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512章 日常记录7:老友来访,畅谈过往

第512章 日常记录7:老友来访,畅谈过往(1 / 2)

仲夏的“绿韵微光”被浓密的绿荫覆盖,幸福树的繁花褪去,结出了小小的青果,庭院里的竹编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蝉鸣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夏日独有的乐章。陈曦正在非遗工坊指导孩子们给竹编作品上色,沈亦舟突然从外面跑进来,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陈曦!苏医生!林老师!有老朋友来看我们了!”

话音刚落,两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工坊门口——穿着简约衬衫的赵磊和长裙飘飘的李娜,他们是陈曦创业初期的伙伴,后来因个人发展离开“绿韵微光”,分别在外地从事非遗教育和公益项目管理工作。“好久不见!”赵磊笑着走上前,与陈曦三人一一拥抱,李娜则温柔地看着孩子们:“这里变化真大,比我记忆中热闹多了。”

“系统提示:捕捉到‘老友重逢’温馨场景,【幸福记录模式】启动实时记录——”意识中响起温润的提示音,陈曦放下手中的颜料笔,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你们怎么突然来了?事先也不打个招呼!”

庭院闲谈:岁月变迁,初心未改

大家移步到庭院的树荫下,苏医生泡上了清热解暑的花草茶,林砚舟端来孩子们刚制作的竹编小点心,沈亦舟则忙着给老友们拍照,糯米和黑豹温顺地趴在一旁,时不时用脑袋蹭蹭赵磊的腿,像是在欢迎老朋友的到来。

“我们这次是来本地参加公益论坛,特意绕路过来看看,”赵磊喝了一口花草茶,环顾着庭院,感慨道,“还记得四年前,这里还是一间破旧的厂房,只有几台简陋的竹编工具,现在居然变得这么漂亮,还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真为你们高兴。”

李娜点点头,目光落在幸福树上:“我还记得这棵幸福树,是我们一起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当时还只有半人高,现在都长得这么茂盛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提起往事,陈曦心中满是感慨:“是啊,那时候条件真的很艰苦,我们四个人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还要熬夜准备材料、申请项目资金。有一次,为了凑齐工坊的租金,我们连续一个月吃泡面,赵磊你还因为过度劳累发烧了。”

“我记得那件事!”赵磊笑着说,“当时李娜还特意炖了鸡汤给我补身体,结果被我们几个人抢着喝完了。现在想想,那些苦日子反而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林砚舟补充道:“还有第一次举办公益义卖,我们顶着烈日在街头摆摊,一整天只卖出了三件作品,收入还不够买水喝。李娜当时还差点哭了,说对不起大家的努力。”

李娜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确实觉得很委屈,但现在回头看,正是那些艰难的经历,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成果。看到‘绿韵微光’获得国家级荣誉,我们真的太骄傲了。”

“系统提示:记录到‘往事回忆’温暖瞬间——老友相聚,畅谈过往,岁月改变了容颜,却改变不了初心与羁绊。幸福旁白:最好的友情,是无论相隔多远、时隔多久,再次相见依然如故;最美的回忆,是一起经历过风雨,一起见证过成长。”

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一旁,听着大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乐乐忍不住问:“赵叔叔,李阿姨,你们以前也和陈姐姐一起教小朋友编竹编吗?”“是啊,”赵磊摸了摸乐乐的头,“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孩子,我们只能一对一地教,现在看到你们这么多小朋友一起学习非遗,真的很欣慰。”

参观工坊: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茶过三巡,陈曦提议带赵磊和李娜参观升级后的非遗工坊。走进工坊,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竹编工具、五颜六色的羌绣丝线、精致的剪纸作品,孩子们正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有的编织竹编,有的刺绣,有的剪纸,一派热闹而有序的景象。

“这里的变化太大了!”赵磊看着工坊里的设备,感慨道,“以前我们只有几张简陋的桌子,现在居然有了这么多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还有专门的展示区和创作区。”

李娜驻足在孩子们的作品展示架前,看着上面陈列的竹编保温杯套、羌绣围巾、剪纸书签,眼中满是赞叹:“这些作品比我们那时候精致多了,孩子们的手艺真厉害!”她拿起一个竹编小灯笼,上面编织着复杂的花纹,“这个是乐乐编的吧?比我当年编的好多了!”

乐乐骄傲地说:“李阿姨,我还会编更复杂的竹编作品呢,我可以教你!”“好啊,”李娜笑着说,“等会儿一定要向你请教。”

林砚舟向老友们介绍了工坊的发展:“现在我们的非遗课程涵盖了竹编、羌绣、剪纸、广彩等多个门类,还开发了‘非遗+康复’的特色课程,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成长。这些工具都是我特意定制的,适合孩子们的小手操作。”

沈亦舟则带着大家来到照片墙前,上面展示着“绿韵微光”的发展历程:从破旧厂房到庭院工坊,从几名儿童到上千名孩子,从默默无闻到国家级荣誉,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成长与变迁。“这些照片都是我拍摄的,”沈亦舟说,“我想把‘绿韵微光’的故事永远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努力与坚守。”

赵磊和李娜看着照片墙,眼中满是感动。“看到你们把非遗传承和特殊儿童帮扶做得这么好,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赵磊说,“我现在在外地从事非遗教育工作,经常会向学生们讲述‘绿韵微光’的故事,鼓励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李娜点点头:“我负责的公益项目也借鉴了你们的‘非遗+公益’模式,帮助了很多困境儿童。这次回来,就是想向你们学习更多经验,把公益事业做得更好。”

“系统提示:记录到‘薪火相传’温暖瞬间——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公益精神在分享中传递。幸福旁白:最好的成果,不是独自享有,而是分享经验、帮助他人;最美的传承,是让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为热爱的事业奋斗。”

动手创作:重拾旧艺,共享时光

参观完工坊,孩子们热情地邀请赵磊和李娜一起体验非遗创作。乐乐拿出竹编材料,教赵磊编织小挂件;小宇拿出羌绣丝线,教李娜刺绣简单的花纹;朵朵则给他们分发剪纸工具,让他们一起剪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