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陈纪一(公元557年-559年)

陈纪一(公元557年-559年)(1 / 2)

永定元年丁丑(公元557年)

春季,正月初一,周公宇文觉登基为天王,点燃木柴祭祀上天,在露门朝见百官;追尊父亲宇文泰为周文王,母亲为文后;大赦天下。封魏恭帝拓跋廓为宋公。北周以“木德”承接北魏的“水德”,沿用夏朝历法,服饰颜色以黑色为尊。任命李弼为太师,赵贵为太傅、大冢宰,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中山公宇文护为大司马。

梁朝下诏任命王琳为司空、骠骑大将军,任命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左仆射。

周王祭祀圜丘(祭天的圆形高坛),自称先祖出自神农氏,因此以神农配祭圜丘、方丘;以始祖宇文肱(献侯)配祭南北郊;以周文王(宇文泰)配祭明堂,庙号太祖。正月初三,祭祀方丘。正月初四,祭祀太社。废除城门市场的征税。正月初五,拜祭太庙,沿用郑玄的礼制说法,立太祖与两位昭祖、两位穆祖共为五庙;对有功德的先祖另外立远祖庙,永不拆毁。正月十一日,祭祀南郊。正月十二日,册立王后元氏——元氏是西魏文帝的女儿晋安公主。

北齐南安城主冯显请求向北周投降,北周柱国宇文贵派丰州刺史、太原人郭彦领兵接应,趁机占据南安。

吐谷浑入侵北周,攻打凉、鄯、河三州。秦州都督派渭州刺史于翼出兵救援,于翼拒不从命。下属都劝他,于翼说:“攻伐作战不是吐谷浑的擅长。他们这次来,不过是劫掠边境牲畜罢了。劫掠不到东西,自然会撤走。我们劳师动众赶去,肯定追不上。我已经判断清楚,别再劝了。”几天后,消息传来,果然和于翼预料的一样。

当初,梁世祖(萧绎)把始兴郡设为东衡州,任命欧阳顀为刺史。过了很久,调欧阳顀任郢州刺史,萧勃却留住他不放。梁世祖派王琳接替萧勃任广州刺史,萧勃派部将孙荡监管广州,自己率领全部兵力驻守始兴躲避王琳。欧阳顀另外占据一座城,不去拜见萧勃,闭门自守。萧勃发怒,派兵袭击他,抢走他所有的财物、战马和兵器;不久又赦免他,让他回到自己的城池,和他结盟。江陵陷落后,欧阳顀就归顺了萧勃。二月初九,萧勃在广州起兵,派欧阳顀及其部将傅泰、萧孜为前锋——萧孜是萧勃的侄子。南江州刺史余孝顷领兵与他们会合。梁朝下诏命平西将军周文育率领各路军队讨伐。

二月十二日,周王在东郊祭祀太阳;二月十七日,祭祀太社。

北周楚公赵贵、卫公独孤信,过去都和太祖(宇文泰)地位相当,等到晋公宇文护专权,两人都心怀不满、不愿服从。赵贵谋划杀宇文护,独孤信阻止了他;开府仪同三司宇文盛告发了此事。二月二十六日,赵贵入朝,宇文护当场将他抓起来处死,罢免了独孤信的官职。

梁朝领军将军徐度出兵东关入侵北齐,二月二十七日,抵达合肥,烧毁北齐三千艘战船。

欧阳顀等人从南康出兵:欧阳顀驻守豫章的苦竹滩,傅泰占据跖口城,余孝顷派弟弟余孝励守郡城,自己出兵豫章占据石头城。巴山太守熊昙朗引诱欧阳顀一起袭击高州刺史黄法;同时又告诉黄法,约定一起打败欧阳顀,还说:“事成之后,分给我战马和兵器。”于是熊昙朗出兵,和欧阳顀一同进军。到了黄法城下,熊昙朗假装战败逃跑,黄法趁机追击,欧阳顀失去援军只好逃走,熊昙朗夺走他的战马兵器,返回巴山。周文育军队缺船,余孝顷在上牢有船只,周文育派军主焦僧度袭击,把船全部缴获,随即在豫章修筑营寨。军中粮食耗尽,众将想撤退,周文育不允许,派人从小路给周迪送信,约他结为兄弟。周迪得信后很高兴,答应供应粮草。于是周文育分派老弱士兵乘旧船顺流而下,烧毁豫章营寨,假装逃跑。余孝顷见了大喜,不再设防。周文育从小路日夜兼程,占据芊韶——芊韶上游是欧阳顀、萧孜的军营,下游是傅泰、余孝顷的军营,周文育占据中间位置,筑城犒劳士兵,欧阳顀等人极为震惊。欧阳顀退到泥溪,周文育派严威将军周铁虎等人袭击他,三月初二,活捉欧阳顀。周文育摆开重兵,和欧阳顀一起乘船设宴,巡视跖口城下,派部将丁法洪攻打傅泰,将他生擒;萧孜、余孝顷逃走。

三月初三,北周任命于谨为太傅,大宗伯侯莫陈崇为太保,晋公宇文护为大冢宰,柱国、武川人贺兰祥为大司马,高阳公达奚武为大司寇。

北周人杀死魏恭帝拓跋廓。

三月初九,周文育把欧阳顀、傅泰押送到建康。丞相陈霸先和欧阳顀有旧交,释放了他并厚待。

北周晋公宇文护因赵景公独孤信名声显赫,不想公开杀他,三月十八日,逼迫他自杀。

三月十三日,梁朝任命司空王琳为湘、郢二州刺史。

曲江侯萧勃在南康,听说欧阳顀等人战败,军中人心惶惶。三月二十三日,德州刺史陈法武、前衡州刺史谭世远攻打萧勃,将他杀死。

夏季,四月十八日,梁朝铸造“四柱钱”,一枚可当二十枚旧钱。

北齐派使者来梁朝请求讲和。

四月二十一日,周王拜谒成陵(宇文泰陵墓);四月二十四日,返回皇宫。

北齐任命太师斛律金为右丞相,前大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仁为太保,尚书令常山王高演为司空,录尚书事长广王高湛为尚书令,右仆射杨愔为左仆射,仍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合并废除尚书右仆射,任命崔暹为左仆射,上党王高涣为录尚书事。

四月二十六日,周王拜祭太庙。

四月三十日,梁朝调整“四柱钱”币值,一枚当十枚旧钱;五月初五,又禁止使用细钱(小钱)。

原曲江侯萧勃的主帅兰敱袭击杀死谭世远,军主夏侯明彻又杀了兰敱,拿着萧勃的首级投降梁朝。萧勃过去的记室李贺藏拥戴怀安侯萧任占据广州。萧孜、余孝顷还占据石头城,分筑两座城,各守一处,设置大量战船,沿水边列阵。丞相陈霸先派平南将军侯安都协助周文育攻打他们。五月十一日,侯安都暗中出兵,连夜烧毁他们的战船;周文育率领水军、侯安都率领步兵骑兵进攻,萧孜出城投降,余孝顷逃回新吴,周文育等人领兵返回。丞相陈霸先因欧阳顀在岭南名声显着,再次任命他为衡州刺史,派他讨伐岭南。欧阳顀还没到,他的儿子欧阳纥已经攻克始兴;欧阳顀抵达岭南后,各郡都投降,最终攻克广州,岭南全部平定。

北周仪同三司齐轨对御正中大夫薛善说:“军政大权应当归天子,怎么能还在权臣手里!”薛善把这话告诉宇文护,宇文护杀了齐轨,任命薛善为中外府司马。

五月初十,余孝顷派使者到丞相府请求投降。

王琳既不接受梁朝征召,就大力修造战船,准备攻打陈霸先。六月二十一日,陈霸先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侯安都为西道都督,周文育为南道都督,率领两万水军在武昌会合,迎击王琳。

秋季,七月二十五日,周王(宇文觉)拜祭太庙。

黄河南北发生严重蝗灾。北齐皇帝(高洋)问魏郡丞崔叔瓒:“为什么会闹蝗灾?”崔叔瓒答:“《五行志》说:‘土木工程不按时节,就会引发蝗灾。’如今朝廷在外修长城,在内建三台宫殿,大概就是因为这个!”高洋大怒,让侍从殴打他,扯他的头发,用粪水浇他的头,拖着他的脚拉出去。崔叔瓒是崔季舒的哥哥。

八月十一日,北周把梁世祖(萧绎)的灵柩以及被俘的梁朝众将家属一千多人,送还给王琳。

八月十二日,周王祭祀太社。

八月二十八日,梁朝晋升丞相陈霸先为太傅,赐给黄钺(象征专杀之权)、特殊礼仪,朝拜时司仪不直呼其名。九月初五,再晋升陈霸先为相国,总领百官,封陈公,加授“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权臣的最高礼遇),陈国设置百官机构。

北周孝愍帝(宇文觉)性情刚直果断,厌恶晋公宇文护专权。司会李植从太祖(宇文泰)时就担任相府司录,参与执掌朝政;军司马孙恒也长期身居要职。等到宇文护掌权,李植、孙恒怕被排挤,就和宫伯乙弗凤、贺拔提等人一起在周王面前诋毁宇文护。李植、孙恒说:“宇文护自从诛杀赵贵以来,权势日益盛大,谋臣老将都争相依附他,大小政事都由他决断。依臣看,他终将不守臣节,希望陛下早做打算!”周王深表认同。乙弗凤、贺拔提说:“先王(宇文泰)那么英明,尚且把朝政托付给李植、孙恒,如今把这事交给二人,还怕成不了!况且宇文护常自比周公,臣听说周公摄政七年,陛下怎能七年都郁郁不乐这样下去!”周王更加相信他们,多次召武士在后园练习,模拟捆绑宇文护的动作。李植等人又拉宫伯张光洛参与密谋,张光洛却把这事告诉了宇文护。宇文护于是调李植出任梁州刺史,孙恒出任潼州刺史,想瓦解他们的阴谋。后来周王思念李植等人,多次想召他们回朝,宇文护哭着劝谏:“天下最亲的莫过于兄弟,若兄弟间还相互怀疑,其他人谁还可信!太祖因陛下年幼,把后事托付给我,我对国对家都怀着忠诚,实在愿为陛下效力。若陛下能亲自处理政务、威震四海,我就算死了,也像活着一样。只怕除掉我之后,奸人得势,不仅对陛下不利,还会颠覆国家,让我没脸在九泉之下见太祖。况且我已是天子之兄、宰相之位,还有什么可求的!希望陛下别信谗言,疏远骨肉。”周王这才停止召还,但心里仍有疑虑。

乙弗凤等人更加恐惧,密谋更急,约定日期召众王公入宫赴宴,趁机擒杀宇文护;张光洛又把消息告诉宇文护。宇文护于是召柱国贺兰祥、领军尉迟纲等人商议,贺兰祥等人劝宇文护废黜周王。当时尉迟纲统领禁军,宇文护派他入宫召乙弗凤等人议事,等人到齐后,逐一抓起来押送到宇文护府中,同时解散了皇宫宿卫。周王这才醒悟,独自躲在内殿,让宫女持兵器自卫。宇文护派贺兰祥逼迫周王退位,把他幽禁在原来的王府。随后召集全体公卿商议,废周王为略阳公,迎立岐州刺史宁都公宇文毓为新君。公卿们都说:“这是您宇文家的家事,我们怎敢不遵命!”于是在府门外斩杀乙弗凤等人,孙恒也被处死。

当时李植的父亲、柱国大将军李远镇守弘农,宇文护召李远和李植回朝。李远怀疑有变故,犹豫很久,才说:“大丈夫宁可做忠鬼,怎能当叛臣!”于是奉命回京。抵达长安后,宇文护因李远向来功高名重,还想保全他,召他见面说:“您的儿子竟敢图谋不轨,不只是想杀我,更是要颠覆国家。叛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您可尽早处置他。”随即把李植交给李远。李远一向疼爱李植,李植又能言善辩,自称根本没有密谋。李远信以为真,第二天一早,带李植去见宇文护。宇文护以为李植已死,侍从报告李植也在府门外,宇文护大怒:“阳平公(李远封号)竟不信我!”于是召二人入内,仍让李远坐下,命略阳公(宇文觉)与李植在李远面前对质。李植无话可说,对略阳公说:“我本来做这谋划,是为了安定国家、保护陛下!如今到这地步,没什么好说的!”李远听后,瘫倒在坐榻上说:“若真是这样,他确实该万死。”于是宇文护杀了李植,又逼迫李远自杀。李植的弟弟李叔诣、李叔谦、李叔让也被处死,其他儿子因年幼得免。当初,李远的弟弟、开府仪同三司李穆,知道李植不是能保家的人,常劝李远除掉他,李远不听。等到李远临刑前,哭着对李穆说:“我没听你的话,才落到这地步!”李穆本应受牵连治罪,因之前劝过李远而得以免罪,被除名为民,他的子弟也被免官。李植的弟弟、淅州刺史李基,娶了义归公主,本应连坐,李穆请求用自己的两个儿子代替李基去死,宇文护赦免了李基和李穆的儿子。

一个多月后,宇文护派人杀了略阳公,把前王后元氏废为尼姑。

九月二十七日,宁都公宇文毓从岐州抵达长安;九月二十八日,登基为天王,大赦天下。

冬季,十月初二,梁朝晋升陈公陈霸先为王爵。十月初五,梁敬帝(萧方智)下诏禅位给陈霸先。

十月初七,北周魏武公李弼去世。陈王陈霸先派中书舍人刘师知,带领宣猛将军沈恪领兵入宫,护送梁敬帝前往别宫。沈恪推开门拜见陈霸先,叩头谢罪说:“我曾侍奉萧氏(梁朝),今日不忍心做这事。我甘愿受死,绝不奉命!”陈霸先赞赏他的忠义,不再逼迫,改派荡主王僧志代替他。十月初九,陈霸先在南郊登基称帝,返回皇宫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定。尊奉梁敬帝为江阴王,梁太后为太妃,梁皇后为妃。

陈武帝任命给事黄门侍郎蔡景历为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当时朝廷政事都由中书省掌管,中书省设二十一局,分别对应原来尚书省的各部门,总揽国家机要,尚书省只负责接受指令执行而已。

十月初十,陈武帝前往钟山,祭祀蒋帝庙。十月十四日,武帝从杜姥宅迎出佛牙,举办无遮大会(佛教大型法会),亲自到宫门前跪拜礼佛。

十月十五日,陈武帝追尊父亲陈文赞为景皇帝,庙号太祖;追尊母亲董氏为安皇后;追立已故夫人钱氏为昭皇后,已故世子陈克为孝怀太子;册立夫人章氏为皇后。章皇后是乌程人。

朝廷设置删定郎,负责修订法律条令。

十月十九日,周王(宇文毓)祭祀圜丘;十月二十日,祭祀方丘;十月二十八日,祭祀太社。

十月二十二日,陈武帝将太祖(陈文赞)的神位迁入太庙,七座祖庙开始共用一头太牢(牛、羊、豕各一)作为祭品,始祖的祭品用牲畜的头,其余祖庙用牲畜的骨肉。

侯安都率军抵达武昌,王琳的部将樊猛弃城逃走,周文育从豫章领兵与侯安都会合。侯安都听说陈霸先已称帝,叹息说:“我们这次必定失败,师出无名了!”当时两位将领一同进军,互不统属,部下互相争功,渐渐不和。军队抵达郢州,王琳的部将潘纯陀在城中远远射箭攻击官军,侯安都大怒,进军包围郢州;还没攻克,王琳已率军抵达苻口,侯安都只好解除郢州包围,率领全部兵力赶赴沌口,留下沈泰一军驻守汉曲。侯安都率军途中遇大风,无法前进;王琳占据东岸,侯安都等人占据西岸,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等人大败。侯安都、周文育及副将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都被王琳生擒,沈泰领兵逃回建康。王琳召见被俘的梁朝将领谈话,周铁虎言辞强硬、不肯屈服,王琳杀了周铁虎,把侯安都等人囚禁起来,用一根长锁链把他们拴在一起,放在自己的坐榻旁,派亲信宦官王子晋看管。王琳随后把湘州军府迁到郢城,又派部将樊猛袭击并占据江州。

十月十六日,周王(宇文毓)拜祭太庙;十月二十三日,祭祀圜丘;十二月十七日,拜谒成陵(宇文泰陵墓);十二月二十日,返回皇宫。

谯淹率领七千水军、三万老弱从蜀江东下,想归附王琳。北周派开府仪同三司贺若敦、叱罗晖等人出击,斩杀谯淹,俘获他的全部部众。

这一年,陈武帝下诏命给事黄门侍郎萧乾去招抚闽中地区。当时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晋安,几人互相勾结,闽中豪强首领也纷纷修筑营寨自保。武帝对此担忧,派萧乾去晓以利害,豪强首领们都率领部众请求投降,武帝随即任命萧乾为建安太守。萧乾是萧子范的儿子。

当初,梁朝兴州刺史席固献州投降西魏,北周太祖(宇文泰)任命他为丰州刺史。过了很久,席固仍沿用梁朝制度,不遵守北方(北周)规章,周人暗中想替换他,却难寻合适人选,于是派司宪中大夫令狐整暂镇丰州,把取代席固的策略托付给他。令狐整广施恩威,全力安抚接纳军民,几个月内,州府上下都被他感化。北周随即任命令狐整为丰州刺史,调席固任湖州刺史。令狐整把丰州治所迁到武当,十天之内,城池府署就建设完备,迁徙的百姓像回到家乡一样安定。席固离任时,他的部众大多愿意留下追随令狐整,令狐整以朝廷制度为由不许,众人都流泪离去。

北齐在长城内侧又修筑一道城墙,从库洛枝向东延伸到鸣纥戍,共四百多里。

当初,北齐有术士说“灭亡高家的是穿黑衣的人”,因此高祖(高欢)每次外出,都不愿见到僧人(僧人穿黑衣)。显祖(高洋)在晋阳时,问亲信:“什么东西最黑?”亲信答:“没有比漆更黑的。”高洋因上党王高涣在兄弟中排行第七(“漆”与“七”谐音),派库直都督破六韩伯升去邺城征召高涣。高涣到紫陌桥时,杀了破六韩伯升逃走,乘船南渡黄河;抵达济州时,被人抓获,押送邺城。

高洋还是太原公时,和永安王高浚一起去见世宗(高澄),高洋有时流鼻涕,高浚斥责高洋的侍从:“怎么不给二哥擦鼻子!”高洋心里记恨他。等到高洋即位,高浚任青州刺史,聪慧宽厚,官民都爱戴他。高浚因高洋嗜酒,私下对亲信说:“二哥因酒败坏德行,朝臣没人敢劝谏。大敌还没消灭,我很担忧,想乘驿车去邺城当面劝谏,不知他会不会用我?”有人把这话秘密告诉高洋,高洋更加记恨。高浚入朝,跟随高洋去东山宴游,高洋赤身裸体取乐,高浚劝谏说:“这不是君主该做的事!”高洋不高兴。高浚又在屏风后召见杨愔,讥讽他不劝谏。当时高洋不许大臣和诸王交往,杨愔害怕,把这事上奏。高洋大怒说:“这小子我早就忍不了了!”于是罢酒回宫。高浚不久返回青州,又上书恳切劝谏,高洋下诏征召他。高浚怕遭祸,称病不去,高洋派驿使去抓他,青州老幼几千人哭着送行。高浚到邺城后,和上党王高涣一起被关在铁笼里,囚禁在北城地牢中,饮食和大小便都在一处。

永定二年戊寅(公元558年)

春季,正月,王琳领兵东下,抵达湓城,驻守白水浦,拥兵十万。王琳任命北江州刺史鲁悉达为镇北将军,陈武帝也任命鲁悉达为征西将军,双方都送去乐队和舞女。鲁悉达两边都接受,却拖延观望,不归附任何一方;武帝派安西将军沈泰袭击他,没能攻克。王琳想率军东下,而鲁悉达控制长江中游,王琳派使者劝诱,鲁悉达始终不从。正月十七日,王琳派记室宗虩向北齐求援,还请求迎立梁朝永嘉王萧庄为帝,以延续梁室祭祀。衡州刺史周迪想自己占据南川(今江西一带),于是召集所管辖的八位郡守结盟,公开说要出兵支援朝廷(实则观望)。武帝怕他叛乱,对他多加安抚。

新吴洞主余孝顷派僧人道林劝王琳说:“周迪、黄法都依附金陵(陈朝),暗中寻找机会,您大军若东下,他们必定成为后患;不如先平定南川,再东进,我请求率领全部部众跟随您。”王琳于是派轻车将军樊猛、平南将军李孝钦、平东将军刘广德领兵八千赶赴南川,命余孝顷总领三将,驻守临川旧郡,向周迪征调士兵和粮草,观察他的态度。

陈朝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侯瑱为司空,任命衡州刺史欧阳顀为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

北周任命晋公宇文护为太师。

正月十九日,陈武帝祭祀南郊,大赦天下;正月二十三日,祭祀北郊。正月二十九日,周王(宇文毓)举行亲耕藉田仪式(天子劝农的礼仪)。

正月三十一日,北周册立王后独孤氏。

二月初六,陈武帝在明堂举行祭祀仪式。

二月初十,南豫州刺史沈泰逃奔北齐。

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因齐主(高洋)昏庸暴虐日益严重,暗中谋划自保,刻意安抚部下。司马消难娶了高祖(高欢)的女儿,但夫妻关系不和,公主向高洋告状。上党王高涣逃亡时,邺城中大乱,有人怀疑他逃去了成皋(司马消难辖地)。司马消难的堂弟司马瑞任尚书左丞,和御史中丞毕义云有矛盾,毕义云派御史张子阶到北豫州查访流言,先拘禁了司马消难的典签和家客。司马消难害怕,秘密让亲信中兵参军裴藻以休假为由,从小路入关,向北周请求投降。

三月初二,北周派柱国达奚武、大将军杨忠率领五千骑兵迎接司马消难,从小路深入北齐境内五百里,先后三次派使者联络司马消难,都没得到回应。离虎牢三十里时,达奚武怀疑有变故,想撤军,杨忠说:“只能前进死战,不能后退求生!”独自率领一千骑兵连夜赶赴虎牢城下。虎牢城四面陡峭,只听到打更声。达奚武随后赶到,指挥几百骑兵向西撤退,杨忠率领剩余骑兵坚守不动,等城门打开后入城,立即派人召达奚武进城。北齐镇城将领伏敬远率领两千披甲士兵占据东城,点燃烽火发出警报。达奚武忌惮他,不想守城,于是掠取大量财物,带着司马消难及其亲属先撤退,杨忠率领三千骑兵断后。到洛水南岸后,士兵都解鞍休息。北齐军队追来,到洛水北岸,杨忠对将士说:“只管吃饱,我们现在处于死地,敌军一定不敢渡河!”后来果然如他所言,于是缓缓率军返回。达奚武感叹说:“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勇士,今天才算服了杨忠!”北周任命司马消难为小司徒。

三月初五,齐主(高洋)从晋阳返回邺城。

北齐出兵护送梁朝永嘉王萧庄到江南,册封王琳为梁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王琳派侄子王叔宝率领所管辖的十州刺史子弟赶赴邺城(作为人质)。王琳拥戴萧庄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天启,追谥建安公萧渊明为闵皇帝。萧庄任命王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其余官职依照北齐的任命。

夏季,四月初三,陈武帝拜祭太庙。

四月初四,陈武帝派人杀害梁敬帝(萧方智),立梁朝武林侯萧谘的儿子萧季卿为江阴王。

四月初八,北周任命太师宇文护为雍州牧。

四月十三日,北周王后独孤氏去世。

四月二十日,北齐大赦天下。

齐主(高洋)因天旱,到西门豹祠祈雨,没有应验,就拆毁祠堂,还挖了西门豹的墓。

五月初三,余孝顷等人率领近两万军队驻守工塘,连接八座城池逼近周迪。周迪害怕,请求讲和,还送去士兵和粮草。樊猛等人想接受盟约撤军,余孝顷贪图利益,不答应,修筑营栅围困周迪。从此樊猛等人与余孝顷不和。

北周任命大司空侯莫陈崇为大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