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86章 顶流助力:公益宣传

第286章 顶流助力:公益宣传(2 / 2)

?数字化公益体验:陆哲远在自己的科技产品中植入基金会的AR公益模块,用户可通过产品体验“虚拟非遗工坊”,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体验过程中产生的虚拟积分可兑换真实的公益捐赠(如100积分兑换一本非遗启蒙教材,由陆哲远的企业捐赠给乡村小学)。该功能上线后,吸引了超2000万用户参与,为基金会的乡村非遗教育项目捐赠了10万本教材。

深度参与项目:顶流不只是“代言人”,更是“参与者”

三位顶流并非只做表面宣传,而是深度参与基金会的核心项目,用实际行动助力公益,让影响力真正转化为公益成效。

?叶文轩全程参与“濒危非遗数字化留存计划”,为项目提供专业的文化指导,帮助团队鉴别非遗技艺的核心价值,确保数字化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基金会对接了更多文化机构、非遗专家,扩大项目的专业支持网络;

?苏星然担任“非遗希望小学”名誉校长,定期通过视频连线为孩子们上课,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文化感悟;她还发起“星然公益基金”,个人捐赠500万元,用于改善乡村小学的教学设施、为孩子们提供非遗学习补贴;

?陆哲远的AI企业与基金会建立长期合作,为“非遗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提供免费的AI技术培训、产品设计支持,帮助年轻传承人用科技创新非遗产品;他还为基金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提升资金管理、项目监督的效率与透明度。

“顶流的价值,不仅在于带来流量,更在于带来资源、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陈曦看着三位顶流为项目付出的努力,感慨道,“他们的深度参与,让更多人相信基金会的公益模式,也让公益项目的成效更显着。”

传播爆发:知名度与参与度双丰收

三位顶流的联合助力,让基金会的公益宣传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传播效果,知名度与公众参与度迎来爆发式增长:

?媒体曝光:基金会相关报道累计覆盖央视、各大卫视、主流报纸、网络媒体等1000余家,总曝光量超100亿次,其中苏星然的公益直播、陆哲远的AI大赛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社交媒体:基金会官方账号粉丝总量突破3000万,较之前增长3倍,#非遗公益顶流同行##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等话题累计阅读量超50亿次,讨论量超1亿次;

?资金募集:顶流助力期间,基金会单月募集善款突破8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个人捐赠占比达70%,不少粉丝表示“因为喜欢的偶像,才了解并参与非遗公益”;

?社会参与:志愿者报名人数单日突破10万人,基金会志愿者团队规模迅速扩大至1万人;“非遗公益云课堂”“AI非遗创新大赛”等活动的参与人数均突破千万,形成了“全民参与非遗公益”的良好氛围。

更重要的是,顶流助力带来的不仅是“流量红利”,更是“价值认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顶流的宣传,了解到基金会的公益模式、非遗保护的重要性,非遗公益不再是“小众圈层的事”,而是成为“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社会热点。

口碑沉淀:顶流助力与公益本质的良性循环

此次顶流助力,没有出现“流量反噬”“公益变味”的问题,反而形成了“顶流引流+项目留客+口碑沉淀”的良性循环。核心原因在于,沈亦舟始终坚守“公益本质为先”的原则,不让顶流流量盖过公益本身:

?所有宣传内容都以公益项目、受益人为核心,顶流只是“传播者”而非“主角”,避免过度消费顶流流量;

?公开透明地展示顶流助力的成效,如“苏星然公益直播带动捐赠800万元,将用于大凉山3所非遗希望小学的设施升级”,让公众清楚知道流量最终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公益成果;

?顶流的参与始终保持“低姿态、高投入”,没有收取高额代言费,所有参与都基于公益初心,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

叶文轩在接受采访时说:“真正的公益宣传,不是靠流量造势,而是靠真实的故事、扎实的成效。基金会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只是帮它让更多人知道。”苏星然也表示:“能参与这样有意义的公益项目,看到孩子们的笑容、传承人的坚守,比任何流量都更有价值。”

夕阳下,大凉山非遗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拿着苏星然捐赠的学习用品,穿着叶文轩题写校名的校服,用陆哲远企业捐赠的AR设备学习非遗技艺。三位顶流的助力,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非遗传承的道路,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公益的力量。

“忠犬联盟”的伙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基金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心里满是欣慰与坚定。他们知道,顶流助力只是一个契机,真正支撑基金会走下去的,是“非遗保护、公益向善”的初心,是扎实的项目成效,是无数受益人与公众的信任。未来,他们会继续与三位顶流携手,让非遗公益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