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44章 清单完成2:一起做一顿饭

第444章 清单完成2:一起做一顿饭(1 / 2)

看完日出日落的温暖余韵还未消散,“忠犬联盟”四人便马不停蹄地推进“人生清单”的第二项任务——一起做一顿饭。没有餐厅的精致摆盘,没有厨师的专业技法,只用乡村的新鲜食材、非遗的传统厨具,在羌寨民宿的小院里,分工协作、手忙脚乱却满心欢喜地,为彼此、也为陪伴他们的羌寨孩子们,做一顿充满烟火气与情谊的家常菜。这顿饭,是五年公益路上并肩作战的缩影,也是彼此情谊最朴实的见证。

采购食材:穿梭乡野,寻觅本味

清晨的羌寨格外热闹,露水还挂在菜叶上,村口的小菜市已经摆满了新鲜的食材。四人穿着简单的便服,穿梭在摊位之间,像当地村民一样讨价还价、挑选食材,感受着最纯粹的乡村烟火气。

“咱们今天做的菜,要兼顾健康和非遗特色,还要让孩子们爱吃。”苏医生拿着提前列好的食材清单,认真地挑选着蔬菜,“这些青菜没有农药,新鲜又健康,适合做清炒时蔬;土豆淀粉含量高,能做孩子们爱吃的土豆泥。”她还特意买了些当地的杂粮,准备做一锅营养丰富的杂粮饭,呼应健康公益的理念。

陈曦则被摊位上的羌寨特色食材吸引:“这个腊肉是当地村民自己熏的,香味浓郁,适合做腊肉炒蒜苗;还有这个野生菌,炖鸡汤肯定特别鲜。”她一边挑选,一边和摊主闲聊,询问食材的做法,偶尔还会蹦出几句刚学的羌语,引得摊主哈哈大笑。

林砚舟的目光则落在了非遗相关的厨具上,他在一个老艺人的摊位前,买下了一口手工铸造的铁锅和一套竹编厨具:“用传统厨具做菜,才有小时候的味道,也能让孩子们感受非遗厨具的魅力。”他还顺手买了些新鲜的竹荪,打算用自己带来的竹编蒸笼蒸制,让菜品融入竹编元素。

沈亦舟则像个“搬运工”,跟在三人身后,手里提着沉甸甸的食材袋,还不忘用相机记录下采购的点滴:“咱们这采购队伍也太专业了,有健康顾问、美食策划、非遗顾问,还有专属摄影师,这顿饭肯定特别有意义。”他还特意买了孩子们爱吃的水果和糖果,打算饭后作为甜点。

采购结束时,四人的食材袋已经满满当当:新鲜的青菜、土豆、腊肉、野生菌、竹荪、杂粮,还有当地特色的羌寨米酒。走在回民宿的路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食材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满心期待。“以前都是吃外卖或者在村民家蹭饭,这次终于能自己动手,用这么新鲜的食材做饭,想想都觉得香。”沈亦舟说道,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分工协作:手忙脚乱,默契十足

回到民宿小院,四人立刻忙碌起来,按照各自的特长分工:苏医生负责掌勺,凭借多年的健康饮食经验,把控菜品的营养与口味;陈曦负责切配食材,虽然刀工不算精湛,但做事认真细致;林砚舟负责处理非遗厨具,清洗铁锅、整理竹编蒸笼,还顺便用竹丝编织了几个小巧的菜垫;沈亦舟则负责生火、洗菜,还兼顾着拍照记录,忙得不亦乐乎。

“苏医生,这个腊肉切多大块合适啊?”陈曦拿着菜刀,看着案板上的腊肉,有些无从下手。苏医生笑着示范:“切得薄一点,炒的时候更容易出油,香味也更浓。”她一边说着,一边接过菜刀,熟练地切了几片作为示范。陈曦学着苏医生的样子,慢慢切着,虽然偶尔会切得厚薄不均,但眼神格外专注。

林砚舟则在一旁忙碌着,他将竹编蒸笼清洗干净,又用竹丝编织了四个小巧的菜垫,上面分别刻着四人的名字缩写:“用这个菜垫垫盘子,既环保又有特色,还能作为纪念。”他还特意用竹编工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料盒,将盐、酱油等调料分门别类地装进去,让厨房瞬间变得整齐又有非遗韵味。

沈亦舟生火的过程并不顺利,柴火总是烧不旺,浓烟呛得他直咳嗽。“沈老师,你得把柴火架空一点,让空气流通起来。”林砚舟见状,连忙过来帮忙,一边调整柴火的摆放位置,一边教沈亦舟生火的技巧。不一会儿,火苗就旺了起来,灶台里的火光映照着两人的笑脸。

苏医生则在灶台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先将杂粮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上;然后起锅烧油,放入腊肉煸炒出香味,再加入蒜苗翻炒,一道香喷喷的腊肉炒蒜苗很快就出锅了;接着她又用野生菌炖鸡汤,竹荪蒸蛋,清炒时蔬,土豆泥,一道道菜品在她的手中逐渐成型。“咱们做的菜,既要好吃,又要健康,不能太油腻,还要让孩子们喜欢。”苏医生说道,每一道菜都精心把控着盐和油的用量。

烹饪过程中,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陈曦不小心切到手,苏医生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为她处理;沈亦舟拍照时不小心碰倒了调料瓶,林砚舟笑着帮他收拾;四人偶尔还会因为菜品的做法争论几句,但很快就达成共识。“以前都是在工作中合作,没想到做饭也能这么默契。”陈曦说道,看着眼前忙碌的伙伴们,心中满是温暖。

共享佳肴:烟火缭绕,情谊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