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64章 研发辅助教具:帮助特殊儿童学习

第464章 研发辅助教具:帮助特殊儿童学习(2 / 2)

针对理解能力有限、操作安全有顾虑的孩子,研发小组设计了“立体剪纸模板”和“安全辅助剪刀”。

“立体剪纸模板”采用双层透明塑料材质,上层印有镂空的图案轮廓,下层标注了清晰的裁剪顺序和折叠线,孩子只需按照标注的顺序裁剪、折叠,就能轻松完成复杂的剪纸作品。模板的图案设计融入了非遗元素和童趣元素,如羌寨碉楼、竹编纹路、小动物等,既提升了学习兴趣,又能潜移默化地传递非遗文化。朵朵使用这款模板后,不仅能独立完成剪纸作品,还能根据模板的引导,尝试简单的创意改编。

“安全辅助剪刀”则针对手部力量不足、安全意识较弱的孩子,采用圆润的圆头设计,刀刃部分采用钝化处理,即使不小心接触皮肤也不会造成伤害。剪刀的手柄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防滑设计,增加了握持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还配备了可调节的张力弹簧,减少手部开合的力量消耗。剪刀的开合角度也进行了限制,避免过度开合导致疲劳。

通用类辅助教具:趣味与互动融合

除了针对具体非遗项目的教具,研发小组还设计了两款通用类辅助教具——“非遗认知卡片机”和“创意拼接套装”。

“非遗认知卡片机”是一款便携式电子教具,内置了竹编、羌绣、剪纸等非遗项目的高清图片、分步视频和语音讲解。孩子可通过触摸屏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卡片机会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非遗知识,如“竹编的起源”“羌绣的色彩寓意”等。卡片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孩子回答正确后会获得虚拟勋章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创意拼接套装”则是一款模块化教具,包含不同形状、颜色的非遗元素拼接块(如竹编纹理块、羌绣花纹块、剪纸造型块)。孩子可通过拼接块自由组合,创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既锻炼了空间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又能加深对非遗元素的理解。套装还搭配了磁性底板,方便作品的展示和保存。

测试优化:在实践中打磨细节

首批辅助教具研发完成后,迅速投入中心进行试点使用。研发小组全程跟踪记录孩子们的使用情况,收集老师、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教具进行反复优化。

在试点过程中,他们发现“智能辅助竹编架”的震动提示力度过大,容易让敏感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于是将震动强度调整为原来的30%,并增加了灯光提示选项;“可旋转绣架”的旋转阻力过大,小宇操作时较为费力,研发团队更换了更优质的轴承,降低了旋转阻力;“立体剪纸模板”的折叠线不够清晰,朵朵难以识别,他们将折叠线改为彩色加粗设计,并增加了凸起的触感标记。

除了功能优化,研发小组还注重教具的外观设计。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将教具的颜色调整为温暖的马卡龙色系,在教具表面添加了可爱的非遗元素图案(如竹编小熊、羌绣小花),让教具更具吸引力。“以前孩子们对工具兴趣不大,现在这些可爱的教具让他们主动要求上课,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中心的老师反馈道。

经过两个月的测试与优化,辅助教具的适配度、实用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着提升。数据显示,使用辅助教具后,孩子们的非遗学习参与度提升了70%,作品完成率提高了65%,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零。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些教具太实用了,孩子不仅能独立完成作品,还变得更自信、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了。”

推广应用:让优质教具惠及更多孩子

辅助教具的成功研发,不仅解决了中心孩子们的学习难题,也为全国特殊儿童非遗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陈曦四人与“智联未来”合作,将辅助教具的设计图纸、制作标准整理成《特殊儿童非遗辅助教具制作手册》,通过基金会的公益平台免费向全国特殊教育机构、康复中心和非遗传承人群体开放。

同时,他们联合“智联未来”启动了“辅助教具公益捐赠计划”,首批生产了1000套辅助教具,捐赠给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中心。为了确保教具的正确使用,他们还制作了详细的使用教程视频,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培训等方式,为受赠机构的老师提供指导。

“这些辅助教具不仅解决了我们教学中的实际困难,还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偏远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说道,“以前我们的非遗课程很难开展,现在有了这些教具,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

此外,研发小组还计划将辅助教具与数字化教学平台结合,开发“教具+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案。通过数字化课程引导孩子使用辅助教具,让学习过程更具系统性和趣味性。“未来,我们还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需求,持续研发更多适配的辅助教具,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能通过非遗学习收获成长与快乐。”陈曦说道。

夕阳下,孩子们在非遗工坊里专注地使用着辅助教具进行创作:乐乐用“智能辅助竹编架”编织出了完整的竹编幸福树,小宇用“可旋转绣架”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羌绣作品,朵朵用“立体剪纸模板”剪出了可爱的小动物。辅助教具就像一双双“隐形的翅膀”,帮助孩子们跨越障碍,在非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陈曦四人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与坚定。他们知道,辅助教具的研发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会继续坚守公益初心,用科技的力量、文化的温度,为特殊儿童搭建通往美好未来的桥梁,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守护与传承中愈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