又坚决反对,王世充发怒,把他贬为郑州长史,让他和自己的侄子王行本一起镇守虎牢。接着王世充让段达等人去跟皇泰主说,请求给王世充加九锡。皇泰主说:“郑公(王世充)最近平定李密,已经被任命为太尉,从那以后没立什么新功劳,等天下稍微平定些,再商议这件事也不晚。”段达强硬地说:“太尉他想要。”皇泰主盯着段达看了很久,无奈地说:“随你们吧!”辛巳日,段达等人以皇泰主的名义下诏书,任命王世充为相国,允许他使用象征皇权的黄钺,总领文武百官,进爵为郑王,加九锡,郑王府可以设置丞相及以下官员。

当初,宇文化及任命隋朝大理卿郑善果为民部尚书。郑善果跟着宇文化及到聊城,帮他督战,被流箭射中。窦建德攻克聊城后,部将王琮抓获了郑善果,责备他:“您出身名臣之家,又是隋朝的大臣,怎么能为杀君的叛贼效力,还苦战到受伤呢!”郑善果十分羞愧,想自杀,宋正本赶紧跑去阻止了他;但窦建德也没礼遇他,郑善果就逃到相州,淮安王李神通把他送到长安。庚午日,郑善果到达长安,唐高祖对他很优待,任命他为左庶子、检校内史侍郎。

齐王李元吉暗示并州的百姓到京城去请愿,挽留自己留在并州;甲申日,唐高祖又任命李元吉为并州总管。

戊子日,淮南五个州都派使者来投降唐朝。

辛卯日,刘武周侵犯并州。

壬辰日,营州总管邓暠攻打高开道,打败了他。

甲午日,王世充派他的将领高毗侵犯义州。

东都的道士桓法嗣给王世充献上《孔子闭房记》,说“相国您该取代隋朝当皇帝”。王世充特别高兴,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捉来各种鸟,在丝帛上写好“天命归王世充”之类的话,系在鸟脖子上,再把鸟放走。有人抓到这种鸟,献给他,也能得到官职爵位。之后段达又以皇泰主的名义,给王世充加“殊礼”。王世充上奏表假意推辞了三次,百官则不断劝他称帝,还在朝堂上设置了皇帝的座位。纳言苏威年纪大了,没法上朝,王世充因为苏威是隋朝的重臣,想借他的名声炫耀自己,每次劝进时,都要把苏威的名字放在最前面。等到接受殊礼那天,王世充让人扶着苏威坐在百官之上,然后自己面向南端正坐下,接受百官朝拜。

夏季,四月,刘武周率领突厥军队,驻扎在黄蛇岭,兵力强盛。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领一百名步兵去试探敌军;张达推辞说士兵太少,不能去,李元吉强迫他出发,结果张达的士兵全被消灭了。张达又恨又气,庚子日,带着刘武周偷袭榆次,攻陷了城池。

散骑常侍段确生性嗜酒,奉唐高祖的命令到菊潭慰劳朱粲。辛丑日,段确喝醉了,侮辱朱粲说:“听说你喜欢吃人,人肉是什么味道?”朱粲说:“吃醉人的肉,就像吃用酒糟腌过的猪肉。”段确大怒,骂道:“你这狂贼投降入朝后,不过是个奴才罢了,还能吃人吗!”朱粲当场就把段确和他的几十个随从抓起来,全煮了,给手下人吃。接着朱粲屠杀了菊潭的百姓,投奔王世充,王世充任命他为龙骧大将军。

王世充让长史韦节、杨续等人,以及太常博士衡水人孔颖达,制定禅让的礼仪流程,然后派段达、云定兴等十几人进宫上奏皇泰主:“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郑王的功德极高,希望陛下能效仿尧、舜禅让的先例(把皇位让给郑王)。”皇泰主收起膝盖,撑着桌子,愤怒地说:“天下是高祖(隋文帝)的天下,如果隋朝的国祚还没亡,这种话就不该说;如果天命已经改了,又何必麻烦禅让!你们有的是先朝老臣,有的身居高位,既然说出这种话,我还有什么指望!”皇泰主脸色严厉,朝堂上的人都吓得流汗。退朝后,皇泰主对着刘太后哭泣。王世充又派人对皇泰主说:“现在天下还没安定,需要立一个年长有能力的君主,等四方平定后,一定把皇位还给您,我说到做到。”癸卯日,王世充声称奉皇泰主的命令,禅让皇位给郑国。他派哥哥王世恽把皇泰主软禁在含凉殿,虽然之后有三次“皇泰主推辞禅让”的奏表,以及“百官劝进”的敕书,但皇泰主根本不知道这些事。王世充又派将领带兵进入皇宫,清理宫室,还派方术师用桃枝煮的水、芦苇扎的火把,在皇宫里举行驱邪仪式。

隋朝的将帅、郡县官员以及贼帅,先后不断有投降唐朝的,唐高祖下诏任命王薄为齐州总管,伏德为济州总管,郑虔符为青州总管,綦公顺为淮州总管,王孝师为沧州总管。甲辰日,派大理卿新乐人郎楚之安抚山东地区,秘书监夏侯端安抚淮左地区。

乙巳日,王世充安排好皇帝的仪仗,进入皇宫,正式登基称帝。丙午日,王世充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明。

丁未日,隋朝御卫将军陈棱献出江都投降唐朝;唐高祖任命陈棱为扬州总管。

戊申日,王世充立儿子王玄应为太子,王玄恕为汉王,其他兄弟和宗族十九人都封为王。他尊奉皇泰主为潞国公。任命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张仅为司空,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内史,王隆为左仆射,韦霁为右仆射,齐王王世恽为尚书令,杨汪为吏部尚书,杜淹为少吏部,郑飂为御史大夫。王世恽是王世充的哥哥。王世充又任命国子助教吴人陆德明为汉王师,让王玄恕到陆德明家里行“束修礼”(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是拜师的礼节)。陆德明觉得这是耻辱,就故意服下巴豆散,躺在床上装病,王玄恕进屋跪在床前,陆德明当着他的面腹泻,始终没和他说一句话。陆德明本名陆朗,人们通常称呼他的字“德明”。

王世充在皇宫门外、玄武门等好几处都摆上坐榻,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亲自接收奏章。有时他还骑着轻便的马在街市上巡查,也不清理道路,百姓只要避让开就行。王世充勒住马缰绳慢慢走,对百姓说:“过去的天子深居皇宫,乱世,就像一个州的刺史一样,亲自处理事务,会和百姓一起评议朝政。之前还担心宫门有禁令,现在在宫门外设座办公,大家有什么话都可以尽情说。”他又下令在西朝堂接收百姓的冤屈申诉,在东朝堂接收直言劝谏。于是每天有几百人献策、上书,奏章又多又杂,王世充根本看不过来,几天后,就再也不到宫门外办公了。

窦建德听说王世充自己称帝,就和他断绝了关系,开始使用皇帝的旌旗,出入时实行“警跸”(皇帝出行时,前面有人清道,禁止百姓通行),下达的文书称为“诏”,还追谥隋炀帝为闵帝。齐王杨暕死后,他的遗腹子杨政道还在,窦建德立杨政道为郧公,但仍然依附突厥,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隋朝的义成公主派使者来迎接萧皇后和南阳公主,窦建德派一千多名骑兵护送她们去突厥,还把宇文化及的头颅献给义成公主。

丙辰日,刘武周包围并州,齐王李元吉击退了他。戊午日,唐高祖下诏命太常卿李仲文带兵救援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