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隋纪六(公元613年-615年)

隋纪六(公元613年-615年)(1 / 2)

大业九年(癸酉年,公元613年)

春季,正月丁丑日,隋炀帝下诏征召全国军队集结到涿郡。朝廷开始招募百姓充当“骁果”(精锐禁军),同时整修辽东古城来储存军粮。

灵武的贼寇首领白瑜娑劫掠官府牧马,还向北勾结突厥,陇右地区深受其害,人们称他为“奴贼”。

戊戌日,朝廷大赦天下。

己亥日,隋炀帝命令刑部尚书卫文升等人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

二月壬午日,隋炀帝下诏说:“宇文述因为军粮供应不上,导致朝廷军队陷入困境;这其实是军中官吏调度失误造成的,不是宇文述的过错,应当恢复他的官职爵位。”不久后,又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隋炀帝对身边大臣说:“高丽这小小的蛮夷,竟敢怠慢我大隋王朝;如今就算是要移山填海,我都有信心成功,何况是征服这个小贼寇!”于是再次商议讨伐高丽。左光禄大夫郭荣劝谏道:“戎狄之国不守礼法,这本是臣下该处理的小事;千钧之力的强弩,不会为了射杀一只小老鼠而发射,陛下何必亲自率领万乘之尊去对抗小贼寇呢!”隋炀帝不听。

三月丙子日,济阴人孟海公起兵造反,占据周桥,部众达到数万人。他见有人引用经书史籍,就立刻将其杀死。

丁丑日,朝廷征发十万壮丁修筑大兴城(长安)。戊寅日,隋炀帝前往辽东,命令民部尚书樊子盖等人辅佐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

当时各地盗贼四起,齐郡人王薄、孟让、北海人郭方预、清河人张金称、平原人郝孝德、河间人格谦、勃海人孙宣雅等人,各自聚集部众抢劫掠夺,多的有十几万兵力,少的也有几万人,山东地区深受其苦。天下太平已久,百姓不熟悉打仗,郡县官吏每次与贼寇交战,都望风溃败。只有齐郡丞閺乡人张须陀深得士兵拥护,他勇猛果断、善于作战,率领郡兵在泰山下进攻王薄。王薄依仗自己之前多次取胜,没有设防;张须陀突然袭击,大败王薄。王薄收拢残余兵力向北渡过黄河,张须陀又在临邑追击,再次击败他。王薄向北联合孙宣雅、郝孝德等部,聚集十几万兵力进攻章丘,张须陀率领两万步兵骑兵迎击,贼寇大败。贼寇首领裴长才等人率领两万部众突然抵达齐郡城下,大肆抢掠。张须陀来不及集结军队,只率领五名骑兵出战,贼寇争相围攻,把他们围了一百多层。张须陀身受多处创伤,却越战越勇。恰逢城中守军赶到,贼寇才逐渐后退。张须陀趁机率领士兵追击,裴长才等人战败逃走。庚子日,郭方预等人联合兵力攻陷北海郡,大肆抢掠后离去。张须陀对下属说:“贼寇依仗自己人多势众,认为我无法救援北海。我现在火速进军,一定能打败他们!”于是挑选精锐士兵,日夜兼程进军攻击,大败贼寇,斩杀数万人,前后缴获的贼寇物资粮草数不胜数。

历城县人罗士信,年仅十四岁,跟随张须陀在潍水上进攻贼寇。贼寇刚摆好阵势,罗士信就骑马冲到阵前,刺杀数人,砍下一个贼寇的首级扔到空中,再用长矛接住,高举着在阵前巡行;贼寇们都惊恐发愣,没人敢靠近。张须陀趁机率领军队奋勇进攻,贼寇彻底溃败。罗士信追击逃兵,每杀一个人,就割下对方的鼻子揣在怀里,回来后用鼻子数量验证杀敌人数;张须陀对他赞叹不已,把他留在身边。每次作战,张须陀先冲锋,罗士信作为副手紧随其后。隋炀帝派使者慰问勉励他们,还让人画下张须陀、罗士信作战的场景来看。

夏季,四月庚午日,隋炀帝的车驾渡过辽河。壬申日,派遣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进军平壤。

左光禄大夫王仁恭率领军队从扶馀道进军。王仁恭进军到新城,高丽数万士兵前来抵抗,王仁恭率领一千精锐骑兵击败高丽军,高丽军退守城池顽强抵抗。隋炀帝命令众将进攻辽东城,允许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隋军使用飞楼、撞车、云梯、地道,从四面同时进攻,昼夜不停,但高丽军随机应变抵抗,二十多天也没能攻克,双方死伤惨重。冲梯的竹竿长十五丈,骁果吴兴人沈光爬上冲梯顶端,靠近城墙与高丽军交战,短兵相接中杀死十几人,高丽军争相攻击他,导致他从冲梯上坠落;还没落到地面时,恰好遇到冲梯上垂下的绳索,沈光抓住绳索又爬了上去。隋炀帝看到后,赞赏他的英勇,当即任命他为朝散大夫,常把他留在身边。

礼部尚书杨玄感,勇猛善战,擅长骑马射箭,喜欢读书,喜好结交宾客,天下有名的士人大多与他交往;他和薄山公李密关系很好。李密是李弼的曾孙,年轻时就有才华谋略,志向远大,轻视财物、喜好士人,曾任左亲侍。隋炀帝见过他后,对宇文述说:“之前左边仪仗队里那个皮肤黝黑的小孩,眼神非同寻常,别让他担任宫廷警卫!”宇文述于是暗示李密主动称病辞职,李密从此不再参与世事,专心读书。他曾骑着黄牛读《汉书》,杨素遇到后觉得他很特别,就把他召到家里,和他交谈后非常高兴,对儿子杨玄感等人说:“李密的见识气度如此出众,你们都比不上他!”从此杨玄感与李密结下深厚交情。有时杨玄感会轻视李密,李密说:“说话要实事求是,怎么能当面阿谀奉承!如果论在战场上决策应变、厉声呵斥就能震慑敌人,我比不上您;但要是论驱使天下贤才、让他们各尽其用,您比不上我:怎么能因为职位稍高就轻视天下士人呢!”杨玄感笑着表示信服。

杨素依仗功劳傲慢自大,在朝廷宴会时,有时会有失臣子礼仪。隋炀帝心里怀恨却不表露,杨素也察觉到了。等到杨素去世,隋炀帝对身边大臣说:“要是杨素没死,最终一定会被灭族。”杨玄感很清楚这件事,而且他自认为家族世代显贵,朝中文武大臣大多是他父亲的旧部下,看到朝政日益混乱,且隋炀帝猜忌心重,内心感到不安,就和几个弟弟暗中谋划叛乱。当时隋炀帝正忙于征伐高丽,杨玄感主动请求:“我家世代蒙受国恩,希望能担任将领出征。”隋炀帝高兴地说:“将门一定出将军,相门一定出宰相,果然不假!”从此对杨玄感更加宠信,让他多参与朝政。

隋炀帝征伐高丽时,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于是和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谋划,故意拖延漕运,不按时发运粮草,想让渡过辽河的各路隋军缺粮;隋炀帝派使者催促,杨玄感就谎称水路有很多盗贼,不能前后连续运粮。杨玄感的弟弟虎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石,都跟随隋炀帝在辽东,杨玄感暗中派人召他们回来,两人都逃了回来。杨万石逃到高阳时,被监事许华抓获,在涿郡斩首。

当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从东莱将要入海进军平壤,杨玄感派家奴伪装成从东方来的使者,谎称来护儿谋反。六月乙巳日,杨玄感进入黎阳,关闭城门,大肆征发成年男子,用帆布制作头盔铠甲,设置官署僚属,全都依照隋文帝开皇年间的制度。他向附近各郡发送文书,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发兵到黎阳粮仓集合。郡县中能干的官员,杨玄感都以运粮为由把他们召集过来,任命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

治书侍御史游元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对他说:“暴君肆虐,身陷边远地区,这是上天要灭亡他的时候。我现在亲自率领义兵诛杀无道君主,您意下如何?”游元严肃地说:“您父亲蒙受国家恩宠,近代以来无人能比。您和弟弟们都身居高位,本应竭尽忠诚气节报答朝廷大恩。没想到您父亲的坟墓还没干,您就亲自谋划叛乱!我只有一死,绝不敢听从您的命令!”杨玄感发怒,把他囚禁起来,多次用兵器威胁,却不能让他屈服,最终杀死了他。游元是游明根的孙子。

杨玄感从运粮民夫中挑选年轻力壮者五千多人,又挑选丹杨、宣城的船夫三千多人,杀牛、羊、猪三牲誓师,并且对众人宣告:“皇上无道,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天下动荡不安,死在辽东的人数以万计。现在我和各位起兵,来解救百姓的危难,怎么样?”众人都踊跃欢呼万岁。于是杨玄感部署军队,分配任务。唐祎从杨玄感那里逃回河内郡。

在此之前,杨玄感暗中派家僮到长安,召李密和弟弟杨玄挺前往黎阳。等到起兵时,李密恰好赶到,杨玄感非常高兴,把他当作主要谋士,对李密说:“您一直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现在时机到了!您有什么计策?”李密说:“天子出征,远在辽东之外,距离幽州还有千里之遥。南边有大海,北边有强大的突厥,中间只有一条通道,形势本就极其艰险。您率领军队出其不意,长驱直入蓟城,占据临渝关的险要地势,扼住隋军的咽喉。隋军退路被切断,高丽人得知后,一定会从背后追击。不出一个月,隋军粮草就会耗尽,他们要么投降,要么溃散,不用打仗就能擒获隋炀帝,这是上策。”杨玄感说:“再说说中策。”李密说:“关中地区四面有险要屏障,是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虽然有卫文升防守,但不值得担心。现在您率领军队大张旗鼓向西进军,路过城池不攻打,直接夺取长安。收纳当地豪杰,安抚百姓,占据险要地势防守。天子即使回来,也失去了根本之地,我们可以慢慢谋划夺取天下。”杨玄感说:“再说说下策。”李密说:“挑选精锐士兵,日夜兼程,袭击夺取东都洛阳,用洛阳的名义号令天下。但恐怕唐祎已经把我们的计划报告给洛阳,洛阳会提前固守。如果领兵攻打洛阳,一百天不能攻克,天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后果就不是我能预料的了。”杨玄感说:“不对,现在朝中百官的家眷都在东都,要是先夺取洛阳,足以动摇他们的军心。而且路过城池却不攻克,怎么能显示我们的威力!您说的下策,其实是上策。”于是率领军队向洛阳进军,派杨玄挺率领一千精锐作为前锋,先夺取河内郡。唐祎据城抵抗,杨玄挺没能攻克。

唐祎又派人告诉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樊子盖等人,让他们领兵防备,修武县百姓也纷纷聚集起来防守临清关。杨玄感无法通过,就在汲郡南边渡过黄河,跟随他的人多得像集市上的人一样。他派弟弟杨积善率领三千士兵从偃师南边沿着洛水向西进军,杨玄挺从白司马坂翻过邙山向南进军,杨玄感亲自率领三千多人跟随在后面,三路军队相距约十里,对外宣称是大军。他的士兵都只拿着单刀和柳木盾牌,没有弓箭铠甲。东都方面派河南县令达奚善意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抵抗杨积善,将作监、河南赞治裴弘策率领八千人抵抗杨玄挺。达奚善意渡过洛水南岸,在汉王寺扎营;第二天,杨积善的军队赶到,达奚善意的军队不战自溃,铠甲兵器都被杨积善缴获。裴弘策出兵到白司马坂,刚一交战就战败逃走,士兵损失了一大半,杨玄挺也不追击。裴弘策撤退三四里,收拢溃散的士兵,重新摆好阵势等待杨玄挺;杨玄挺慢慢赶到,休息了很久,突然起身进攻,裴弘策又战败,这样连续交战五次。丙辰日,杨玄挺一直推进到太阳门,裴弘策只剩下十几名骑兵逃回宫中,其余士兵全部归降杨玄感。

杨玄感在上春门驻扎,每次誓师都对众人说:“我身为上柱国,家中财产数以万计,要说富贵,我已经没什么可追求的了。现在我不顾灭族之祸起兵,只是为了天下百姓解除水深火热的危难!”众人都很感动。父老乡亲争相献上牛和酒,年轻人到军营门口请求参军的,每天有上千人。

内史舍人韦福嗣是韦洸的侄子,随军出兵抵抗杨玄感,被杨玄感抓获;杨玄感对他礼遇优厚,让他和自己的亲信胡师耽一起掌管文书。杨玄感让韦福嗣写信给樊子盖,列举隋炀帝的罪恶,信中说:“现在我打算废掉昏君、拥立明君,希望您不要拘泥于小节,以免自取灾祸。”樊子盖刚从地方调到京城任职,东都的旧官员大多轻视他,以至于在部署军事时,官员们大多不服从命令。裴弘策和樊子盖官职同级,之前出兵讨伐贼寇失利,樊子盖又让他出兵,他不肯去,樊子盖下令把他拉出去斩首示众。国子祭酒河东人杨汪,只是稍微有些不恭敬,樊子盖也准备杀他;杨汪磕头磕得头破血流,才得以幸免。从此将领官吏都震惊敬畏,没人敢抬头看樊子盖,他的命令都能顺利执行。杨玄感出动全部精锐攻城,樊子盖根据情况灵活防守,杨玄感无法攻克。但达官贵族的子弟们响应招募参军的,听说裴弘策被处死,都不敢进城。韩擒虎的儿子韩世咢、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虞世基的儿子虞柔、来护儿的儿子来渊、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周罗睺的儿子周仲等四十多人,都投降了杨玄感,杨玄感把亲信要职都交给他们。郑善果是郑译的侄子。

杨玄感收拢兵力达到五万多人,派遣五千人防守慈磵道,五千人防守伊阙道,派韩世咢率领三千人包围荥阳,顾觉率领五千人夺取虎牢关。虎牢关守军投降,杨玄感任命顾觉为郑州刺史,镇守虎牢关。

代王杨侑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率领四万军队救援东都,卫文升到了华阴,挖掘杨素的坟墓,焚烧他的尸骨,以此向士兵表示必死的决心,然后大张旗鼓地从崤山、渑池出兵,直逼东都城北。杨玄感领兵迎击;卫文升边打边进,在金谷驻扎。

辽东城久攻不下,隋炀帝派人制造一百多万个布袋,装满泥土,打算堆积成一条宽三十步、和城墙一样高的“鱼梁大道”,让士兵登上大道攻城。又制造八轮楼车,高度超过城墙,排列在鱼梁大道两侧,想从楼车上向下射杀城内守军,约定日期发起总攻,城内高丽军处境危急。恰逢杨玄感谋反的文书送到,隋炀帝非常害怕,召纳言苏威进帐,对他说:“这小子很聪明,会不会成为祸患?”苏威说:“能分辨是非、判断成败,才算聪明,杨玄感为人粗疏,肯定成不了大气候。但恐怕会因此逐渐引发叛乱的苗头。”隋炀帝又听说达官贵族的子弟都在杨玄感那里,更加担忧。兵部侍郎斛斯政一向和杨玄感关系很好,杨玄感谋反,斛斯政参与了谋划,杨玄纵兄弟逃回,就是斛斯政暗中安排的。隋炀帝打算彻底追查杨玄纵等人的同党,斛斯政内心不安,戊辰日,逃奔高丽。庚午日,夜里二更时分,隋炀帝秘密召集众将,命令他们率军撤退,军中的物资、器械、攻城器具堆积如山,营垒、帐篷都保持原样,全部丢弃后撤离。士兵们人心惶惶,不再有秩序,各路军队四散分开。高丽军很快就发现了隋军撤退,但不敢追击,只是在城内击鼓呐喊。到第二天午时,才逐渐派兵出城,到远处侦察,还怀疑隋军是诈退。过了两天,才派出几千士兵追击,又害怕隋军人数众多,不敢靠近,一直保持八九十里的距离,等到隋军快要渡过辽河时,知道隋炀帝的御营已经全部渡过,才敢逼近隋军后军。当时隋军后军还有数万人,高丽军趁机追击抢掠,最后面几千名老弱士兵被杀死掳走。

起初,隋炀帝再次征讨高丽时,又问太史令庾质:“这次出征情况会怎样?”庾质回答:“臣实在愚昧,还是坚持之前的看法,陛下若亲自率军出征,耗费的人力财力实在太多。”隋炀帝发怒说:“我亲自去都打不赢,只派别人去,怎么可能成功!”等到隋炀帝撤军回来,又对庾质说:“你之前不想让我出征,就是料到会有今天这种情况吧。杨玄感能成功吗?”庾质说:“杨玄感虽然地位显赫,但向来不得民心,他只是趁着百姓疲惫,希望侥幸成功。如今天下统一,不是轻易能动摇的。”

隋炀帝派虎贲郎将陈棱到黎阳进攻元务本,又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候卫将军屈突通乘坐驿车火速发兵讨伐杨玄感。来护儿抵达东莱后,听说杨玄感围攻东都,召集众将商议撤军回救东都。众将都认为没有皇帝的诏令,不应擅自撤军,坚决不同意。来护儿厉声说:“洛阳被围,是心腹之患;高丽违抗命令,不过是疥癣小疾。国家的事,只要知道该做就必须去做,擅自撤军的责任由我承担,和你们无关,有敢阻拦的,按军法处置!”当天就率军返回,还让儿子来弘、来整骑马通过驿道向朝廷奏报。当时隋炀帝刚回到涿郡,已经下敕令让来护儿救援东都,见到来弘、来整后非常高兴,赐给来护儿玺书说:“你撤军的时候,正是我下敕令让你回师的日子,君臣心意相合,远隔千里却如符契般契合。”

在此之前,右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因事获罪被除名,朝廷让他随军效力,当时他跟从来护儿在东莱。隋炀帝猜忌他,下诏将李子雄押送到自己的行营。李子雄杀死使者,逃奔杨玄感。卫文升率领两万步兵骑兵渡过瀍水,与杨玄感交战,杨玄感多次击败他。杨玄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所到之处无人能挡,又善于安抚士兵,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死作战,因此每次交战大多获胜,部众也越来越多,达到十万人。卫文升兵力悬殊,死伤殆尽,只好退守邙山南麓,与杨玄感决战,一天内交战十多次。恰逢杨玄挺被流箭射中身亡,杨玄感的军队才逐渐后退。

秋季七月癸未日,余杭百姓刘元进起兵响应杨玄感。刘元进手长一尺多,手臂下垂能过膝盖,自认为相貌非凡,暗中有谋反的打算。当时隋炀帝再次从三吴地区征调士兵讨伐高丽,三吴的士兵都互相说:“往年天下全盛时,我们的父兄去征讨高丽,还有大半人没能回来;如今国家已经疲惫,还要去打仗,我们这些人肯定要全军覆没了!”因此很多人逃亡。郡县官府追捕得很紧急,逃亡的人听说刘元进起兵,纷纷前来投奔,一个月内,部众就达到数万人。

起初,杨玄感抵达东都时,自认为天下人都会响应,很快就能成功。他得到韦福嗣后,把对方当作心腹,不再专任李密。韦福嗣每次谋划计策都犹豫不决、模棱两可。李密看穿了他的心思,对杨玄感说:“韦福嗣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同盟,其实心怀观望;您刚开始举大事,身边却有奸人,要是听他的意见,肯定会被耽误,请杀了他!”杨玄感说:“何至于到这种地步!”李密退下后,对亲信说:“楚公(杨玄感)想造反却不想成功,我们这些人现在要成俘虏了!”

李子雄劝杨玄感尽快称帝,杨玄感拿这事问李密。李密说:“从前陈胜想称王,张耳劝谏却被疏远;魏武帝(曹操)想谋求九锡之礼,荀彧反对却被诛杀。现在我想说真话,又怕重蹈这两人的覆辙;要是阿谀顺从,又不是我的本意。为什么呢?自从起兵以来,虽然多次获胜,但各郡县并没有响应我们的;东都的防守还很坚固,天下的援兵也越来越多,您应当奋勇作战,早日平定关中,现在却急于称帝,这不是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心胸狭隘吗!”杨玄感笑着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屈突通率军驻扎在河阳,宇文述随后也赶到。杨玄感向李子雄询问计策,李子雄说:“屈突通熟悉军事,要是他渡过黄河,胜负就难料了,不如分兵阻拦他。屈突通过不了河,樊子盖、卫文升就会失去援军。”杨玄感同意这个计策,准备派兵阻拦屈突通;但樊子盖知道了他的谋划,多次进攻他的军营,让他无法分兵。屈突通趁机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杨玄感分兵两路,西路抵抗卫文升,东路抵御屈突通。樊子盖又出兵大战,杨玄感的军队多次战败。杨玄感和部下商议对策,李子雄说:“东都的援军越来越多,我们军队多次战败,不能久留,不如直接进入关中,打开永丰仓救济贫苦百姓,三辅地区就能轻易平定;占据府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才是霸王之业。”李密说:“弘化留守元弘嗣在陇右掌握强兵,我们可以谎称他谋反,派使者迎接您入关,这样能欺骗众人。”

恰逢华阴杨家的人请求担任向导,壬辰日,杨玄感解除对东都的包围,率军向西奔赴潼关,对外宣称:“我已经攻破东都,现在去夺取关西!”宇文述等各路军队随后追击。杨玄感抵达弘农宫时,当地父老拦住他劝说道:“弘农宫城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攻克。”杨玄感认为有道理。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对下属说:“杨玄感听说大军将至,想向西图谋关中,要是他的计划成功,就很难对付了;我们应当用计策牵制他,让他无法前进,不出十天,就能活捉他。”等到杨玄感的军队抵达城下,杨智积登上城墙辱骂他;杨玄感发怒,留下军队攻城。李密劝谏说:“您现在谎称率军西进,军事行动贵在神速,何况追兵很快就到,怎么能停留!要是前进不能占据潼关,后退又没有据点,士兵一旦溃散,我们怎么自保!”杨玄感不听,坚持攻城,还放火烧城门;杨智积在城内也加大火势,让杨玄感的士兵无法进城。攻城三天没能攻克,杨玄感才率军西进。抵达閺乡时,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军队在皇天原追上了他。杨玄感登上盘豆山,摆开阵势,连绵五十里,边战边退,一天内战败三次。八月壬寅日,杨玄感在董杜原摆阵,各路军队发起进攻,杨玄感大败,只和十多个骑兵逃往上洛。追击的骑兵赶到,杨玄感大声呵斥,骑兵们都转身逃走。逃到葭芦戍时,杨玄感只剩下弟弟杨积善,两人徒步逃跑。杨玄感知道自己无法逃脱,对杨积善说:“我不能被人杀死羞辱,你杀了我吧!”杨积善抽刀杀死杨玄感,随后自杀,却没有死,被追兵抓获,和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营。隋炀帝下令在东都集市将杨玄感的尸体剁成碎块示众,三天后,又把尸体切碎焚烧。杨玄感的弟弟杨玄奖担任义阳太守,准备去投奔杨玄感,被郡丞周旋玉杀死;杨仁行担任朝请大夫,在长安被处死。

杨玄感围攻东都时,梁郡百姓韩相国起兵响应,杨玄感任命他为河南道元帅。一个月内,韩相国的部众就达到十多万人,抢劫掠夺各郡县;抵达襄城时,听说杨玄感战败,部众逐渐溃散,韩相国被官吏抓获,首级被送到东都。

隋炀帝因为元弘嗣是斛斯政的亲信,当时元弘嗣留守弘化郡,就派卫尉少卿李渊骑马前去将他逮捕,顺势让李渊接替他担任弘化留守,关右十三郡的军队都归李渊征调。李渊治理军队宽厚简约,很多人都归附他。隋炀帝因为李渊相貌奇异,又听说他的名字应验谶语,对他心怀猜忌。不久后,隋炀帝征召李渊到自己的行营,李渊恰逢生病没能前去拜见。他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任职,隋炀帝问王氏:“你舅舅怎么来得这么晚?”王氏回答说李渊生病了,隋炀帝说:“他会不会死啊?”李渊听说后非常害怕,于是开始沉迷饮酒、收受贿赂,以此掩盖自己的锋芒。

癸卯日,吴郡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聚集部众在江左地区抢劫掠夺。朱燮原本是还俗的道士,博览经史,很懂兵法,身材矮小,曾任昆山县博士,他和几十个学生一起起兵,深受劳役之苦的百姓纷纷前来投奔。管崇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志向豪迈,隐居在常熟,自称有帝王之相,所以盗贼们都拥戴他。当时隋炀帝在涿郡,派虎牙郎将赵六儿率领一万士兵驻扎在杨子,分为五个营垒防备南方的盗贼。管崇派部将陆顗渡过长江,趁夜袭击赵六儿,攻破两个营垒,缴获器械物资后离去,部众越来越多,达到十万人。

辛酉日,司农卿云阳人赵元淑因是杨玄感的同党被处死。隋炀帝派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和东都留守樊子盖一起追查杨玄感的同党。骨仪原本是天竺胡人。隋炀帝对裴蕴说:“杨玄感振臂一呼,就有十万人跟随,这更说明天下人不能太多,人多了就会聚集起来当盗贼。不把他们全部处死,就无法惩戒后人。”樊子盖本性残酷,裴蕴又得到隋炀帝的这个旨意,于是用严酷的刑法追查,处死了三万多人,他们的家产全部被没收,其中被冤枉而死的人占了大半,还有六千多人被流放。杨玄感围攻东都时,曾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凡是接受过粮食的百姓,都被埋在都城南边。杨玄感交好的文士会稽人虞绰、琅邪人王胄,都因牵连获罪被流放边疆,两人随后逃亡,被抓获后处死。

隋炀帝擅长写文章,不喜欢别人的文采超过自己。薛道衡死后,隋炀帝说:“他还能写出‘空梁落燕泥’这样的句子吗!”王胄死后,隋炀帝吟诵他的佳句说:“‘庭草无人随意绿’,他还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隋炀帝自负才学,常常轻视天下的读书人,曾对身边大臣说:“天下人都认为我是凭借祖上的基业才拥有天下,要是让我和士大夫们公平竞争,我也该当皇帝。”

隋炀帝曾随意地对秘书郎虞世南说:“我生性不喜欢别人劝谏,要是地位显赫的人通过劝谏来博取名声,我最不能容忍;至于地位低下的人,我虽然会稍微宽容一些,但最终也不会让他们有出头之日。你要明白这一点!”虞世南是虞世基的弟弟。

隋炀帝派裴矩安抚陇右地区,裴矩趁机前往会宁,慰问曷萨那可汗的部落,还派阙达度设抢劫吐谷浑来充实自己,回来后向隋炀帝奏报情况,隋炀帝重重赏赐了他。

九月己卯日,东海百姓彭孝才起兵造反,部众有几万人。

甲午日,隋炀帝的车驾抵达上谷,因为供给不足,罢免了太守虞荷等人的官职。闰九月己巳日,隋炀帝前往博陵。

冬季十月丁丑日,贼寇首领吕明星围攻东郡,虎贲郎将费青奴击败了他。

刘元进率领部众准备渡过长江,恰逢杨玄感战败,朱燮、管崇迎接刘元进,推举他为主帅,占据吴郡,刘元进自称天子,任命朱燮、管崇为尚书仆射,设置百官。毗陵、东阳、会稽、建安等地的豪杰,大多逮捕当地长官响应刘元进。隋炀帝派左屯卫大将军代郡人吐万绪、光禄大夫下邽人鱼俱罗率军讨伐他们。

十一月己酉日,右候卫将军冯孝慈在清河讨伐张金称,战败身亡。

杨玄感向西进军时,韦福嗣逃到东都自首,当时和他类似的人都没有被追究。樊子盖收缴了杨玄感的文书档案,找到韦福嗣起草的书信草稿,密封后呈给隋炀帝;隋炀帝下令将韦福嗣押送到行营。李密逃亡后,被人抓获,也送到东都。樊子盖将韦福嗣、李密、杨积善、王仲伯等十多人戴上枷锁,押往高阳。李密和王仲伯等人暗中谋划逃跑,让大家拿出随身携带的钱财给押送的使者,说:“我们死了以后,这些钱都留给您,希望您能用这些钱把我们埋葬,剩下的就当作对您的报答。”使者贪图钱财,答应了他们,对他们的防备逐渐松懈。李密请求去集市买酒肉,每次宴饮都喧哗到深夜,使者也不放在心上。走到魏郡石梁驿时,李密等人把防守的人都灌醉,穿墙逃跑。李密叫韦福嗣一起走,韦福嗣说:“我没有罪,天子不过是当面责备我几句罢了。”抵达高阳后,隋炀帝把书信草稿拿给韦福嗣看,将他交给大理寺处置。宇文述上奏说:“对这些叛逆之徒,臣子们都应当痛恨,要是不用重刑惩处,就无法震慑后人。”隋炀帝说:“任凭你处置。”十二月甲申日,宇文述在野外,把所有该受刑的人绑在木架上,用车轮套住他们的脖子,让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拿着兵器砍杀、射箭,箭射得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受刑的人身躯破碎,还套在车轮里。杨积善、韦福嗣还被处以车裂之刑,尸体都被焚烧,骨灰随风飘散。杨积善自称亲手杀死了杨玄感,希望能免死。隋炀帝说:“他不过是枭鸟一样的逆子!”于是下令将杨积善的姓改为“枭”。

唐县人宋子贤擅长幻术,能变幻出佛像,自称是弥勒佛出世,远近的人都相信他,他于是谋划趁无遮大会时起兵袭击隋炀帝的车驾;事情泄露后,宋子贤被处死,他的同党一千多家也被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