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 第229章 中常侍毕岚的友谊

第229章 中常侍毕岚的友谊(1 / 2)

刚说完不干涉军事,转头就提作战建议,这变脸速度倒是快。

何方虽然腹诽,面上却依旧和和气气,没有半分不耐。

他前世干过项目、做过施工方,天天被同僚紧盯、监理监督,甲方还总爱到现场追问各种细节,主管部门更是时常问询,早就练就了一副好脾气。

哪怕心里再不认同,也不会轻易动怒,向来信奉以理服人。

“毕常侍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未虑及战场实际。”

何方语气诚恳,耐心解释道,“乌桓人最擅长的便是骑兵作战,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

而冀州境内多是平原旷野,无险可守,即便我拼尽全力夺下界桥,他们也可弃桥而行。

数万骑纵马北上,自渤海郡一带折返幽州,所谓‘断归路’,其实难以真正实现。”

顿了顿,又道:“更关键的是,我军如今只有千余骑卒。

若我率军强攻界桥,短时间内未必能攻克。

届时,屯驻在甘陵城外的乌桓人趁机从后偷袭,我军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岂不是自陷险境?”

“再者,此次乌桓南下的步骑足有五万之众,且各地贼寇、不得志的豪强也趁势而起,四处劫掠,搅得冀州大乱。

我军兵力有限,硬碰硬绝非上策。

眼下可行的,唯有‘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大者不迎,小者吞之’的法子。

先扫灭小股乌桓人,解救百姓,积累士气。

乌桓人所来不过抄略财富、掳掠百姓。

他们若是抢不到财货,自然也就退去了。

而青州刺史那边正在集合军队,若是双方大战,我能寻机截断乌桓人的粮道,足以让其陷入缺粮困境。

如此才是稳妥之策。”

这番话条理清晰,既点出了乌桓人的优势、冀州的地形特点,也说明了己方的兵力短板。

毕岚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他本就是宦官,虽懂些朝堂权术,也有发明创造的副业......对军事却是一知半解。

方才不过是听周瑜提及军情,随口提出个想法。

此刻经何方一番拆解,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心中愈发佩服何方的沉稳与谋略。

“原来如此,是咱家思虑不周了。”

毕岚坦然认错,没有半分身居高位的架子,“骑都尉深谋远虑,考虑周全,军中之事,自然还是以你为主。

咱家只管做好后勤保障,绝不妄加干涉。”

何方:“......”

又来?!

“常侍言重了。”

何方拱手道,“常侍能为战事出谋划策,也是为了早日荡平乌桓,护佑冀州安宁。

往后有任何想法,常侍尽可直言,咱们商议着来便是。”

毕岚闻言,心中更是满意。

他原本还担心何方年轻气盛,不好相处。

如今看来,这位骑都尉不仅有勇有谋,还懂得尊重他人,处事圆滑,倒是个值得合作的对象。

接下来,就还有一件事情了。

“骑都尉,圣上许你在冀州募兵数千,以荡平乌桓。

如今甘陵境内渐趋安稳,不知你打算何时着手征兵?”

毕岚又开口问道。

何方:“......”

这老头张嘴闭嘴只管做好后勤保障,绝不妄加干涉军事。

但张嘴闭嘴说的也都是军事。

他心中一动,按说皇帝派中常侍来监军,本就不太合理。

会不会,顺便来试探一下他。

毕竟何方在短短的数月时间,一跃成为骑都尉,海内名士,还是大将军的从子。

关键年龄还没有弱冠,接下去只要不夭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而作为大汉公司的董事长,刘宏同学,提前考察一下这位最佳新人,也就合理多了。

也就是说,毕岚张口闭口不问军事,但又事事向这边引,就是要他暴露心中所想。

换句话说,就是在考察他的野心。

凉州、幽州叛乱四起,带头的实际上都是大汉的士族官僚......

韩遂边让都是凉州的士族,李参、阎忠也是,马腾算偏远一点的,但也凑合能够到。

张纯是前中山国的国相,张举是前泰山郡的郡守,两人同样也是士族大家。

想到此处,何方脸上依旧带着诚恳的笑意,缓缓说道:“常侍有所不知,我军向来主打游击作战,讲究机动性与战斗力,兵贵精不贵多。

乌桓人皆是骑兵,来去如风,我若招募大量步卒,反而会拖累行军速度,得不偿失。

因此,征兵之事,我打算只挑选精于骑射、勇猛善战之辈,补足此前的损耗即可。”

接着他话锋一转,顺势将征兵之事推了出去:“至于其它步骑,甘陵国刚遭兵祸,境内不乏勇武俊杰。

不如就由常侍牵头,从甘陵国选拔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